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访手记-日记
第1篇:留守儿童 家访手记
赞美与微笑的力量
——留守儿童 家访手记 肖华
根据学校安排,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定了几个需要家访的对象。到了星期天,我和严老师便开始了行动,莫罕就是其中的一个。
说起莫罕真正是我们班的“大名人”,这个从骨子里透着顽皮的家伙,自控能力特差。不分场合,口到手到,从不做作业,上课喜欢怎样就怎样,随便高声说话,甚至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不在身边时可想而知了。经常让我大伤脑筋。每天都有同学来我面前告状,开课两周根本无法上课,我先是苦口婆心地教育,接着是声色俱厉地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就等于宣判“无药可救”了吗?还是去家访了解一下情况吧!于是与其家长联系见面。
在家访中,我知道了他爸妈都在外地打工,碰到了他爷爷,他爷爷刚开始很紧张,以为孩子做了错事。我说明了来意,开始了交谈,我没有一味地指责莫罕。我想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是最好的。于是,在莫罕爷爷面前评价他时,我先请他爷爷谈他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我谈莫罕在校内的表现。我脑子里极力搜寻着李勇的优点,当着他爷爷的面对他进行夸奖,比如脑子灵活啦,劳动积极啦,大扫除时脏活累活抢着干啦等等。听完这些后,我看到他爷爷的脸渐渐由阴转晴,而莫罕却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我肯定了莫罕,肯定其进步,肯定其成绩,这样让我们彼此之间达到心理平衡,避免了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接着,我又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了李勇,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接着,我微笑着和莫罕进行了交谈:“这段时间你进步特别快,身上优点比较多,虽然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我相信你有决心有能力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莫罕,老师非常信任你,你能做到吗?”
“我能!”莫罕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是掷地有声,脸上写满了感激之情。趁机我也对他的爷爷提出了几个要求:“我希望您不要一味对孩子进行责备和打骂,这样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同孩子多进行交流,还要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回家,你们多抽时间和孩子交流,首先让他完成作业,然后再帮家里干点儿活。”莫罕的爷爷也说了很多,话语中流露出对孩子关心不够的愧疚和对老师的感激,并希望我以后多和他们联系,共同帮助莫罕进步。临走的时候我特意微笑着交待莫罕记住今天对老师的承诺,我对他说:“以后,老师等着看你的表现!”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是充满信心的。离开他家时,他把我送出了很远,不停地朝我挥手。
走出莫罕的家门,我的心中一股暖流在涌动,心情放松了很多,一路上,莫罕那充满感激与信心的眼神不断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从他的眼神中我坚信这次家访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会让他改变很多。
星期一的早上,我正在办公室里改作业,突然看到一个身影,在门前晃动,我急忙出来一看,是莫罕,见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突然跑过来把一张纸条塞在我手里,然后就迅速跑开了。我打开纸条,上面这样写着:“老师,我真心感谢您,因为您是第一个夸奖我的人……”我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再差的孩子的内心也有被赞美、被肯定的渴望,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吝啬对每一个孩子的微笑与赞美。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会心地微笑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后记:我没想到自己几句赞美和肯定的话竟然激起了一个孩子内心这样大的波澜。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在正视孩子缺点的同时,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以激励和赞美,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浇树要浇根”,把无私的爱心真正抛洒到每个学生身上。
第2篇:留守儿童家访手记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留守儿童家访手记
家访对象:五年级学生-万XX
家庭住址:XX村
家访人:刘XX
家访经过:
放学后,六点钟左右,我骑着电动车来到XX村,经过打听找到了万XX家。当时,他家刚吃完晚饭不久,万XX的奶奶正在收拾碗筷,老人家明白我的来意后,非常高兴,赶紧把我让进屋,极其热情。
通过一阵交流,更加了解了万XX家的基本情况。老人家也比较健谈。她首先向我说明了万XX在家的表现,总体来讲,不是找几个朋友玩,就是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比较惧怕他父亲,但父亲工作忙,很少顾及到孩子。平时就是老人家在管教。而老人说他,总是似听非听。万XX在旁边听着,没有吱声。
然后,我向老人家介绍了万XX在学校的几点表现:从思想上来讲,心里非常想学好,很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学习态度上讲,学习比较认真,上课基本上能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但是自己不能主动表现自己,作业潦草。从学习习惯上来讲,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而是被动地在老师地的强迫下去学习、看书、做作业。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没有找到更加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的来讲,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明确目标,坚定理想,改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从与老人家的交谈中,也知道了万XX的爸爸对其要求甚严,期望他能出人头地,长大后有一番作为。希望老师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一些,更严厉一些,从而使之成绩能够有所突破。
临行前,我又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是对孩子不要过于严厉,主要是引导,循循善诱。二是老师今后尽量给予万XX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三是希望家长和班主任及老师多加交流和沟通,也希望王XX能懂得老师、父母的用意和真心,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中去。
最后,我看已经七点多了,提出回去,老人家把我送出家门。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3篇:留守儿童家访手记-日记范文
留守儿童家访手记-日记范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家访手记-日记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访对象:五年级学生-万xx
家庭住址:xx村
家访人:刘xx
家访经过:
放学后,六点钟左右,我骑着电动车来到xx村,经过打听找到了万xx家。当时,他家刚吃完晚饭不久,万xx的奶奶正在收拾碗筷,老人家明白我的来意后,非常高兴,赶紧把我让进屋,极其热情。
通过一阵交流,更加了解了万xx家的基本情况。老人家也比较健谈。她首先向我说明了万xx在家的表现,总体来讲,不是找几个朋友玩,就是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比较惧怕他父亲,但父亲工作忙,很少顾及到孩子。平时就是老人家在管教。而老人说他,总是似听非听。万xx在旁边听着,没有吱声。
然后,我向老人家介绍了万xx在学校的几点表现:从思想上来讲,心里非常想学好,很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学习态度上讲,学习比较认真,上课基本上能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但
第4篇:留守儿童家访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家访对象:肖龙涛
性别:
男
年龄:11岁 记录人:夏意明
年级:四年级
家庭状况: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家访时间:二00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 家访地点:
个人情况:性格外向、活泼,与其他人相处融洽 学习情况:优秀,担任本班卫生委员。
其他信息:父母年初南下打工,现住在爷爷奶奶家。奶奶患风湿腿病,行动不便,节假日还需他照料。爷爷奶奶知识水平低,除了缴纳生活费,在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方面不能及时给予。家里虽新起了房屋,由于长时间没有人住,显得简陋、冷清。
家访记录:
周六清早,骑车一小时左右,我到达四年级学生肖龙涛的家里。由于是突然到访,早已起床弄完一担猪草的他显得分外兴奋。一边笑呵呵地把我请进屋子,一边叫唤里屋卧床的奶奶,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愁苦显然还没有影响到他活泼热情的性格。
奶奶年纪六十有余,患风湿病两年了,原本还能做的一些农活现在做起来越来越吃力,暑假两个月就是肖龙涛帮助奶奶收种玉米,照料食宿的。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在意。在得知肖龙涛这次月考成绩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