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1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具准备: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四、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
(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4)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
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
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①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旁,古时候读作han,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能排成人字形。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
(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
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
(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
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
↑;直掉下来:↘↓。)(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
(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
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生用手势配合表演。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强调啊!读á,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
实物投影仪出示: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
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字理学习惨。(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
②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
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
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
③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
④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板书: 听到弦响 ↗ ↓
掉了下来
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
⑤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⑥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魏王听了更羸的话,还后会对更羸说什么?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板书设计 : 18、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教学后记:
本课抓住两点进行训练:
1、为什么更羸只拉以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了?让学生抓住最后一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弄清之中的逻辑关系,领悟更羸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思考的精神;
2、感情朗读训练,更羸的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魏王的话读出什么语气?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训练。
第2篇: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字(词)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成语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你积累了哪些呢? http://image.baidu.com/&W451&H400&T8719&S74&TPjpg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则成语故事有趣在哪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预习探究
听课文朗读http://www.daodoc.com/
四、品读体验
(一)找到突破口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雁,(出示课件)http://image.baidu.com/
(3)更羸的这一分析,先说了结果,然后讲原因的。谁能用“因为„„所以„„”这一句式,学着更羸的样子也来分析一下?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6.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分析,更羸判断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板书:判断)
为什么说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齐读更羸的这一分析。(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二)进入对应点
1.更羸的判断准确吗?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指名读
2.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蹦”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出示课件:)
(1)这一段中有两个“直”字,你们体会一下意思相同吗?(2)字典中关于“直”的解释有四种: ①笔直、不弯曲 ②把弯曲的伸开 ③坦率
④一个劲儿地
“直往上飞”中的“直”是什么意思?“直掉下来”中的“直”又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该怎么读,谁起来读一读?(抓住重点字词“蹦”“直”“忽然”)4.小结:这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直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三)朗读训练点
1.现在我们知道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了,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边找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这样读?(3)练习朗读
2.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的叫声很悲惨?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1)“能手“是什么意思?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手,比如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唱得别好的,我们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这里的“有名”,你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吗?(指名回答)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
(出示课件)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吗?惊弓之鸟_百度百科
2.说的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人们用它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分小组朗读课文,(课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同学不要学习这种人。
六、作业布置 1.感情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课件)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不用箭
观察
分析
判断
更羸—————┐
| “射”
| 下
|
↓┌飞得慢——受过箭伤┐
大雁-∣
∣ 弦响→害怕→高飞→
└叫得惨——孤单失群┘ 使劲→裂开→掉下
教学反思:
在引入课文后,先是初读,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接着训练朗读,在训练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最后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优秀品质。在备课时,就感觉在朗读、理解、感悟这个环节上,由于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互相质疑,会出现花时多,导致拓展不能深入开展的可能。但有考虑到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风,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因此就没有再作修改。同时也由于小循环教学安排的时间太紧张,今天你上,明天我上,中间很难抽出时间进行深入的再讨论,再提升。上课前,我也就教学设计,特别是这一问题,瞅空“抓”了几个老师讨教,可惜时间太仓促,没能妥善解决。上课时果然就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原因是前面的环节花了较长的时间,导致朗读、体会时时间不够,而学生的发言又不能很快进入中心,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恰恰就是因为时间的紧迫,导致上课时没能耐心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个地方我觉得很非常遗憾。如果时间再多五分钟左右的话,我就可以把学生从对魏王的话感兴趣进行不着痕迹的转移,引导、启发学生去朗读、体会更羸的话,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训练这一重点就更能体现,体会、学习更羸的品质也落实得更到位。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临朐县九山镇九山小学
姓名:
王学荣 职称: 三级教师 电话: 0536——3681078
电子邮件:doujinjiang137@126.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通讯地址:山东临朐县九山镇九山小学
262608
本人于2011年7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在九山镇九山小学任教。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省内各大演出活动。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第3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
第4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10、惊弓之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更羸推理过程,明白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原因,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更羸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理解成语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理清更羸的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用具: PPT课件、词卡。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读过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指名读。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讲的是谁的故事?
诗中的李将军一箭穿石,勇猛过人,那我们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射箭能手更羸又有哪些过人的本领呢?学完课文你就会明白的。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强调“弓”的写法。
教学顺口溜:别看弓字拐弯多,只有三笔记心窝。先写横折加一横,竖折折勾一笔过。
2、以“弓”激趣,回顾课文内容
瞧!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把弓,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弓,更羸用它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呢!联系上节课所学说说更羸做了一件什么事?
第5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
1、出示幻灯片1:树上有十只鸟,被人射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为什么会是这种答案呢?
2、出示幻灯片2:如果你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飞来,它边飞边鸣,你会怎样想?
3、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看这则成语故事的背后又讲述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师板书,请生读题。
二、学习字词,初识更羸。
1、检查预习情况。
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1)看课文插图,认识“弓”、“箭”
(2)这“鸟”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图。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范写指导“雁”字。学生在田字格内描红书写一个“雁”字。
2、检查词语情况。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出示幻灯3词语:更羸 魏国 打猎 射箭 疑惑 拉弦 嘣的一声 悲惨 愈合孤单失群 大雁 裂开
谁会读?指名读。
知道魏国是指哪里吗?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请生齐读
第6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9、《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
2、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揣摩人物语气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更羸是怎么射下大雁和惊弓之鸟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更羸说的话,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阐释题意、揭开课题
1、理解课题意思。“惊”是害怕。“弓”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课文里是弓弦声。“之”是“的”的意思。
2、回顾课文内容。
3、介绍朗读方法。板书“过电影”。什么是“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二、感情朗读、揣摩心理
1、投影出示第2节1、2句
(1)大家看屏幕上这两句话,边读边想,头脑中出现了哪 些情景?(指名回答)
(2)教师投影演示“更羸跟魏王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的情景。
(3)指导感情朗读
a.
第7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执教 万州区天城小学 张时坤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 “直” “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读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分钟)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叫——(生读题)《惊弓之鸟》。这“惊”从偏旁你知道什么意思?(害怕)。对!这“弓”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这“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那么,“惊弓之鸟”的意思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二、交代学习目标(1钟分)
1.准确认读生字新词,知道“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2.读懂重点段落。
3.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读课文、检查反馈(6分钟)1.听清要求:拿起笔,标出自然段序号;一边读一边将课文的各类生字和新词用我们以前约定的不同符号圈画出来。要多读几遍!
第8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印山民族小学:杨采莲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明白更羸的成功在于正确地推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发生在古代的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板题、读题)
2、初识课题。
二、检查预习,激发求知欲 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齐读。
三、倾听范读,整体感知
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故事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学习第1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1、学习2~4自然段。
师: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那他的不凡之处在哪里呢?(1)指名读2~4自然段。
(2)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
(3)观察图画,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