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_艺术设计创意思维

2020-02-27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艺术设计创意思维”。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摘要] 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首先应与大量的艺术欣赏相伴而行,使学生在欣赏中领悟,在领悟中受到启迪,在启迪中萌生创意。要启发学生养成善于联想的习惯,从而产生灵感,引发创意。要注意从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及阅历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学;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专业中高素质学生的突出标志不是模仿力,而是创造力,创造力之源则是创意思维。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意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笔者深感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事业成就的根基就是其作品中的创造性和个性因素。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并从中获得一些体会和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创意思维的缺乏,主要源于阅历和知识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的作品具有创造性是困难的。笔者把这叫做解决“无米之炊”问题。

一般来讲,一个学生考人艺术设计专业,并不能表明他在艺术上有了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多数学生在这方面的见识是相当贫乏的。按照认识规律,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首先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要想使学生具有创造能力,一个基础的条件就是进行大量的艺术欣赏,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有了感性材料之“米”,他们才能生发出“炊”的灵感,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启发,从而使学生逐渐懂得如何进行艺术设计之“炊”。简而言之,在艺术设计课开设的同时,大量的作品欣赏就应当相伴而行。这就要求教师多做一些课外工夫,即认真做好材料的准备和筛选。这些材料不拘古今中外,应以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大师作品、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为宜,同时还应当有富于启发性的创意思维,这样有利于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欣赏中逐渐领悟,在逐渐领悟中受到启迪,在受到启迪中(结合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萌发创意思维。这是一个人为规划和创设的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主导者是教师,教师材料准备得恰当,点拨启发精确到位,对于学生创意思维的迅速萌发和尽快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意思维是在丰富的相关艺术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创意思维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创意的必要条件。联想使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使人们从认识的事物中去发现和获得更多新的内容,找到认识和理解事物多层面、多角度的方式方法,它是启迪和引发创造力的窗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并点拨学生很好地领悟这些材料的同时,还必须启发他们养成善于联想的思维习惯,从而使毫无关联或相距遥远的客观事物相互联接、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由此发生创意思维。

联想的形式主要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立联想、因果联想、概念联想等。例如,由松树想到坚挺的品格,由鸽子想到和平,由冰想到火,由浪费水想到“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等等。在这些形式的联想中,有的是根据具体形象进行直接联想,有的则是将概念相近的多种因素组合起来进行联想,还有的联想甚至 是在思维中通过若干次转折,把看似不相干的因素联系起来而发生的。所以联想总体上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艺术设计课教学中,笔者常常让学生运用几种联想形式,进行图形创意设计、字体创意设计、构成创意设计的练习,以此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这种训练可能是由教师给出前提,比如,前提是几缕炊烟(也可理解为蒸汽)﹑几茎青草等实物形象;也可能是某种形状的几何图案;还可能是某个抽象概念(如“梦”“温情”等)然后再由学生按照几种联想形式及其方式,自由设计自己的作品。设计完成后,将作品按照联想的巧拙、创意思维水平的高低进行评比和点评。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广泛联想能力,使学生的艺术创意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在实际训练中,有的学生就从教师设立的几缕炊烟,扩展成竹篱茅舍、炊烟袅袅、夕阳西下、学重归来的艺术画卷;还有的学生将“温情”这个抽象概念设计成两个儿童救助一只受伤的小鸟,一个将小鸟捧在手上,一个正在给小鸟上药,小鸟的目光中似乎流溢着感激与温情。这样的创作虽然不能说具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联想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造力。

联想是创意思维的导火索。然而,作为教师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意思维绝不是现代工业化的产品,可以在学生中批量地生产。相反,它带有极强的个性特点,与学生的个人思想、性格、阅历以及生活背景息息相关。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带有个人特点的“创意”就不是创意,只能说是模仿别人的创意,就如同“匠”与“师”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然说还不具备“师”的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他们身上培养“师”的素质,不要把他们培养成只会进行“千人一面”的艺术设计的“匠”。懂了这一点,教师就应当深人地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气质、性格、所思所想、所爱所憎以及对生活和人生的体会,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和指导他们从自己最熟悉的、感情最深的、最能触动自己灵魂的对象出发去进行创意思维,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自己设计的作品发生共呜,从而产生真正具有艺术创造因素的作品。比如,笔者在教一个新生的设计课时,在要求学生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练习时,有的农村学生并不熟悉城市的生活,但是他们的设计却围绕一些城市的东西打转,结果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是带着浓重的模仿意味,缺少艺术创造性。后来在笔者的启发诱导下,在这些学生的笔下,麦穗、牛、向日葵、人、房子等这些他们熟悉的有感情的事物,通过他们的联想而变形、夸张、重组,表现出创意性特质,也表达了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出发,去追求设计的创造性,不但是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所应遵循的客现规律,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当然这并非是说学生只能局限于自己自然生活的圈子里去创作,而是说学生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地直接和间接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及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艺术设计工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才能既使学生领会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点,又使学生的创意思维不受抑制,主动学习,与老师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是处理好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训练,教学往往是按照教科书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弊端,纠正的方法就是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结合起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关键在于不是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是说,教师要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这一重要任务,要利用一切教学环节,向学生渗透并训练他们的创意思维,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作品加以恰当的点拨。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理解和领悟什么是创意思维,并逐渐掌握创意思维的方法和规律。

二是处理好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创作练习的关系。

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创作练习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排斥。教师讲授知识过多必然占用学生创作练习的时间,影响学生对创作的领悟和创作技能的进步;教师讲授知识过少则易使学生在不了解创作重要法则的情况下盲目实践,结果是难以理解和领悟艺术创作的真谛,使创作练习不得要领,进步缓慢。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原则应该是讲清要领,以练为主。讲清要领,就是说一定要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技能、技巧等内容向学生讲解明白,而其他一些较为次要的知识则可以布置给学生自学。以练为主,就是节省时间,让学生用主要精力从事创作训练,并在训练中练就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作能力是第一要务,理论也很重要,但它是第二位的。教师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要犯片面性的错误。

【作者简介】纪丽丽(1956一),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引发......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间接的反映。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活动,会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在科......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关键词】 思维 灵活 创新【内容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 创意 培养学生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 创意 培养学生 艺术设计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