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1篇:单元练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单元练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第2篇:《第四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1~52页练习十一3~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较熟练在进行除法的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7、8、9的口诀求商,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童话世界去玩一玩,不过还要请小朋友利用我们的'本领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二、展开学习
1、用童话故事出示第51页第3题小鸟回家主题图
(1)学生独立计算
(2)连线
(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2、完成第4题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如何计算。
三、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
(1)出示题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 )=6 9×( )=54
(2)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说说思路
2、综合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1)独立计算求出商或积。
(2)比较后再填空。
3、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2)学生自己找信息
(3)解决问题并说说解决办法
(4)请学生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能解决哪些问题了。
第3篇: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学设计1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练习课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约分的含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很快找出分子和分母
第4篇: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学生先回答,再上台将竖式计算写出来,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名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指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2)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小组议一议,再写出答案。
(3)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学生演示笔算的过程。
3.课件出示:小学四年级463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辆车可坐60人,要租几辆车?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并指出有用信息,随便抽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1)463
第5篇: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一)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行提问,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计算
1、口算
35+429+670+3040+6
39+245-873-569-2
2、计算
19+2846-3739-1648-22
二、用数学
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
姐姐2531322934
妹妹1948283036
合计:
问:合计是什么意思?
2、第15页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15页第10题
问:有什么东西?你能回答第几问?
注意提出问题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
4、第22页第10、12题学生独立完成
5、第22页第113题
问:你想问全班同学什么问题?(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计算)
6、第25页第5、6、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的:
1、加强对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
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常
第6篇:二年级《第二单元练习课二》教学设计
二年级《第二单元练习课二》教学设计
二年级《第二单元练习课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34页,练习七8、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三、拓展应用
第7篇:100以内加减法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减法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11-37页《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练习过程:一:闯关游戏
师:在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今天老师设计了一个计算闯关游戏来考考同学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来闯关吧!第一关:小火车,来口算
41-2=
6+30=
82-50= 26+3=
59-3=
80-4= 39-9=
16+80=
18+9= 72-9=
20+39=
70-40=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训练开始,巩固计算基础,强化学生的记忆,并吸引学生继续闯关的兴趣。)
第二关:火眼金睛辨大小
师:同学们刚才做的真不错,看来这些计算难不倒我们班的同学,下面我们继续下一个挑战。
两人小组合作,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和思
第8篇:练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练习课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学生先回答,再上台将竖式计算写出来,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名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指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2)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小组议一议,再写出答案。
(3)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学生演示笔算的过程。
3.课件出示:小学四年级463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辆车可坐60人,要租几辆车?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并指出有用信息,随便抽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有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