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第1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
第2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伴侣、娱乐”等词语。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⒊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教学重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⒈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⒉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PPT):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毫不犹豫”的意思;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齐读读出“我”对书的痴爱。)
⒊这个“我”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的话。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⒋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⒈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词,句)字词句大家都读通顺了,相信大家在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更好。
3,指名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三、感知作者以书为友的理由
1、创设情境,质疑: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师:跟随这一叶孤舟到达这茫茫大海
音乐响起:
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雾,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月光伴随孤独挥洒,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我还是静静地读这本书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
师: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生:你要读那么多遍不厌烦吗
生:为什么选择一本书
生:不觉得孤单吗
2、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自由地读读作者的回答吧!
四、领悟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
1、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的态度、语气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
2、交流
生: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师:你有过类似这样的感受吗?
生:我知道这是爸爸买给我的新书。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份心情送到书中读。
生读
师:高兴的心情请你带上笑容来读。你自己感受到了吗?带着微笑读,不仅要体会心情,还要带着表情来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的是?
师:回到这样的家,除了惊讶、高兴,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
生:我还会非常激动。
师:那就激动地读,再激动一点。
师:比第一次激动多了。还愿意读读其它的句子吗?
生:是的,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师:让我们一起坚定地说。你从哪个词语听出来的?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照顾下后面同学,你来
要是稍微读得再快一点,再坚定一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坚定地说——生齐读
师:还愿意读读哪个句子?
生:“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师:你发现这是什么句子了吗?反问句的语气特别强烈,谁还愿意把反问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愿意读读其他句子吗?
生: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
师: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把惊讶送进去读,兴奋送进去读,把激动送进去读(齐读)
3、练习
朋友经常相见,可总是还能有新的了解,那叫——常见常新;家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其实,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体会作者情感我们要触摸作者思想,作者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其实要说的是什么? 生:要说的是一本书
师:一本书能够怎样?你可以找到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概括的话来说一说。生:能让你找到快乐
师: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呢?能找到书中的语言吗?
生: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叫做常看——常读常新。
师:那么一遍又一遍读这本书,能发现什么东西呢?你已经读了一百遍了,第一百零一遍读这本书,你还会说什么?或者不经意的发现,或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你会说什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读多少遍”。
生:这段句子的什么这么好?
生:我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小草的生命力是那么地顽强
师:是啊,你多读就发现了
生:我还会说,我怎么才发现作者还有这种打算 师:这样的发现的确是不容易的 师:当你拥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会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引读,回归课题: 师:所以,我相信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十遍,因为——(引读)你总是能发现新东西。
我想,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五十遍,因为——(引读)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因为——(引读)
你愿意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因为——(引读)
4、多么独特的观点,老师多想与尤安艾肯有一番面对面的交谈,你们愿意当一回尤安艾肯女士吗?你们现在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你们要把作者的毫不犹豫、义无返顾,通过你的朗读、回答表现出来。(师生对读)
五、存疑结课
1、作家毕淑敏用一生的精力来读一本书《人鱼公主》,师配乐朗读毕淑敏《常读常新》。
师: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感受,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发现,这就是—
生:常读常新
2、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
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就像。
3、通过大家的体会,你们已经深深地明白,书是能够——(生:常读常新,)但是怎样才能常读常新呢,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一本书呢?相信我们下次还能从这献词中有新的发现。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长满书的大树》,里面收录了每年在世界儿童图书节的献词,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并且能从中常读常新。
第3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案例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延伸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中的第三课。一上课王老师就利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方式给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环绕世界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大部分学生提到了“书”,于是老师板书出了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一问属于“有效提问”。)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王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把书当作伴侣,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的内容,纷纷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遍又一遍地读,首先„„然后„„还会„„最后„„”(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读书方法。这也属于“有
第4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热情去拥抱书籍,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不断思考,几番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与书共鸣,读出自我……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感受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第5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五里屯小学
沈丽娜
教材解读: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有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情感目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能力目标: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过程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理解反复读
第6篇: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作者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层层递进的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设问、反问、比喻等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更是让文章魅力无穷。
阅读此文,我们仿佛与作者对话,感受着作者爱书如友、爱书如家的美好情怀。引领我们爱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也是_______”。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那五月一日呢?六月一日?四月一日?看来大家
第7篇: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课文中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作为开篇,引出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观点。在朴实的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作者“与书为侣”的读书情结;品尝到了作者在反复的读书中获取知识的惊喜和快乐;同时分享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这篇课文设计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以书为侣”的情感;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选择书为旅行伴侣的原因及反复读书的方法;三是让学生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2)班现有学生58人,比一年级入学时多了20几个,而且是陆续转来的,导致学生基础相差太大。学生多数是农村的,大多数父母不在身边,住校生居多。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
第8篇: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人文情怀。]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