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课稿_我喜欢的小动物课件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喜欢的小动物课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说课稿
黄梅县第六小学
赵月琴
一. 说教材:
“写喜欢的小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这一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编排了《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四篇文章。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每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在四篇课文之后,“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真情实感。从课文到口语交际再到习作指导,整个单元清晰地展现了“读动物,说动物,写动物”的设计思路。“跟大作家学写小动物”,“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本次习作指导的总体思路。
二、说学情:
学生在习作前已经学习了动物描写一组课文内容,虽然没有进行过随文练笔,但他们已经有了从三年级以来积累的一些习作方法和技巧,并非从“零起点”开始学习。基于学生起点和现状,因此,本次习作教学的指导课我采用了“四部曲”方式进行教学:第一部激趣解题,第二部方法指引,第三部片段习作,第四部评赏修改。即先让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种动物的特点,接着结合课文精彩片段进行方法指导,然后出示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思路,让生在小组内确定一种动物和他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运用合适的动物描写方法,共同完成一个习作片段,最后依托学生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欣赏、点评习作片段。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组课文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适度运用于习作实践。
2、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动物描写方法,突出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完成一则习作片段。
4、通过互动赏评,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修改习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写作对象,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所以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动物描写方法,突出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完成一则习作片段。学习本组课文写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写出小动物的特点是习作指导的重点。选择恰当事例,具体记述,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观察处在第一位,它不仅是写作教学中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习作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不但要认认真真地瞧,还可以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听听动静,和小动物玩玩……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也是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大作家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中蕴含着写作的奥秘。小作家们要去读,去思,去悟,再去用,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说写结合一般是先说后写,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促进交流,而且便于教师学生动笔前进行指导。
六、说教学过程:
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读——说——写——评——改的思路,设计了:施展魔术,激发兴趣;抓住灵感,拟定题目;边读边悟,学习绝招;范文引路,起草成文;展示交流,修改提升。
五个教学环节。
1. 施展魔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上习作的关键。上课伊始请同学们说说他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接着,老师说,老师会变魔术,能把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变出来,信不信?
孩子们在质疑和期待中,将目光投向教师。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和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一个个闪过屏幕。孩子们带着惊喜和期待走进习作课堂。
2. 抓住灵感,拟定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着眼前闪过的小动物,孩子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迅速捕捉住这份灵感,拟定作文题目。可以是动物的名称,也可以是家人给动物起的名字„„
孩子们在作文纸第一行写下鲜活生动的题目:
大白鹅、小黑狗、我家的小兔子、乌龟赛跑、淘气的皮皮„„这些题目唤起了孩子们的习作欲望。
3边读边悟,学习绝招
1.学习绝招一——确定角色
老师继续引领他们“跟大作家学写小动物”,去发现大作家们写好小动物的绝招。
出示图片,唤起学生回忆。(白鹅图、白公鹅图、猫图、小猫图、母鸡图):
在课文中,丰子恺先生称呼白鹅——鹅老爷;
在叶·诺索夫的眼中白公鹅就是海军上将;
老舍先生把大猫当成了朋友,把刚满月的小猫当孩子一样看待;
他笔下的母鸡俨然就是一位母亲。
学生发现大作家把小动物当成了他们的伙伴,朋友,甚至亲人。写好小动物,就不能单单把它们当作动物来写,而要确定好它在自己心中的角色。(此时板书第一招:确定角色)
接着请孩子们谈谈,在他们心中,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角色?——可以是小伙伴、小弟弟、小宝宝甚至是小淘气。
2.学习绝招二——捕捉特点
“要具体地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习作的核心要求,是这次习作的一个提升点,也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在。
接着跟大作家学,看看大作家们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点。
(课件出示: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白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猫》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母鸡》)
在读中,孩子们不难发现,大作家都能用生动的句子,突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时板书第二招:捕捉特点)
学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够巩固学到的方法。接下来老师激励学生:“大作家都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小作家们,你们行吗?如果让你,用一句话介绍小动物,你会说什么?”在学生动笔前,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结尾。孩子们写的有模有样„„
师生围绕抓住了小动物的什么特点进行交流。
3.学习绝招三——描述趣事
仅仅是一句话还不是好文章,大作家们还写了一些具体的事。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描写小猫的段落)
这些事使小猫可爱,淘气的形象跃然纸上。明确:描述趣事也是写好小动物的一个绝招。(此时板书第三招:描述趣事)
明确后,请孩子说说自己的小动物的趣事。
整个第三环节,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读大作家的文章,发现大作家写作的方法,学习大作家写作的方法,运用大作家写作的方法,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交替运用。在读、思、议,说、写、评中学习写作。
4范文引路,起草成文
“确定角色”“捕捉特点”“描述趣事”这三招帮助学生打开了习作思路,明确了基本的习作方法。但是第二学段的学生仍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范文引路,适度模仿对于大多数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的名家作品语言风格各具特色,但不适合作为小学生的习作范文。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可借鉴的伙伴式语言的例文。
(课件出示《小乌龟》片段)
这个片段来自小学生的真实生活,是学生优秀习作的片段,很容易引发情感和语言的共鸣。
由这个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具体的写作策略——描写细致些,感受真实些。
从精选材料到确定题目,从选取事例到指导方法。经历这样的指导过程,学生自然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孩子们继续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修改提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这一环节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改; 第二步自读习作,自评自改。
最后,伴着优美的音乐朗读习作。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突出方法的引领,体现学生从课内及例文中习得的写作方法。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思考习作空间,主要体现两点特色:
(一)、激趣与指导巧妙结合,指导学生学着选材与构思。
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切入话题,呈现例句,既激发起学生表达的兴趣,又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交流,在欣赏例句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与优美,交流情境生动且自然。
(二)、激情与思考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学着构思与表达。
教学时,用层层深入的游戏活动组织教学,时刻关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心里有构思之后,又借助课件巧妙激情,渗透了“有感情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的学习理念,也将习作引入思考深处。
总之,本次习作指导把握“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基本策略,以观察为基础,以兴趣为先导,以方法为突破,以范文为阶梯,读写结合,仿创结合,以此课例力图探索习作教学的新路。
“写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教学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写喜欢的小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这一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编排了《白鹅》《白公鹅》《猫》......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2、能把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动情况有条理的写出来。3、培养喜爱小动......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指导篇一:小动物提纲我喜爱的_______(小动物)作文提纲【第一段】 写出你喜欢什么小动物,既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开门见山直接介绍,可以用对 比的形式来写。......
作文指导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按一定顺序写,无论写外形、脾气等特点,还是写活动、习性等情景,都要想好写作顺序。2、通过具体内容的描述,在文中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