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教学设计_任意角的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任意角的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角的概念的推广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之一,是初中相关知识的自然延续。为进一步研究角的和、差、倍、半关系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学习解析几何、复数等相关知识提供有利的工具。本节课是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的推广尤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和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象限角的表示方法及判断。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结合实例体验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从运动的观点出发,进行角的概念推广,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即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并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
4.在角的概念的推广的过程中,树立运动变化观点,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5.通过正角、负角、零角与正数、负数、零的类比,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6.通过画图和判断角的象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把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1.学生在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上,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刚刚将角的概念推广,还不是很适应终边相同的角的“周而复始”这个现象的本质;
2.学生在学习了教材例1后,做p6第4题,仍然感到困难,其原因是:当角为负角时,在00~3600范围内找出终边相同的角,不知怎样计算,教学时应给学生介绍计算方法; 3.学生在学习了象限角的概念后,怎样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象限角(如:第一象限角),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对第一象限角是有无数个区间构成,它们的终边是“周而复始”的现象的刻画还不了解,教师要进一步的解释k·3600的运用特点。四.学习行为分析
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角的定义,角的范围仅限于00~3600。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由教材的“思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角的推广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利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体会“既要知道旋转量,又要知道旋转方向”才能准确的刻画角的形成过程的道理。学习本节角的概念的推广困难不大。
2.“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可以从特例出发,通过填空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值到一般的k值的抽象过程,学生易于接受。这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画出任意角,并测出角的大小,同时旋转角的终边,让学生观察角的变化规律,从而将数与形联系起来,使角的几何表示和集合表示相集合。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可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教师用书》后的光盘中数学4的资源】
1.角的推广在角的旋转量、旋转方向上给学生以动态的体会;
2.动态的表现角的终边旋转过程,有利于学生观察到角的变化与终边的位置关系,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发现并验证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创设情境
↓ 组织探究
↓ 例题分析
↓ 尝试练习
↓ ——
——
——
——
实际问题出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角的概念的推广,象限角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
象限角的判断、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复习本节主要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作业与反馈,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小结与反思 ——
↓ 评价设计
↓ 课外活动
——
——
2.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环节 创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说明角的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师生双边互动
学生: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容易回答前面一个问题,但在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是会发现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 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设
多少度?
情
境
教师:[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0~3600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1.任意角概念的引入
回顾已有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课件]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
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⑴.问题:过去我们是如何定义一 个角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组 ⑵.举出不在织
探
究
⑷.给出任意角的定义 例,并加以说明。
⑶.你认为刻画这些角的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的角的实
举例,再说明所举例的结合具体的实形.学生:
00角为什么不在0~360。例,感受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
教师:提供教材中的几个例子。
学生:组织讨论
刻画这些角不教师:引导学生从旋转量、旋转仅要用旋转量,还要用旋转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正数、负数和零,定义角的正角、负角
利用新概念重和零角的概念。
新认识问题。
学生:观察图1.1-3,进一步认
方向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象限角
通过尝试探
识正角、负角。
教师:让学生利用任意角的定义,究,由学生感回答本节开始的“思考”中的表受没有统一标的校正问题。
学生:画图探究,讨论、交流,不难给出合理的放法。
(先让学生以同一条射线为始边作出下列角:210?/span>,-150?/span>,-660?/span>)
⑵.给出象限角的概念
3.终边相同的角
探究:将角按照上述的方法放在直
探究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
⑴.问题:如果把角放在直角坐标准时,角的表系中,那么怎样放比较方便、合示不方便。理?
系,理解并掌教师:在总结分析合理放法的基握改关系。础上,给出象限角的概念,并说
从具体问题入手,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
然后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直接感受象限角的概念。
学生:思考每组角的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用含有其中一个明在同一坐标系下讨论角的好处。
角坐标系中后,给定一个角,就有 唯一的一条终边与之对应。反之,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一条射线从具体到一ob(如图1.1—5),以它为终边的般,认识终边角的关系式表示另外的角。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么终相同的角的关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 ⑴.在直角坐标系内标出
系及其表示。由几何位置“终边相同”210?/span>,-150?/span>角的终探讨其代数特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在旋转终边的过程中发现
“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并利边,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怎样的征的“统一”。数量关系?328?/span>、-32?/span>、-392?/span>角的终边呢?
⑵.直角坐标系内,角α对应了唯一一条射线(终边),那么是否存在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如果存在,如何表示? 4.练习
教科书p6练习第1~2题 例1.在00~3600范围内,找出与例-950012′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 题
分 它是第几象限角.例2.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例3.写出终边直线在y=x上的角
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
用集合表示出来。
学生:口答
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答案。
教师:分析、板书例1。
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出这两个集合求并集的关键是把2700改写成900+1800,然后重新组合。
师生:共同完成例3,注意k的正确取值是关键。析 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0≤α≤7200的元素β写出来.1.教科书p6练习第3~5题 尝 2.补充: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掌试 ①时针经过3小时20分,则时针握象限角的判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断、终边相同转过的角度为,分针转过的练 的角的表示方学生:回答结果
角度为。
法。
习 教师:给出评价
②若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180啊?i>α是第 象限角。问题: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小 吗?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让学生复习本学生:回答,讨论交流,补充
结 2.你掌握了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节主要内容,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吗?
完善学生的认与
知结构,体会3.本节课你体会到哪些数学思想教师:归纳总结,突出重点知识;
数学思想方反 方法?
解决学生的疑惑点。法。
思 4.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评 作业与反馈:
教科书p10习题1.1a组第1~3 1.题 价
2.选做题:
①.写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设
②写出终边在y= 合。
3.【发展要求】
上的角的集能用集合和数
2.判断角是第几象限角;
1.终边相同角的表示; 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
计 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0≤学语言表示终α
件的角;
③若α、β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若α、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
在实际生活中1.你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3600的角和负角”的例子吗?与课
同桌交流,并熟练掌握它们的表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外 示,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活
2.【探究学习】如果角α是第二动
象限角,那么 在哪里?
探究学习,激
等角的终边落发学习兴趣。
1.1.1 任意角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 营迎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体验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论任意角,并能熟运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2.培养学生的类比......
《任意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小节是人教版A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角的概念的考查多结合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对求角的集合的交、并等计算技能的考查,有一定综合性,......
任意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以,零角以及终边相同角的概念2.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3.理解推广过后的角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一、教学内容分析: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必修4)》(人教版A版)第12页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会宁县第二中学数学教研组曹蕊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主要是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