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2022-12-31 08:08:5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材内容分析: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一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继前面学习氧气之后学习的第二种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虽然都是由碳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所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金刚石无色透明,呈正八面体,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是热的良导体,不导电;而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很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由同种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有明显差异,就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所以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课题一中就涉及既要讲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又要讲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这对于教师教材处理会有不少难度,所幸我们学校与联通公司开展了校企帮扶,引进了班班通教学辅助系统,特别是优教通不仅提供优质课件,还可以进行仿真实验,给教学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其物理性质明显不同的原因。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明显不同的原因。/ 4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教具准备:优教通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用具:(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带导管的塞子;(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展示]玻璃刀

[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设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板书]

一、碳的单质

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 4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课件展示] 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设问]看到电池中的正极是石墨,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介绍]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其中木炭、活性炭用途很广,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性质吗? [仿真实验]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

[教师]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另外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板书]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2.冰箱的除味剂; 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展示]防毒面具/ 4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并板书]4.性质

用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管。[展示]C60分子模型 [投影]

[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设问]上面我们认识了三种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类似吗? [学生回答]性质各不相同。

[总结并板书]5.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及其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此外还学习了金刚石,石墨的用途。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4.性质用途/ 4

第2篇: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反思后)

海口市龙泉中学 王诗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主要用途。(3)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2)通过对人造金刚石、C50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 小品所用道具: 玻璃刀、小刀、直尺、一块玻璃;

石墨导电性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碳棒、6B铅笔芯; [实验6-1]器材: 锥形瓶、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 其他器材: 防毒面具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

2、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能举例说明吗? 聆听、思考后回答。复习旧知识

【引入新课】(设疑)碳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呢? 思考、猜测。过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讲述)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倾听。引出本节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欣赏)组织欣赏一段小品表演。(展示)展示玻璃刀上的金刚石,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请学生汇报所查到的关于金刚石的一些资料进行交流。(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金刚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两名学生表演一段发生在玻璃店里的小品。学生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负责收集资料的同学进行汇报,与其他同学资源共享。归纳小结金刚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金刚石的硬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归纳小结能力

(讲述)讲述一段关于石墨的故事情节。(交流)请学生汇报所查到的关于石墨的一些资料进行交流。(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讲述)讲述铅笔上的“H”与“B”的意思,并展示一副用6B铅笔画的素描。(实验)演示碳棒、6B铅笔芯的导电性实验。倾听 负责收集资料的同学进行汇报,与其他同学资源共享。归纳小结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聆听、理解。一名学生配合老师做实验,其余同学观察。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归纳小结能力 使学生对不同型号铅笔及其用途有进一步的认识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能力

(讨论)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那么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对比原子结构模型,归纳出差异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105第1、2段,了解有关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讲述)由于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叫无定形碳。(讲述)如何区别“碳”和“炭”(实验)演示[实验6-1](展示)防毒面具学生阅读教材。聆听、理解。聆听、理解。观察、记录现象。观察、记忆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讨论)组织讨论P105[讨论],并举例说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决定它具有“吸附性”,而这一性质又决定它可用来吸附色素。)通过比较、讨论小结出: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并通过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阅读)指导学生阅读P105~106,了解C60的知识。(设疑)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C60中60表示什么?(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将会不断被发现,如目前已发现了C50、C70、C80、C240、C520等,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聆听、记忆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 巩固旧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最终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第3篇: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根据《课标》要求,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1、碳的单质;2、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钻石、无轨电车等。本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碳等,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1

碳的单质主要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它们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初步让学生了解结构解决性质,性质解决用途,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一节课下来,我的引导、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互动、教学的各环节都比较顺利,突出重点,较好的突破了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其中做的较好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视频方式引入课题

本节课一开始先用一段优美的广告视频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明确教学目标

PPT呈现教学目标,并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3、利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开展教学

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并让小组汇报,教师最后点拨,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案例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案例

【目标剖析】

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知道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无定形碳实际上是由细小的石墨晶体组成的,了解木炭具有吸附性及原因。并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个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热爱实验、利用实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及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了解碳的单质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木炭的重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对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金刚石石墨c60教学反思

金刚石石墨c60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刚石石墨c60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刚石石墨c60教学反思1

教学心得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一个化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化学课中,如何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个课题时,我找来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新颖的科学呈现在学生眼

未完,继续阅读 >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