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二)_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二)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

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

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

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师: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生:(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生:(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

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

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2.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

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问)

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的思路)1.性质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2.积极作用

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3.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生:(回答)4.教训

师:由此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生:(总结教训)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戊戌变法是在清朝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又一次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历史背景下进行......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教材分析:“戊戌变法”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本课主要设计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公车上书,二是百日维新。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的官僚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但它没......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