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第1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整体课程安排: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5—7课(15课时)。
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册第二单元8—13课和第三单元(16课时)。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册第一单元(16课时)。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册第二,三单元(16课时)。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7—9课(16课时)。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册第三单元10—11课和第四单元(16课时)。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册第一,二单元(16课时)。
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册第三,四单元(16课时)。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2
第一单元时刻在你身边,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课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3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意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只需要了解即可。(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第2课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信息技术应用(3课时)。
教学目的:从更广泛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指导意见: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紧密与生活结合,切忌空讲。
第3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部分的组成及作用。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基本特征认识计算机,能说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指导意见: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
第4课玩“纸牌”游戏,初步认识软件(4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玩“纸牌”游戏,进一步熟悉鼠标的五种操作方法,同时认识到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指导意见:让学生多上机练习,熟练使用鼠标,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玩“扫雷”游戏。
本单元教学内容比较少,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添加适当的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快乐的小画家,画图篇
前续课(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认识画图窗口,设置画布大小,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
教学难点: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
指导意见:让学生欣赏计算机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的兴趣。
第5课渔舟唱晚,“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画图”工具栏中的“铅笔”,“刷子”工具。
指导意见:在机房边上机边讲解,学生更易理解。
第6课美丽的鱼,“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
指导意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学习总结。
第7课缤纷的色彩,“喷枪”工具与颜色填充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喷枪工具和颜料盒,会用喷枪喷出不同的颜色。
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颜色。
指导意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第8课农家小院,图形工具的使用(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画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椭圆或圆。
教学重点:填充方式。
指导意见:让学生在充分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自己总结所学知识。
第9课圣诞快乐,添加文字(2课时)。
教学目的:会使用文字输入工具,会对文字格式进行设置。
教学重点:对文字各式的设置。
第10课长颈鹿,图形的变化(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对选定的部分进行移动和复制。
教学重点:对图形进行透明设置。
指导意见:让学生多练习,以加深印象,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
第11课中国娃,彩色橡皮的使用(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设置背景颜色,即“彩色的橡皮”,学会将图形变为反色显示。
指导意见:本课教学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画图的时候要用到彩色的橡皮,彩色橡皮和彩色的笔有什么区别。
第12课太空娃娃,变形与翻转(2课时)。
教学目的:知道如何改变图形的形状,知道如何调出“拉伸与扭曲”对话框,并会进行设置。
教学重点:拉伸与扭曲对话框的设置。
指导意见:多练习。
第13课自由创作(2课时)。
教学目的:开阔思路,提高兴趣。
指导意见:本课是整个计算机画图的一个总结,通过作品大赛,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单元经典改编—图像处理篇
第14课我的图册,用看图软件创建图册(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利用ACDSee软件制作个性化图册,了解图片的格式以及转换格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图册的创建。
指导意见:ACDSee是一种常用的看图软件,难度不大,多上机实践。
第15课奇妙的变化,编辑器的使用(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利用ACDSee软件修改图片,了解凸出和收缩,浮雕,油画,模糊效果,练习将图片设为“壁纸”。
教学重点:利用ACDSee软件修改图片。
指导意见: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多练习。
第2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的工具绘制美丽的图画并学会保存自己的文件。
3.掌握键盘指法,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
2.能力训练点:
1.掌握正确的操作鼠标方法。
2.在“画图”软件中学会“复制”、“粘贴”、“翻转”等编辑操作。
3.掌握盲打的技术。
3.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知识的学习、累积,培养学生注重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和打字习惯。
4.学习严谨、态度认真、不畏难的学习习惯。
5.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4、其它:
1.在内容上,努力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的思想。
2.在运用上,努力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拟采取的具体措施:
1.搞好师生关系,教师面对学生应做好全面了解,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2.搞活教学方法,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以“趣”为主,教师应开阔自己的视野,活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灵活手段开展课堂教学。
3.完善评价体系,面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及时反
馈信息,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拟采取的转化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层次,实施分类推进,采用分层作业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2.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学习生活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以鼓励为主,和学生一起总结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得出好的经验、方法,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再一次进入下一轮的转化,提高的过程中。
第3篇:第一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一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我与电脑交朋友,我用电脑学画画,争做键盘小能手。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别是:
1、我与电脑交朋友
要与电脑交朋友,先要认识它,还要能够和它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它才能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画画、帮助我们学习。因此,本单元通过让学生接触电脑、玩电脑、用电脑,从而认识鼠标好键盘,掌握鼠标的用法,学习和了解window操作系统、窗口等知识。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电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正确、规范地学习和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2、我用电脑学画画
第一单元通过玩电脑对电脑、windows和窗口有了初步的了解,熟悉了鼠标的基本操作。本单元开始让学生用电脑进行绘画创作。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熟练操作鼠标。
本单元从绘画的角度入手,共分5课:熟悉绘画工具→用线条绘制简单图形→给图形添加颜色→使用技巧绘画→创造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绘制一个个作品,逐步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而且
第4篇:秋第一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华师大版小学第一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4.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
第5篇: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 教学计划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名称:信息技术第一册(上)
需用教学时间:16周16课时 新教材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更加人性化:
尽管教材的划分形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设计形式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包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他们并不在意老师讲了什么、讲了多长时间,他们关心的是“你老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时间!”。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讲一切都是新鲜的,过多的理论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本次教材编写中(特别是第一单元)加入了大量配套训练游戏,通过游戏操作既实现的新知识的传授,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完成的新知识的领悟和尝试。
二、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在强调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新教材始终把情感目标放在学生能力培养的突出地位,每个单元、每个课时都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对语文数学
第6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第1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 的工具绘制美丽的图画并学会保存自己的文件。
3.掌握键盘指法,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
2.能力训练点:
1.掌握正确的操作鼠标方法。
2.在“画图”软件中学会“复制”、“粘贴”、“翻转”等编辑操作。
3.掌握盲打的技术。
3.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知识的学习、累积,培养学生注重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和打字习惯。
4.学习严谨、态度认真、不畏难的学习习惯。
5.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4、其它:
1.在内容上,努力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的思想。
2.在运用上,努力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拟采取的具体措施:
1.搞好师生关系,教师面对学生应做好全面了解,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2.搞活教学方法,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以“趣”为主,教师应开阔自己的视野,活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灵
第7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的教学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的教学计划
一、课程描述
一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以三年级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材以建立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初识计算机、学习使用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教材共安排有三个教学单元:计算机乐园,计算机绘画,与键盘握握手。
二、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电脑组成和电脑操作基本概念,了解操作安全常识。
2、学习开关机,认识桌面,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表达的能力。过程和方法
4、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学习鼠标的正确操作方法。
5、以主题绘画的形式,利用“金山画王”等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进行基本的绘画练习。
6、学习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在练习中提高指法的熟练程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7、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8、通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计算机与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9、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设计
第一单元
周次:1-4周
第8篇: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学计划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描述
一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以三年级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材以建立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初识计算机、学习使用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教材共安排有三个教学单元:计算机乐园,计算机绘画,与键盘握握手。
二、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电脑组成和电脑操作基本概念,了解操作安全常识。
2、学习开关机,认识桌面,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表达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4、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学习鼠标的正确操作方法。
5、以主题绘画的形式,利用“金山画王”等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进行基本的绘画练习。
6、学习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在练习中提高指法的熟练程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7、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8、通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计算机与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9、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三、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