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教学设计(6)_重力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力教学设计”。
重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课本内容的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多观察、多分析、看问题不要片面。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板书: 第二节 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
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实例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实验: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球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知重力竖直向下。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2)学生动手实验: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3)巩固训练:
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为m,求悬绳的拉力是 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 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
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
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三、小结
1、出示小结内容
(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
(3)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
(3)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4)重心的确定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在教学思路上应注意知识的接受要循序渐进,只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深化,并把以后要用到有关重力的知识点了一下,为以后学生接受知识的路铺的平缓些。
1.下列关于重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天平来测量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重心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3.关于重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垂直于地面 B.一定垂直于平面 C.一定指向地心 D.一定竖直向下
4.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B.空中飞行的子弹受重力作用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第一节 重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重力》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重力》教学设计河南省虞县大候乡营盘初中刘桂芝一:教学分析:(一) 教学内容分析:《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节,是我们逐步认识我们地球上重力环境的初步,也是了解牛顿定理的......
重力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力教......
《重力》教学设计伯士初中刘菊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了解重心。②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