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体会 潘国丰_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0-02-27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课堂教学管理体会 潘国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与管理心得体会

我通过学习《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课堂组织与管理》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受益非浅。尤其是健康课堂创建方面,收获很多。

1、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构建健康的课堂环境

(1)教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预期、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满足他的自尊和自信等。这样他会非常专注的做一件事情。

那么,在什么时候安排什么样的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呢?这就涉及到教学策略的问题。

先来分析一下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情况。第一阶段,0-5 分钟,注意力转移期。可能是课前大家都专注于讨论一个问题,过于投入,不容易收回来。老师应该想办法在这五分钟一下子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回来。第二阶段,6-20 分钟,注意力稳定期。经过五分钟的导课环节,学生已经开始慢慢进入课堂内容,学生的高度的持久的注意力一般不会超过 15 分钟,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第三阶段,21-40 分钟,注意力分散期。在这个时期,老师应该变换课堂的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缓解疲劳。经调解 31-40 分钟的时候,注意力适度回升。第四阶段,注意力反弹期。又会重新关注这堂课老师给上了什么内容,老师应注意如何总结着一堂课。

我们了解了注意力与课堂节奏的关系之后,我们就知道在什么时间段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与措施改善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注意力疲劳的状态。那我们又该安排那些活动来缓解注意力疲劳呢?比如说,在导课阶段,可以采取制造悬念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老师激发学生外在的学习动机。外在的学习动机都包括哪些呢?比如说,学生获得了奖赏,一些物质的奖励和精神的奖励。另外呢,获得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赞扬,取得了好的成绩,获得了其他同学的尊敬和羡慕,这些都可以引发外部学习动机,让学生关注学习。虽然不在意对本身内容的兴趣,但是,由于奖赏、表扬、赞扬和尊重,学生也会关注学习内容。同 时 老师在运用这些办法时,也找到了很多很好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很多老师在 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这些手段也是管理课堂的一些辅助手段,当然这些手段,老师在运用时,也要考虑到它的适时、适度性。这是从第一个角度,从激发学生动机的角度去构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

2、知道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

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有这种尊重和信任,即便课程内容有一些枯燥,那么学生也会愿意自觉地去维护这个课堂。,3、了解“逆反心理”,把握交往的尺度

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接近青春期开始,就已经出现。这种逆反心理使得学生在学校面对失败或是自尊心受到挫伤,就把这种所有的因素归于外界或是工作本身,让失败带来的自己不能胜任的感受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在青春期的儿童身上出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是极度明显的,这样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保护青春期学生这种脆弱的自尊心也是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4、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偶然事件

每一个课堂都会发生很多的偶然事件,如何处理,这是考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热处理法、冷处理法、机智带过法巧妙暗示法,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根据一些不同问题可以采取的手段。在采取这些手段时,老师必须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不同问题得严重程度以及其背后原因去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这些偶然事件,老师的行为原则首先是要宽容儿童,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在特别的年龄段必然会出现这些心理特征。有了这种宽容的心态自然就能做到控制情绪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这是第一个原则。有了沉着冷静之 后 老师就要争取控制局面,把事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控制局面后,行为的第三原则就是要捕捉这些偶然事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把这些偶然事件变成老师对学生进行一项品德教育,激发学生情趣的一个良好契机。

5、惩罚是教育,不是报复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

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现在的学校中惩罚甚至体罚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对于这种惩罚行为是否应绝对禁止呢?当然惩罚有时是有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惩罚和严重的体罚不是一个概念。为什么要搞惩罚?惩罚并不是要去报复学生,而是要通过惩罚让学生记住自己错了。惩罚本身不能够去教育学生,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惩罚只能够让学生记住自己错了。所以,惩罚一定要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惩罚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问题:一方面他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对学生的兴趣愿望或主动的行为造成一种抑制,造成浪费时间;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强化、劝善、警示他人的作用。惩罚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运用。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需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另外,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曾经说过:“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所以,惩罚还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将教育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所以教育与惩罚老师要考虑一些适度的因素:首先老师要考虑在惩罚过程中自己的语气、态度,惩罚的人数,以及惩罚之前是否已经和学生讲明道理。其次,惩罚要和尊重相结合。老师尽量要避免当着同龄人的面去惩罚学生。再则,惩罚还要一定的感情基础。老师是否确信学生是相信自己的、信任自己的。如果这一点没有把握,惩罚就容易造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隔阂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外,惩罚并非报复,所以应该划清正义与权威的界限,老师做的是正义的事情、教育的事情,并非学生冒犯了权威才必须报复。最后,老师要划分出错误行为和糟糕结果的界限,有时学生是无意犯错误的,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掌握这种惩罚的度。

课堂教学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课堂教学管理学习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课堂教学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课堂教学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很多优秀教学专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关注几件事情,既能够给学生以知识的熏陶,又能够运用教育智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

写作提纲(潘丰)

写作提纲新乡广播电视大学潘丰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因为立法的粗糙使得我们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出现分歧。其中,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的界定就是......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在教学管理中采取的策略可称为教学管理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

课堂教学管理论文

关于语文课教学堂管理的想法(巴楚县唐努尔九年制学校教师:麦丽开姆.麦合木提)语文教学是赐给下一代心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撒满母语优美伟大和强大,通过格外鲜艳和神奇现象,使在......

《课堂教学管理体会 潘国丰.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课堂教学管理体会 潘国丰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管理 课堂 潘国丰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管理 课堂 潘国丰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