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
第1篇: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
安岳县岳阳镇北坝小学唐寿梅杨军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思考:就从课堂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这样让课堂教学松绑,还学生精神自由,也还语文教学以常态。
一、 语文与闲暇,密切的联系
语文学科与闲暇的关系,可以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与闲暇教育关系的密切。
⑴语文的基础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一个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其闲暇生活一定是充实而美好的;而一个不仅爱读书,而且爱写作、善于写作的人,其闲暇生活则更充满创造的快乐。另一方面,一个善于倾吐自己心声并长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人,定能与别人很好沟通并受到别人的欢迎,进而比一般人拥有更充实的闲暇生活。
⑵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因为祖国语言是祖国文化的载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学习祖国文化的过程。语文教学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这对于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素质高的人精神生活一般都很丰富,往往爱好旅游、收藏、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并能自主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⑶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育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是学生感悟文学形象、陶冶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最有利于人们“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好准备”,有助于人们在闲暇中从事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⑷语文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闲暇道德观。它能使学生明白闲暇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科学地选择闲暇方式,自主地安排闲暇生活;树立高尚的闲暇道德观,不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⑸智力开发功能。这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功能,当然也与闲暇有密切联系。
二、教学与教育,有意地渗透
语文学科虽然与闲暇有密切关系,但如果语文教师不具有闲暇教育的意识或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也必然大打折扣;闲暇对语文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也必然发挥不出来。我们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实施策略,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注意: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一方面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闲暇时间,要尽量少布置、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只有硬性规定的课外作业少了,学生才有可能享受闲暇,在闲暇中学习语文,在闲暇中发展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红兵先生说过:“……事实上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限于学习上,学生们的正事不仅仅限止在课业上,而且‘三闲’(闲话、闲事、闲思-笔者注)特别是我们老师所认为的‘胡思乱想’里面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将萌芽破土,迅速成长,有句话说得很好,需要是创造发明的母亲,那么玩耍则是创造发明的父亲……”
其次,在不忽视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它的人文性。通过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活动是高质量的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欣赏自然、文学还是其他各种艺术,都需要比较强的审美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总体上是重视实用性,忽视发展性;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学教育。有鉴于此,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少些分析,多些感悟;少些讲解,多些诵读;少些实用,多些审美。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和娱乐结合起来,和休闲结合起来。语文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理应与生活相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尤其容易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所吸引,语文教学如能和学生娱乐、休闲相结合,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闲暇生活,使语文学习向闲暇延伸。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一说:
1.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闲暇生活、说自己的闲暇生活,表达自己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说和写中帮助学生提高在闲暇中的自我决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念。例如,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并提高其语文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说、写如下话题:“怎样度周末”、“快乐的双休日”、“难忘的一次旅行”、“我的业余爱好”、“我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第一次做饭”、“我学会游泳了”、“我爱唱的一首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等等。
2.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当下的闲暇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闲暇生活的引路人。如教师在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对正在热销的少年儿童读物进行评论,对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动画片展开讨论,对即将播映的精彩影视剧进行介绍,对即将举行或正在举行的体育比赛进行预测或发表观感等。
3.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幼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作家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参考。
第四,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要设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讲堂为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要重视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使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强烈的主体意识、过硬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语文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对一个人能否拥有丰富而充实的、自主支配的闲暇生活起决定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与闲暇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是实施闲暇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进而发挥闲暇教育对语文新课标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2篇:语文与闲暇教育(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我是一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深感语文教学的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和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了适应时代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切实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除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外,特别注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理论联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开展闲暇教育,把学生的课堂延伸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第二课堂与闲暇教育: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也提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但是活动目的不是十分的明确,范围比较狭窄,方式比较单一,对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作用不太大。而闲暇教育则是充分利用学生的休息娱乐等时间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发挥自由性、个体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在闲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发掘生活在的真、善、美,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闲暇教育与第二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闲暇教育的一种方式,我充分拓展第二课堂的空间来进行闲暇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地利用闲暇时间来休息和娱乐,满足生活和语文学习的多种需要,指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来养成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语文技能和技巧,充实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我在以第二课堂为主体的闲暇教育中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念,使学生懂得应怎样享受闲暇,利用闲暇充实自己,发展人的潜能。并且恰当地传授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如交际技能、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旅游技能和鉴赏技能等其它多种技能。
因此,通过闲暇教育达到了培养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地支配自由时间,在闲暇生活方面养成自我决断、自我充实的能力,增长了开展闲暇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鉴赏水平和适应社会的经念,丰富了人生的阅力。
二、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
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从语文教学的目的看出,语文教学具有如下功能:⑴基础工具功能。⑵文化传承功能。⑶审美教育功能。⑷思想品德教育功能。⑸智力开发功能。语文教学的这一系列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它不仅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把课堂变为学堂,除学习语文的理论知识外,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力,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认识来丰富课堂的内涵,而学生的这些技能和技能则来源于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在闲暇时间中去感受生活,增加生活阅力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提高了语文能力既能在社会工作突显自己的能力,又能提高生活的质量。一个善于倾吐自己心声并长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人,能与别人很好沟通并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拥有更充实的闲暇生活的人就更能适应社会和工作。语文教学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提高的人精神生活一定是很丰富的,而爱好旅游、收藏、阅读等活动,就能自主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在闲暇中去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反过来审美能力的提高,生活阅力的丰富、感性知识的积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成绩。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法”,但远远不够的,如果有课外语文学习的补充,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精神上完全放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写听说的内容,才能用心灵去观察、思考、体验,才能形成学生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形成独立人格、个性。
三、闲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方式
各科的教学都能体现闲暇教育的功能,都应该在教育中渗透闲暇教育,而语文教学中体现闲暇教育尤其重要,原因有三:(1)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闲暇教育因素,(2)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3)语文理论知识在社会的交际中,也就是闲暇时间中运用最广泛,因此语文教育与闲暇教育是相辅相存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闲暇教育呢?(1)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渗透闲暇教育,把语文教育的触角伸到广阔的空间,而不是仅仅只教死的知识,要把语文知识和社会的各方面有机的紧密结合起来。(2)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闲暇时间所学到的知识拿出来展示,相互交流,相互借鉴。(3)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活动,诸如进行法制宣传,植树,帮助孤寡老人,旅游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4)经常开展闲暇教育的成果展示,诸如办小报,专栏,演讲,座谈交流等形式。(5)利用作文教学来帮助学生把闲暇时间所获得的零星感受系统化,使感性知识升华成理性知识。闲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式还很多,只要教师真正地树立了闲暇教育的意识,那么闲暇教育才能深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化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把闲暇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切实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还要充分相信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过硬的自学能力才能发挥闲暇教育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来进行自我教育。
青绍荣
第3篇:闲暇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有效引导学生闲暇生活
——潍城实验中学闲暇教育结题报告
一、项目实施背景和目的 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各项措施的相继出台,学生闲暇时间增加,占了学生生活很大比例。而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家庭是闲暇教育的主阵地,但是 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使家长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学校已形成以儒家文化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以活动育人课程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以竞技体育和强身健体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新格局,因此如何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闲暇时间的学习、生活内容,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过得充实而有价值,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目的:
立足学校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在闲暇时间思想、活动、实践、创新和身体等各方面的指导,使闲暇教育与学校儒家文化特色、活动育人课程、作业创新、学校体育特色相结合,使校内优势教育在校外得以延续,探索学校教育和闲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框架和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思考:就从课堂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闲暇生活,这样让课堂教学松绑,还学生精神自由,也还语文教学以常态。
一、语文与闲暇,密切的联系
语文学科与闲暇的关系,可以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与闲暇教育关系的密切。
⑴语文的基础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一个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其闲暇生活一定是充实而美好的;而一个不仅爱读书,而且爱写作、善于写作的人,其闲暇生活则更充满创造的快乐。另一方面,一个善于倾吐自己心声并长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人,定能与别人很好沟通并受到别人的欢迎,进而比一般人拥有更充实的闲暇生活。
⑵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因为祖国
第5篇:暑假闲暇教育.7
立新中学二0一四---二0一五学年暑假学生闲暇活动安排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暑假即将来临,在长长的假期中,除了休息和学习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可以了解社会,学习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学校为大家制定了暑假闲暇活动安排,希望全体同学在休息之余,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完成。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主题,寻访老战士与慰问烈士家属,参观、维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读红色书籍、唱革命经典歌曲、走红色之路(红色旅游)、看红色影视作品(推荐影片有:《甲午战争》、《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南京南京》、《血战台儿庄》、《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撰写纪念文章,体验军营生活等。
1、上交材料:作文一篇
2、材料要求:围绕“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主题行文,题目自拟。体裁:散文、杂文、纪实体均可。字数:800-2000字左右。
3、上交时间:开学一周内上交学校团委。
二、热爱家乡主题活动
生活变化气
第6篇:上林初中闲暇教育实施方案
上林初中闲暇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消除双休日、节假日学生的安全隐患,养成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将以 “学生自主管理” 课题为阵地,把管理从校内向校外积极延伸,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有价值有意义的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为将这项工作做好,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以实践探究活动为载体,加大学习资源开发力度,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实验与研究,创设一套高效的双休日节假日学生个性发展机制,使双休日节假日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工作有章可循。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解决双休日节假日学校管理与家庭管理相结合的问题。
2、如何设计双休日节假日孩子们学习与生活指导的内容。
3、如何组织孩子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进行有效的学习与生活。
4、如何对双休日节假日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及反馈。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活动指导机构
1、建立“学校---班主任——学习小组——家长”四级循环有效指导体系。
2、成立以校长
第7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
第8篇:学年度寒假闲暇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寒假闲暇教育活动方案
度过了紧张而愉快的一个学期,我们又迎来了快乐的寒假,寒假期间,学校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小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家乡的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怡养身心、增强能力、磨炼意志,健康快乐地成长。并结合朝阳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强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育和引导小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溺于网络。怎样让假期中的每一天过得开心而充实呢?好好安排一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作息计划:
寒假伊始,我们整个身心都放松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不见了,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哦!所以,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很重要。最好全家人一起参与、商量、制订,再把它贴在自己的房间里,严格执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哦!具体计划包括:起床和睡觉的时间、锻炼和活动的时间、阅读和学习的时间、娱乐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等。语文计划:
1、在家长的帮助下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