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_溺水急救教学设计

2020-02-29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溺水急救教学设计”。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

体 育 与 健

单位: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

授课教师:霍 骥

****年**月**日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霍 骥 年级: 高一(19)人数: 68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养成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社会所关注。因此,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及教师的神圣职责。

二、学情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将近2万人。以“溺水”事件为例,而“溺水死亡”竟占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其中,每4个死亡者当中就有1位死于溺水,且农村的非正常死亡率是城市的5倍。由于农村的自然水域比较丰富,家长疏于管理或监管不力,学生又缺乏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有的水性很差,甚至根本就不会游泳,又加上不了解水情和缺乏相关的自救及互救的知识与技能,灾难就必然发生了。安徽省虽然有相关的教材,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该书的内容也较为全面,但是其中的教学内容多是被安排为安全知识讲座,每两周安排一课时,“这一课时”也普遍是利用班会课的间隙,有时间就讲,没时间就只能“省略”了。“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的课程明显缺乏法制保障!针对学生急救能力的培养,学校更是缺乏具有相应水平的专职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学策略及分组:

本节课以播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教育片为切入点;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时间为主线;把《溺水的急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充分相结合起来,将师生互动的学习场面展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在急救的“倒水”和“心肺复苏”模拟操作环节,老师采取边讲理论,边结合幻灯片,让各小组第一个操作同学必须与老师的步调保持一致,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各小组中的其他同学更应注意观察、熟悉和掌握相关操作的要领及步骤,并做到言行举止文明得体。

特别强调:同学之间应积极协调配合,集中注意力,“一切行动听指挥”!禁止嬉闹,注重安全。

温馨提示:课前,老师应将全班同学按性别进行自由分组,每组8~10人,其中一人为组长。“组长”的人选采取小组推荐或自愿担任的原则。组长的职责主要是辅助教师维持好各个小组的课堂秩序,并能勇于担当“溺水者”的角色,作为“教学道具”供小组其他人员模拟操作之用。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

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在遇到突发“溺水事件”时,能够如何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及措施,从而达到“安全救护”的目的。

五、教学内容介绍:

(一)、溺水的概念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略)

(三)、症状与体征

(四)、急救

(五)、预防

六、学习目标:

1、一般性了解:溺水的概念.2、基本要求:根据溺水者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准确地判断其溺水

时间的长与短,从而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3、重点掌握:心肺复苏及其操作要领.七、教学过程:

(一)、概念:

溺水是指人体被水淹没时,由于呼吸道被水阻塞或产生喉结痉挛而引起的窒息和缺氧,严重者可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意外落水、游泳中误入深水区以及在游泳时突发肌肉痉挛等现象常会引发溺水。发病机制:略!

(三)、症状与体征:

溺水症状与溺水持续时间有关。溺水时间较短者:

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神情恐惧,皮肤轻度紫绀,心跳呼吸正常。

溺水时间较长者:

由于机体严重缺氧,会出现皮肤青紫、全身水肿、两眼充血、口鼻充满泡沫、四肢冰凉、呼吸心跳停止和昏迷等现象。如果胃内进入大量的水,则表现为:上腹肿胀,腹部隆起。

(四)、急救:

溺水致死的过程非常迅速,一般溺水者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因此,溺水的急救要争分夺秒。

轻度溺水者:被救上岸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其适当休息、保暖,喝浓茶或姜汤水。重度溺水者必须马上急救。

若溺水者离岸边较近:救护人员可用竹竿、绳索、木板和救生圈等让

溺水者抓住拖上岸。

若溺水者离岸边较远:

会游泳的救护人员应迅速脱掉外衣并跳入水中,快速游到溺水者的背后,抓住其头发(图)或衣领(图),也可以从腋下揽住其胸部(图),采取仰泳的姿势将其救出水面。千万注意不要让溺水者抓住。万一被溺水者抓住不放,急救者应马上松开自己的手并与溺水者同时下沉(“潜水法”)即可摆脱。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把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中的淤泥、杂草和呕吐物,佩带假牙的也要摘掉假牙,并松解衣领和腰带,使其呼吸道畅通。倒水操作有多种方法:

一是急救者将溺水者扛在自己的肩上,急救者抱住其两腿快步走动迫使溺水者吐水。

二是急救者一腿跪地,让溺水者趴在自己的膝盖上,使其头部下垂,并压迫背部使其吐水(图)。

三是让溺水者趴在地上,急救者用双手抱住溺水者的腹部向上提,使其腹部离开地面,并左右摇晃上下运动使之吐水(图)。另外,小孩溺水的,可直接倒提溺水者的双脚进行倒水。注意:给溺水者倒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急救。

进行倒水后,对于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呼吸法,对于牙关紧闭者,也可采取口对鼻呼吸法。

心肺复苏的急救不能轻易放弃,据报道,有人工呼吸坚持2h后复苏的病例。如果溺水者昏迷,可刺激人中、合谷、涌泉等急救穴道。经急救清醒的溺水者,要注意保暖,并严密观察,防止肺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严重的溺水者要住院抢救并观察。

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方法及其要领: 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1、使病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理口腔内异物,把患者口腔打开,盖上一块纱布。

2、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

3、另一手托起患者的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管,以免吹入的空气进入胃部。

4、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包绕密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并紧贴住向里吹气,吹气完毕后立即放开鼻孔。

5、待患者呼气并吸入新鲜空气时,即准备下一次吹气,如此反复进行。

6、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200ml或每次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上抬即可。

7、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隔5s吹一次气,相当于12~16次/分呼吸频率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交叉重叠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使其下陷3~4cm(儿童相对要轻些)。

2、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速率为60~80次/分,儿童稍快。

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停止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急救措施,即心肺复苏相关操作:

1、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

2、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时,每按压5次,吹气1次,即5:1。

进行心肺复苏时,急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确诊死亡为止。

假死与真死的判断:判断病人死亡具备如下4个特征:

①呼吸停止;②心跳停止;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④眼角膜反射消失。

若只出现上述1~2个征象,并非真死,称为假死,千万不要放弃抢救的机会。“据报道,有人工呼吸坚持2h后复苏的病例。”

(五)、预防:

1、参加游泳前要进行体格检查,癫痫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不宜游泳。疲劳、饥饿时或饭后不宜下水游泳。

2、游泳前要用池塘、河流或游泳池中的冷水冲洗身体,使肌体对冷水产生适应性,防止肌肉痉挛的发生。

3、游泳池中的浅水区和深水区设有明显的标志,不会游泳者应该留意,以免误入深水区。

4、不慎落水时,要尽量镇静,因为用力挣扎更容易导致组织缺氧。在水中不能把手举起来,否则会沉入水中。落水者应尽量仰卧于水中,把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要求浅呼气、深吸气,这种呼吸方法更容易使人浮出水面。

5、游泳时如果发生小腿肌肉痉挛,则应仰卧于水中,一脚踩水,一手划水,另一只手抓住痉挛的脚趾用力向上拉,把小腿肌肉拉长,并大声求救(图)。还可以先深吸一口气,以便促进抽筋部位的适度放

松,然后再努力屈伸踝关节,并使五个脚趾合力向后扒,即可摆脱小腿肌肉痉挛。

八、课后小结:

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雨天。今天三个班的体育课只能上室内课了。其实,室内课对于体育老师来说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实践课多是体育老师擅长的授课方式。对于刚上岗的新教师,又是室内课,我当时的心情也是十分忐忑的,担心上砸了。说真的、真没想到、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后反馈是——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在《溺水的急救》中“倒水”和“心肺复苏”的模拟操作环节,许多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少数同学还积极要求体验一下“心肺复苏”的相关操作。同学们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和学习了《溺水的急救》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了解、熟悉并掌握了相关的急救措施和方式方法,同时也消除了同学们在救人时,担心被溺水者抓住而无法摆脱的顾虑,用“潜水法”即可轻松摆脱溺水者的纠缠,脱离险境,为勇于救人铲除了心理障碍,并且为再次施救和最终成功施救争取了时间和节省了体能。(因为是第一轮次给3个班上了本课内容,感受也特真实,印象也特深,所以才选了08年的课后小结。)

参考文献:

1、《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荣湘江。

2、《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著。

3、百度网和优酷网(部分相关图片和视频)。

4、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

5、平时收集的部分相关资料。

特别鸣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主编:荣湘江教授。因为本节课的很多主要内容都来源于《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真诚的感谢你们编写了一本好书,我可以用它来推广和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更多的青少年朋友收益!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体 育 与 健 康 单位: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授课教师:霍 骥 年月日“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霍 骥 年级: 高二(21) 人数: 64一、指导思想:为了使广大......

溺水急救

每年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去游泳降温。不过看似平静的水域,其实里面的风险还是很多的。每年都有无数人死于溺水,多以儿童和学生为主。 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

“溺水的急救”教学反思

“溺水的急救”教学反思:—— 亟待建设、落实、推广和普及安全防护与急救教育体系安徽省五河第一中学体育教师:霍 骥亲身经历我从小学到大学的读书期间,每个阶段都曾有过同学或......

溺水急救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溺水急救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溺水急救剧本

2017年夏季的一个周末,小文一家三口来到河边郊游,清澈的河水碧波荡漾。(木牌: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小文高兴地在前面引路、妈妈扇着扇子跟在后面,爸爸背包、提包擦着汗)(小文把妈妈拉到......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溺水的急救”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溺水急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溺水急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