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_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之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能力目标

1.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2.从古典史籍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3.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深刻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中国文化对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影响,那么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民族精神。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板书)

一、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板书)活动一:中国的脊梁

活动目的:体会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强大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气节、有志气、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活动过程:阅读教材p68的“中国的脊梁”这段话。思考:“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学生]略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动二:“我用残损的手掌”

活动目的:意在引导学生温习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悟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过程:阅读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思考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略

[教师]当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一共同的目标下,国共两党于1938年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阶层的人们纷纷投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无数优秀中华儿女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入狱。在敌人的监狱中,中华儿女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所有的抗争与斗争都与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之情是分不开的。这种对祖**亲的热爱之情凝聚成无数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歌曲,凝聚成无数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

戴望舒所写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既是中华儿女对祖国那一份不可替代的深厚感情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结晶。

教师小结: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三: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活动目的:让学生结合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从加深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个方面的理解。活动过程:

名言警句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 勤劳勇敢„„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生]略

[教师]“爱好和平”对应的历史典故是“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勤劳勇敢”对应的名言警句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自强不息”对应的历史典故是“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 活动四:飞夺泸定桥

活动目的: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途中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事迹,感悟体现在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活动过程:阅读教材p70的“飞夺泸定桥”思考(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师]关于这段话的理解,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对,它就是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一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江泽民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板书)活动五: 活动目的:意在让学生体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活动过程:看教材p71的情景,思考并回答问题。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略

[教师]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活动六:

活动目的:意在让学生加深理解民族精神。

活动过程: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我们可以说: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思考:结合上述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略

[教师]“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孕育了极富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任何强大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教师小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基本上是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过程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他们通过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doc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安岳县双龙中学谭志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 (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3)明确每一个......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民族精神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做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活动一、教学目标1、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万冢完中2010年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民族精神 弘扬 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民族精神 弘扬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