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项目化教学阶段总结_项目化教学总结

2020-02-27 教学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服装项目化教学阶段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项目化教学总结”。

服 装 项 目 化 教 学 阶 段 总 结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周秋明

我于1999年步入服装教师行业至今已有近十个春秋,每每同行问我服装学校的毕业生系统学习了几年可进入社会都无法独立工作是为何时我都十分茫然,为什么?经常的思考也不得其果。后来有机会接触了企业并且在企业中也兼任了工作,更幸运的是由于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我开始开始担任服装专业的负责人,今天的我慢慢的找到了一些答案。当然观点不是十分完美,却是我近十年来服装教学和管理的切肤体会。我的答案是探索针对职业教育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来解决职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达到毕业生与市场的零距离交接。初探如下:

服装专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改革初探

一、分析服装专业素质的社会需求:

为了探索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我多次深入企业、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观点:

(1.)一方面服装企业现有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多样,但特定岗位能力较差。如目前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行业的人员较多,但是服装设计、服装制版的针对性不强,比如说专攻某类服装的制版人员或专攻某类服装的设计人员。

(2.)服装企业特别重视行业素质,重视培养行业习惯与行业细节。比如说缝制中科学的手势对服装的制作就可提高缝制的速度。

(3).虽然设计与制版在服装行业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同样需要服装工艺的支撑,想要学好设计与制版必须要过工艺关。

(4).传统的制作理念与现代技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如手工制版与服装CAD制版需同时具备。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的改革

高职生的定位是-----高不成低不就,准确的定位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技术工还是设计人才?按照学历层次应该是居于中间的一种状态!国家定位是(五年制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的高职学校的现状是按照综合设计人才的层次来培养,本人一直觉得有所偏差。所以培养目标的定位的改革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我的设想是从服装专业中的细分专业入手培养具有特长的服装人才。具体做法是先从女装、男装、童装、或牛仔装、针织装等等服装细分行业中找到一个适合本地域发展的行业,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制版、工艺、后整理、营销等知识的培养,在专一知识的同时再进行其它知识拓展,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切合职校毕业生的一专多能!

三、课程结构的改革:

服装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以培训目标为依据,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体系,模块化设置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法,不再呆板的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更注重知识的行业性、实用性和各种知识的联系性,并要较好解决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之间的关系及专业理论知识为技能培训服务的问题。

服装专业的课程较多,就是服装的细分专业也同样如此,所以将它加以精简、整合,穿插于整个服装生产流程中是服装专业模块化的一个设计重点。参照当前先进的“项目教学法”,同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服装专业模块化可按照基础、专业、提升三个层面进行划分:(1)、服装基础模块设置

在基础模块中分设绘画基础、服装制图基础和服装工艺基础三大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下设基础理论课题和基础技能课题。

1.绘画基础包括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基础。

2.工艺模块中的基础理论包括缝纫常用工具及缝纫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基础技能包括常用手针工艺、平缝车上机、基础缝型的缝纫方法等。

3.制图模块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包括人体知识、服装号型、常规款制图等。通过上述的教学,力图使学生形成服装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一些基础技能。4.基础模块的改革重点:

①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服务:按照课程学习发展规律,科学的安排课程的开课次序,由浅入深。例如:低年级以基本工艺为主,制版为工艺服务,再辅以服装史、材料学等课程。美术基础课是为设计服务的,考虑在设计课开始之前再开设。如:绘画素描---绘画色彩---设计基础---设计

;工艺---制版---设计。

②把握课程之间的关系,整合基础模块:素描(速写)+ 色彩 +服装画 ;服装画+图形处理软件 ;构成与服装图案 ;纺织材料与染整基础。(2)、专业课题模块设置

1.专业课题模块是服装教学的中心所在。在这个专业模块中,我们按照服装款式进行单元模块的设置,如可分为下装、上装、针织三大体系。下装中设有裙和裤课题;上装中设有衬衫、两用衫、西服、棉袄、大衣等课题。设置针织服装是因为该门类是市场需求的一个新的课题,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针织服装的工艺方法和生产流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服装企业生产运作,每一个课题都进行以下教学流程:款式图构思、设计——订单制作——制图——工业样板制作(包括服装CAD与立体裁剪)——生产准备——裁剪工程——缝制工艺——成品检验——整理、包装、储运——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以期更贴近企业大生产流程。经过同种形式的循环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掌握了缝制技能及专业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好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引导。并且重点抓好服装缝制考级与服装CAD考证工作。

2.专业课题模块改革重点:

①整合工艺、制版、设计三门主干专业课程,以(工艺、制版、);(工艺、制版、设计)为两大模块开展针对性练习,每学期以若干个项目来引领课程的实施。

②在各阶段模块课程中各有重点,并且在每学年都有专业课程上的重点。如(黑体字为重点课程):第一年重点目标:工艺 制版;第二年重点目标:工艺 制版:第三年目标:设计

制版工艺;第四年目标:设计

制版工艺 :第五年目标:实训

(三)、提升关键能力模块

提升关键能力模块应该说是一个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岗位能力的培养。两个思路:

1.学生人数少可以整体的定岗为某一细分专业的设计师助理岗位,加强某一细分专业的生产流程掌握和设计师助理岗位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保证特长专一能力的培养。2.学生人数多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面:30%左右的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强)可定岗为某一细分专业的设计师助理岗位,加强某一细分专业的生产流程掌握和设计师助理岗位能力的培养。30%左右的学生(专业能力强)继续深化专业模块,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的综合能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40%左右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模块中生产流程的某一项有兴趣的环节进行研究、深化,培养操作人才。同时请服装企业中资深的技术人员作为教学指导,以达到最佳效果。

当然这些理念只是我的项目化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管理的一些体会,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和后续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过程,需要我们所有服装院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一定会有收获!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周秋明

2007.10

项目化工作阶段总结

项目化工作阶段总结(一)(气缸体线专机类项目)第一次车间质量工作项目化活动会议后,根据项目化工作运作的总体要求,成立了以自己为气缸体线专机类项目负责人,由设备维修人员高闽源及......

测量学项目化教学总结

测量学项目化教学总结(精选12篇)由网友“灰灰”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测量学项目化教学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1:浅谈项目化教学论文 浅谈项目化教学论文为了实......

会计系项目化教学总结

会计系实施项目化教学阶段性总结本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根据我院对各......

网格化管理阶段总结

网格化管理阶段总结本期以来,我校按照回郭镇教研中心关于加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广大......

项目化教学实施情况总结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Android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情况总结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崛起,并......

《服装项目化教学阶段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服装项目化教学阶段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项目化教学总结 阶段 项目 服装 项目化教学总结 阶段 项目 服装
[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教学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