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说课稿_第二节细菌说课课件
第二节 细菌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二节细菌说课课件”。
第二节
细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繁殖方式,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细菌》一节是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基础上对细菌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是第一节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第三节《真菌》的学习中,又以细菌的相关知识作对比,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结构,为学习细菌结构做了相关知识的铺垫。由于细菌非常微小,对于学生来说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提供简单易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认同发现细菌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难点:由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自学、直观教学、比较、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实施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归纳知识要点,得出结论,掌握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哪里有细菌呀?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适应地球上的任何环境,所以在空气中、地底下、水中、动植物体内都有细菌的踪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
2.联系生活,教师提问:肉汤变质是什么引起的呢?学生能够答出肉汤变质是细菌引起的。教师进一步提问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二)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论者的较量
1.对于“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历史上曾有两种假设。假设1: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肉汤变质是因为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也就是说,肉汤里的细菌是由肉汤里的物质形成的,这种说法被称为“自然发生说”。许多知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一说法,如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甚至连17世纪的大科学家哈维和牛顿,都支持这种观点。假设2:有一个人,他就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变质肉汤中的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这个人就是当时法国的科学家,叫巴斯德。2.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即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三)细菌的形态
1.展示一副电镜下的杆菌图片,问细菌是不是都是这种形状呢,还有哪些类型呢?图示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见学案),让学生将看到的细菌按形状进行分类。学生一般能够按照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螺旋菌。补充讲述有些细菌分裂后不立即分开,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细菌是单细胞的,每个细菌也能独立生活的。
2.许多细菌就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等特征来命名的。由一些实例引出细菌的名称,如醋酸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不是相同的呢?
(四)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1.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能够答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
2.图示并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再讲述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还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这些特殊结构各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能够回答出鞭毛可以通过摆动帮助细菌运动,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3.让同学们比较植物细胞和细菌的结构,引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提问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角色?学生能够答出分解者。
4.巴斯德的实验已经证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这在生物学上称之什么?学生能够答出生殖或繁殖。那么细菌是怎样生殖的呢?
(五)细菌的生殖
1.教师结合图示讲述细菌分裂生殖的过程,包括DNA的复制、子细胞的分开等。其实细菌的分裂生殖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后又能进行分裂。2.教师提问:在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菌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那么细菌是不是可以无限增殖呢?
(六)有的细菌能形成芽孢
教师提问:一般细菌在100 ℃的高温下煮10分钟就被杀死了,那么为什么外科手术消毒时要将手术器械在140 ℃高温下灭菌2~3小时呢?
(七)小结
将本节所涉及的内容:巴斯德与自然发生论者的较量、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芽孢等内容进行总结。
(八)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几个小题
七、课后反思
《细菌》说课稿六枝特区二中杨国莲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 2、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3、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4、描述细菌......
第二节 细菌教学目标:1.会简述细菌的发现。2.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等主要特征。 3.通过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说明细菌无处不在。 4.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认同细菌对......
《第二节 细菌》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
《细菌》的教学设计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 立一、教材分析《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