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认识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中国教学设计”。
第十三课 大一统的汉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结合秦的历史,进行对比,找出秦亡汉兴的原因;通过典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制作、道具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景再现法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的情景展示,形成形象的历史概念,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形成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五千年华夏,演绎了多少英雄的故事,同学们在聆听英雄故事的时候,你是否豪情满怀,也想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呢?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穿越时空,置身汉朝,一展大汉天子的雄心、智慧与威严!
播放《汉武大帝》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为什么他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同走进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流逝的时光,不老的情怀,让我们共同追忆汉室的兴衰,共同开启本节课的 第一篇章 百废待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示西汉刚刚建立之初的情景图片 多媒体出示材料:
1.材料一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经济萧条,一片荒凉
(知识拓展回顾)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内容)
生: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
师总结正是因为秦始皇施行暴政,和长期的农民战争,造成汉初这种荒凉、萧条、贫困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形下,汉高祖刘邦治理国家真可谓是“白手起家,创业艰难”。(请同学们为统治者献计献策)
3.假设你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困境中的刘邦,当务之急,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生: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发展农业生产。
师出示一张西汉建立60年后的情景图片,一片安定、祥和。
(意图:两张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这短短的6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呢?带着探讨这个问题的兴趣来开启本节课的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 励精图治
——苦心人天不负 有志者事竟成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师:指导生阅读课本76—77页文景之治的部分,结合老师提供的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文帝、景帝与秦始皇、秦二世的统治有何不同?(分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快)
课件展示材料:
拓展延伸:从强秦的灭亡和弱汉的兴盛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师提示:想当初,秦灭六国那是何等的风光,可强大的秦朝却只存活了15年,而贫弱的汉朝却一步步走向了强盛,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生答略)
师总结:同学们,也正是汉初统治者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才是汉王朝走上了大一统的鼎盛时期。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意图:带着探讨这个问题的兴趣来开启本节课的第三篇章)
第三篇章 发扬光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情景交融,重点突破
一、走进汉武帝
师:汉武帝是怎样一个人?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身材“高大”的汉武帝》图片 师:从中看出什么信息? 生:身材高大,体形魁梧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二:今陛下(汉武帝)好陵阻险,射猛兽
——《汉书·司马相如传》
(汉武帝)入山下弛鹿狐兔,手格熊、罴(pi,棕熊)
——《汉书·东方朔传》 师:从材料中可以得出那些信息? 生:勇敢、进取等。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三: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初名刘彘,彘(zhi)是猪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小名叫刘猪。但他很聪明,能够透彻的明白事理。有一次,他的父亲景帝刘启抱着他在膝头上玩耍时,问他“你愿意做天子吗?”小刘彘回答说:“这个事情由天意来决定,不由儿的想法,我愿意每天在你的面前玩耍,但是也不敢安逸享乐,失去作儿子的本分。”从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灵和善于应对。正因为他能够透彻的明白事理,所以在他七岁的时候,父亲景帝为他改名刘彻。(故事见《太平广记·汉武帝》)(意图: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活饱满,为后面探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提出其“性格依据”。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师: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当时他刚刚16岁,像这样一个体格健壮,性格勇敢,聪慧过人的年轻人,又有文景之治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他会怎样大展宏图呢?他又会如何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呢?(意图:明确汉武帝的机遇与挑战,将历史人物置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也引出汉武帝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王国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
师:播放视频《汉分封郡县并存》资料片段,出示汉初形势图
(意图:将历史人物置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也引出汉武帝所要解决的问题)生:结合视频找出他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答略
师总结: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王国问题由来已久,自汉高祖时就心存隐患。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材料)进一步说明汉武帝时期王国势力的强大。
师:假如说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对汉武帝提什么建议?(引发学生讨论)师: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或许对你解决王国问题能有所启发。
课堂实验:
出示实验道具:一捆筷子(用塑料胶带缠住两端)
第一步:选择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折,没折断。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折断。
第三步:力气最小的女生来折,轻松地折断了。
师:实验证明要想打击一个力不能及的东西,可以先将其分解,分解之后,就可以轻松地摧毁了。你想到办法了吗?(生讨论后回答)
师:仔细阅读课本,有谁知道汉武帝是如何分解王国的? 生:(根据课本回答),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耕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多媒体出示资料让学生充分理解推恩令前后的变化)
过渡:当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后龙颜大悦,连说妙啊,大家想一想,妙在何处?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得出)
生:随着推恩令的颁布,一时间,诸王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皆大欢喜,对皇帝也是感恩戴德。同时原来的王国也被分成许多小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再也无力对抗中央。这样汉武帝用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方式不费一兵一卒、就巧妙地化解了王国问题,这一招实在是高!师补充:后来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又找借口废除诸侯106人,至汉武帝末年,汉朝所封王国都被铲除殆尽,彻底地解决了王国问题,真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他勇于创新的一面。
过渡:但是汉武帝的这一做法却招来了诸王门下诸子百家的百般责难,他们批评皇帝,诽谤朝廷,这对加强中央集权很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汉天子,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三、思想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措施 师: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材料(诸子百家的责难),学生总结得出他的第二个难题是什么? 生:思想上的不统一
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1、董公指的是谁?
2、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什么建议?
生:解读“罢黜(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即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师:(引发学生思考)为了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推广儒学呢? 生: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出示多媒体:观看讲学图)
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在太学里面讲课的老师叫博士官,都是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教材是五经,太学生从各地精选而来,和同学们一样也要参加考试。成绩优秀者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这也使得儒学更加普及。
师总结: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此汉武帝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秦始皇和汉武帝有啥不同? 生:秦朝-焚书坑儒
生合作探究:秦始皇、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方式有何不同,哪个更好? 生: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点:方式和结果不同。
秦始皇坑儒,加速了秦朝灭亡。
汉武帝尊儒,避免了对文化的摧残和破坏,促使了大一统的形成。师:(同学们再深入地思考一下)你能说出今天的祭孔和当年汉武帝的尊孔又有什么区别?
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每年9月28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祭孔大典。今天祭孔的目的不仅仅是怀念孔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的风采!如今国外也大力提倡儒学,相继建立孔子学院,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过渡:
而历史的魅力却在于积累,汉初的六七十年,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肯定也积累出了不少的感悟与启示,(回顾总结)让我们共同来梳理相关知识,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
由于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到鼎盛时期。后来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二个太平盛世—光武中兴。(出示多媒体):请同学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东汉,阅读课本P78东汉的统治一目完成自读提纲(看谁找得最快,回答得最完整)。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最终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辉煌的汉王朝走向了没落。
(小结提升):
复兴:国家的强盛在于创新,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室的兴衰,重点讲述了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想前人之未想,敢于创新,成就了一代伟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国家只有创新才能求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相信我们同学一定会发扬创新的精神,承担起历史的使命。超越历史,超越汉朝,书写出祖国最灿烂的篇章!
(反馈练习)
1、如果请你来编写《汉朝帝王传记》,以下几个皇帝的先后顺序应该如何排列?(①汉景帝 ②汉武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辨别真伪
(1)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2)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他们都有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识字四》教学设计青山中心小学教师:宁锦芬教材分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内容。课文内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
w.5 Y K J.Com 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授课时间】2017.11.30 【教学内容】冀人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2课,《认识空气》第二课时......
9.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具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