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总结_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1、描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由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到有意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
记忆占优势,到中年级,有意识记忆逐渐赶上超过无意识记忆而成为记忆的主
要方式。
(2)由机械记忆占优势到意义记忆占有主要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记材料时,多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表现出比较强的机械记忆的能力,到中高年级,小学
生逐渐学会从材料的意义、逻辑关系方面识记学习材料,意义记忆逐渐占有重
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快速发展。学生记忆具体形象材
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具体词的记忆,而具体词的记忆效果高于记忆抽象的词,具
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试分析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描述。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
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作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
3、简述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儿童的智慧(智力)是一种认知结构,儿童的思维、认识、智力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认知结构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认知结构包括四个要素: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四个要素达到平衡,儿童的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中度的残疾儿童。在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时,不管是采用随班就读,还是设置特殊班等教育方式,最关键的是从根本上要注意思想,不歧视特殊儿童,给他们相对更多的注意和关心,这样才能将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好。
5、请说明男性和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1)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智力类型上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智力的差异也表现为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成;智力由于性别差异也有所不同,但无高低之分。(2)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男性的成绩偏于优秀和差两端,女性的成绩以中等居多。就平均成绩来看,男女没有明显差异。女性嗅觉灵敏,在声音定位、色彩辨别方面优于男性,男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较强。女性叙述事情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长于形象思维,擅长文学、艺术、语言、医学、史地等学科;
男性思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长于抽象思维,擅长数学、物理、哲学、天文等学科。
6、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问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1)场独立与场依存。具有场独立性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即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即冲动型认知方式。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的快慢与精确性。(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综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以下几点
适当展开):(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7、简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及其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场独立性个体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性个体则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也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有意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场独立性的个体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性的学生则一般偏爱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8、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以下趋势:①从表面到内部;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问题;③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④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⑤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思维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的思维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上的变化的过程。......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本章小结1.个体的胚胎发育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胚种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 2.产前环境对个体发育的影响包括生育年龄和孕期营养、胎教、母亲的......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 真实的幸福:积极心理学主要内容:1、走进积极心理学2、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3、学会积极4、通往快乐幸福一、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一种财富。快乐是什么?觉得满足......
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2.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A.4年......
心理学简答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 (2) (3) (4)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