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学 期末考试重点 复习答案_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远程教育学 期末考试重点 复习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狭义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广义远程教育:是对在师生时空分离或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所有各种情境(包括传统学校校园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应用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和媒体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在教育、培训和学习中进行的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活动的总称。
开放学习:是一个总的类概念,不仅表示入学政策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而且表示用以满足学习者个人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灵活开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努力排除以教师、学校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所固有的种种学习障碍。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应能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及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指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主要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类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远程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学习中心:是远程教学院校在各地社区建设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体系的基层组织机构,是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活动基地,是远程教育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通道和教学资源的集散地,是远程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向社区辐射延伸的节点和终端。
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和教学生的各个环节及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学生自治:是指学习者对其自身学习的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媒体材料及其发送和接收方式、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以及检查考试方案等拥有应有的尽可能多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它是网络课程开发、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 管理三大软件系统以及众多工具软件的整合和集成。
5、远程教学的四个要素:助学者(教师)、学习者(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
远程教学3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分为学术类支助服务和非学术类支助服务)
6、远程教学过程的两个阶段
(1)远程教学(专指教)准备阶段。主要指远程教育院校(系统)及其主要代表远程教师进行远程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发送(2)远程教学(教与学)实施阶段,主要指远程学生在没有教师连续面授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资源与通信的远程学习。
7、远程教师的两大功能:①提供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为远程学生提供支助服务
8、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创作(设计创作和试用评估)→制作(生产制作)→发送(传输发送)→更新(课程评估和更新)
9、远程学生如何进行远程学习:(或六点中个别进行考查,注意看)
(1)从积极适应远程学习到成长为成熟的终身学习者(2)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3)学会自治(4)重视并学会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5)重视并学会争取各类学习支柱服务(6)重视并学会有效交互与协作学习
10、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1)信息技术催生出远程教学、远程学习和远程教育①应用信息技术开发远程教育课程②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与双向通信③应用信息技术于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
11、五代远程教育模式理论模型:(P60图)
(1)第一代:函授模式(2)第二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模式(3)第三代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模式。(4)第四代远程教育:灵活学习模式(5)第五代远程教育:智能灵活学习模式
14、远程教学交互模式:单项发送技术和双向交互技术
15、远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通信的协作学习
12、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分期表:(分期;起始年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媒体)(1)第一代;19世纪中叶;函授教育;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早期视听技术;印刷材料、电话、电影等
(2)第二代;20世纪中叶;多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单向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大众媒体(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个人媒体(录音录像、光盘)、远程电子通信等(3)第三代:20世纪末叶;网络远程教育;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智能媒体
1、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每代的特点 ①第一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技术和邮件通信为主,对应第一代函授教育;②第二代以大众媒介和视听技术为主,对应第二代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③第三代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对应第三代网络远程教育,电子网络学习,在线学习。
3、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相关的一种简洁分类:(P35图)远程与开放学习是指在远程教学情境中的开放学习,而开放与远程教育则是指具有开放学习特征的远程教育,都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与此相对的是以连续面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教学。尽管传统教育与非传统教育通常集中代表了以教师为中心和教育资源相对封闭的特征,然而,已经有不少革新表明,以连续面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和非传统教学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教育系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开放特征。
4、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
(1)社会历史动力(或社会经济基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知识经济对知识创造、传播与应用及人类智能开发的倚重,构成了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或社会经济基础)。(2)物质技术基础(或科学技术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或科学技术基础)。
(3)思想理论基础:人类知识爆炸式的加速创新与发展否定一劳永逸式的学校教育,呼唤实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教育与学习终身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等教育思想的演变和革新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4)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传统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和对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优势的认同是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
(5)教育—心理学科基础(或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基础):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演进的方向与趋势构成了推动远程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学习科学基础。
13、第三代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应用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P63)
(1)电子通信技术;①技术构成:同轴电缆、光纤、卫星、数字微波、无线移动通信、异步传输模式与帧中继通信、分组交换通信、宽带综合服务数字通信;②举例:直播远程教学、双向交互数字卫星电视、音频会议、视频会议、音频图像、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流卫星广播技术
(2)计算机与网络技术;①技术构成:多媒体和超媒体、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全球网、信息高速公路、空间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通信;②举例: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资源发布和搜索、网络非实时异步通信、网络实时同步通信、移动学习、泛在学习(3)综合技术;①技术构成:人工智能、知识媒体、智能代理、数据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球信息基础设施;②举例:知识管理、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现实、虚拟校园、全球虚拟大学
17、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1)教学要素的扩展和重组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特点(2)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重点(3)对远程教与学创新模式的探索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难点
18、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体现在:①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多样化②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计划③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④灵活的选课制⑤完全的学分制⑥灵活的学分转移
16、远程教育各学派的微观理论及其主要内容:(P93表)
(1)穆尔;①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②独立学习;交互距离(师生对话和课程结构的函数)和学生自治(三条学生自治程度判定准则)的二维模型
(2)霍姆伯格;①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助服务②有指导的教学会谈;强调通过课程材料事先设计的教学会谈和通过技术媒体实现的各种非连续的双向通信交互机制
(3)凯伊和鲁姆勃尔;远程教学系统的两个运行子系统;课程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
(4)基更;①虚拟学习;面授教学—远程教学—虚拟教学 ②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电子学习—移动学习 ③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远程教学系统跨越时空重新构建教(师)—学(生)行为的交互作用
(5)丁兴富;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圈理论;远程教学要素分析以及包括以学生为本、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治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四项核心内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圈理论
19、课程开发的创作模式:改造模式、新建模式、更新模式
20、课程学习材料分类:①印刷(文本)学习材料②广播(录音)学习材料③电视(录像)学习材料④计算机课件⑤互联网与全球网资源⑥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⑦移动学习材料 远程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
21、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22、远程教育运行(教与学)系统:(P147图)
23、传统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P148图)
24、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P148图)
25、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容
①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根基; ②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 ③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
④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6、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①远程学生的年龄一般以20岁至40岁之间的为多数②大多数远程学生以业余学习为主③在多数情况下,参加远程学习的男学生比率较高④大多数远程学生主要以家庭为基地的自主学习为主⑤大多数远程学生是在职成人,具有工作和家庭负担⑥远程学生通常并不属于社会上的特权和富有阶层⑦远程学生在地理上的分布通常比传统校园院校更分散、更广泛⑧上述远程学生的特征以及远程教育院校在入学政策上的开放性必然造成远程教育的学生对象比传统教育的差异大、不均匀。
27、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
①大多以工作单位或生活社区为学习基地,注重社会化集体学习
②注重教师讲解、辅导及对话交流,注重视听节目等形象化学习材料,具有定期或不定期教师班组面授教学和考前辅导
③始终都在应试教育和灌输教学倾向极重的文化教育体制中学习,养成了比顽固的对教师课堂集体面授的依赖
④较少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我承担学习的责任,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学习的策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准备。
28、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学术性支助服务与非学术性支助服务
29、远程学生遇到的困难:
(1)学习问题: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进程中学术、技术和资源等发面的困难。由于远程教育采用的技术和媒体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而使这类困难增加;
(2)交流问题:远程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和个人,在与异地的远程教育机构及其代表交往时经常发生的人际交流及与组织交流的困难和信息传播。
(3)个人问题:影响学习的各种特殊的个人问题,如雇主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时间和场地、环境和条件、财政、交通等问题。30、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
31、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及功能: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实践性教学 环节,作业,检测,考试
(1)信息服务①信息发布,实现动态信息滚动发布、及时更新②信息反馈与处理答复(2)资源服务①课程材料发送 ②图书馆服务,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源③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有参与性、交互性,及时和经常更新
(3)人员服务①辅导,对学生课程进行辅导,答疑 ②咨询,对学生在学习期间遇到的各类(与学习有关的和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和建议性的服务③兼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咨询顾问,对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考试以及注册和学籍学分管理,乃至生活和财政安排与申请资助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④学生小组活动,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认同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水平
(4)设施服务①图书馆相关设施服务②视听设备服务③通信设备服务④计算机及网络服务(5)实践性教学环节,(6)作业、检测和考试,是课程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确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2、世界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单一院校模式、双重院校模式、多重系统模式
33、世界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①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②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和学派)③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中学派)
34、远程教育的起源:函数教育,英国的伊萨克·皮特曼在1840年首先应用函数方式教授速记
35、大学层次远程教育的起源:(1)英国新大学运动(2)大学推广运动
36、中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分期
(1)萌芽和准备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是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和准备期(2)创建、起步和中断期。20世纪下半叶的前期 1.函授高等教育的创建和初步发展。2.城市电视大学的创建和初步发展。
(3)恢复、繁荣和调整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1.高等函授教育的重建和繁荣2.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建立及其快速发展。3.我国远程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繁荣4.相对平稳的发展和调整时期(4)战略革新和起飞期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起
1.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创办现代远程教育。2.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革新。3.中国政府决策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和进程的加快5.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6.重视和加快高质量教育资源(软件和课件)的建设。7.从教育界产业界到全社会的远程教育热潮。
37、远程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基层,加快培养了大批高级和中级专业人才; ③在我国这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穷国办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远程教育对调整和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层次比例、学科专业结构和地理布局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⑤远程教育为边远地区和少数名族地区培养了适合当地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经济、师范、法律、农林等专业人才;
⑥远程教育提供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全体就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提高国民素质、开展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⑦远程教育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做好了人才准备作出了贡献,并将为推动我国进入信息和学习社会、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如何进行相互融合?
(1)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共性。①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组成要素是一致的。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②从教育的规范程度来看,传统教育与学校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属性。正规教育主要指由学校主办,有完整课程体系,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等(2)两者的差异。①从教育的时空来看。A、学校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形态也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而发展变化,同时,划分教育类型的标准和方法也会相应发生变化。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提供了可能,远程教育开始发展。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自主的分配,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②个性发展比较。A、传统校园教育强调统一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B、现代远程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强调确定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规格,为的是强调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③培养目的。A、传统校园高等教育以培养“英才”为目的,结果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B、远程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目的,构筑了培养人才的“立交桥”。④教学模式。A、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B、远程教育的模式多样,有CAI课件、VBI数据广播、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材、VCD光盘、BBS讨论、直播课堂、电子邮件、网上查询、电话答疑、作业指导。⑤创新能力。A、传统校园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专业设置口径狭窄,课程结构固定死板,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所以培养的学生实际上是知识面狭窄的所谓“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B、远程开放教育是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将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最直接的手段,能为全社会各类成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结果、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能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情况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面向未来,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基本目的。
(3)两者的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已不再是两个界限分明的世界,而是趋于相互融合。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必然要依托于传统教育才能正常运作,比如在招生、咨询、服务、考试等各方面需要依赖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远距离教学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的交流,仍需要组织师生、学员间线下的各种活动、沟通。而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我国约 80%的高校已经建设了校园网,校园网在日常 教学中逐渐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远程教育的某些应用在传统校园中逐渐流行,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冲击日趋明显;建设打破时空、疆域限制的 新型开放式大学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网络教育英文专业术语:(P23表)
CAL- 计算机辅助学习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BT- 基于计算机的培训 e-Learning- 电子学习、网络学习 e-Education- 电子教育、网络教育 Distance learning- 远程学习 Distance Education- 远程教育 Online Learning- 在线学习、网络学习 Online Course- 在线课程、网络课程 Online Education- 在线教育、网络教育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学习 Blended Education- 混合教育 Hybrid Learning- 混合学习 Virtual Learning- 虚拟学习 Virtual Education- 虚拟教育 Web-based Learning- 网络学习 Web-based Education- 网络教育 Distributed Learning- 分布式学习 Distributed Education- 分布式教育 Digital Learning- 数字学习 Digital Education- 数字教育 Mobile Learning- 移动学习 Mobile Education- 移动教育 Networked Learning - 网络学习 Networked education- 网络教育 Internet Learning- 互联网学习 Internet Education- 互联网教育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基于技术的学习 Resource-based Learning- 基于资源的学习 ICT-based Learning- 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 IT-based Learning-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Computer-mediated Learning- 计算机媒介的学习 Ubiquitous Learning- 泛在学习 Ubiquitous Education- 泛在教育 Open Learning- 开放学习 Open Education- 开放教育 Flexible Learning- 灵活学习
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①第一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技术和邮件通信为主,对应第一代函授教育;②第二代以大众媒介和视听技术为主,对应第二代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远程教育;③第三代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对应第三代网络远程教育,电子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狭义远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主体通过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现的由学校或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类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总称,也可称为学校远程教育或机构远程教育。特征:①教师和学生时空上相对分离②建立在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③由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实施④学生自学为主,教室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开放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努力排除以教师、学校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所固有的种种学习障碍,即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能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及考核方式等。远程学习圈(Learning Group):用以表示构成远程教育微观层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于一体的远程学习时空域。
学生自治:指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媒体材料及其发送和接收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以及检查考试方案等拥有应有的尽可能多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网络教学平台:实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是网络课程开发,网络教学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三大软件系统以及众多的工具软件的整合和集成。
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形成:①社会历史动力②物质技术基础③思想理论基础④政治决策基础⑤教育心里学科基础
远程教学3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的两大功能:①提供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为远程学生提供支助服务 远程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①远程教学准备阶段:指远程教师进行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远程教学实施阶段:学生在没教师连续面授的情境中基于通信的远程学习。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分为学术类支助服务和非学术类支助服务)指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主要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类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远程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学习中心:是远程教学院校在各地社区建设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体系的基层组织结构,是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活动基地;是远程教育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通道和教学资源的集散地,是远教信息基础设施向社区辐射延伸的节点和终端。
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和教学生的各个环节及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创作→制作→发送→更新
远程教学交互模式:单项发送技术和双向交互技术
远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通信的协作学习 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改造、新建和革新
远程学习材料分类:印刷(学术)学习材料、广播(录音)学习材料、电视(录像)学习材料、计算机课件、互联网全球网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移动学习学习材料。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远程学生的困难有:a.学习问题
b.交流问题 c.个人问题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集体学习 学生支助服务类型及功能:信息服务
人员服务
资源服务
设施服务
实践性教学环节
作业
检测
考试
远程教育的起源:英国的伊萨克.皮特曼 远程教育的运动:大学运动--大学推广运动
中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分期:萌芽准备期—->创建、起步和中断期-恢复、繁荣和调整期-战略革新和起飞期
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 ①学生的年龄没有限制
②大多数学生以业余学习为主; ③多数情况下,男生比率较高;
④大多数学生主要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为主 ⑤大多数为在职成人、有工作和家庭负担; ⑥学生通常并不属于社会上的特权和富有阶层;
⑦学生在地理上的分布比传统的校园学生更分散、更广泛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特点?
① 大多以工作单位或生活社区为学习基地,注重社会化集体学习 ② 注重教师讲解、辅导及对话交流,注重视听节目等形象化学习材料,具有定期或不定期教师班组面授教学和考前辅导
③始终都在应试教育和灌输教学倾向极重的文化教育体制中学习,养成了比顽固的对教师课堂集体面授的依赖
④较少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自我承担学习的责任,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学习的策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准备。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容?
①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根基; ②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 ③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
④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远程教育对教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①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尤其是基层,加快培养了大批高级和中级专业人才; ③在我国这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穷国办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远程教育对调整和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层次比例、学科专业结构和地理布局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⑤远程教育为边远地区和少数名族地区培养了适合当地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经济、师范、法律、农林等专业人才;
⑥远程教育提供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全体就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提高国民素质、开展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⑦远程教育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做好了人才准备作出了贡献,并将为推动我国进入信息和学习社会、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远程学生如何进行远程学习 ① 从积极适应远程学习到成长为成熟的终身学习者 ②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 ③ 学会自治,即对远程学习的自我规划设计和控制 ④ 重视和学会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 ⑤ 重视并学会争取各类学习支助服务 ⑥ 重视并学会有效交互与协作学习。
远程教学系统开发和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① 教学要素的扩展和重组(特点)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这是远程教育质量成功的基础和关键;(重点)③ 对远程教育学的创新模式的探索(难点)远程教育课程灵活性体现在: ①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多样化 ②个别化、个性化教学计划 ③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 ④灵活的选课制
⑤完全的学分制 ⑥灵活的学分转移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①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在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被应用来为远程学习者发送教育和培训;
②学习者利用远程教育院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学习,主要体现在多媒体中的学习材料、视频会议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等; ③远程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微机入网,通过网络及各种教学平台软件工具开展信息交流、协作学习等。
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有:
A.应用信息技术开发远程教育课程;
B.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与双向通信 C.应用信息技术于远程教育的组织管理。
五代远程教育模式理论模型?
第一代:函授模式(印刷);
第二代
多种媒体模式(印刷、录像带、录音带、基于计算机学习、交互视频媒体)第三代
远程学习(视频会议、音频会议、音频图像通信)
第四代
灵活学习(在线交互媒体、访问互联网的全球网、计算机媒介通信)第五代
智能灵活学习(在线交互多媒体、自动应答计算机媒体通信)
P62-63(五代远程教育模式图)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①传统教育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或教师为主导,远程教育强调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治;
②传统教育以校园课堂教学为主,远程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即传统教育侧重教,以教为主,远程教育侧重学,以学为主;
③传统教育教室个人准备教案,编写讲义或由院校指定标准教科书,远程教育由学科内容专家和教育技术设计人员共同组成创作组设计、开发、发送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和其他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学第一章1、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包含几个方面?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具体形态始终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阶段。第一代信息技......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量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
教育学复习重点古代中国教育最早出现地时代是 夏代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起失“,”禁于未发”“教......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题目一、故事考核(40分钟)1.小兔子乖乖2.小老鼠和啤酒桶3.好饿的毛毛虫4.小胖熊分气球5.冰镜子6.梨子提琴二、10个最熟悉的卡通形象(20分钟)小胖熊......
教育学 期末考试重点绪论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2.教育学的萌芽和发展 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B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