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救助小结

2023-01-10 20:40:4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市社会救助小结范文

市社会救助小结范文

市社会救助小结范文

市城乡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一年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民政部门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方针政策,不时建立完善我市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以强化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各项民生工程建设,促进我市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化、动态管理规范化、资金发放社会化、数据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实效,为保证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规范和保障水平

市市区和农垦管理区共保证城乡低保对象分别为26150户38064人和 7649户9015人。全年共筹集城乡低保资金分别为11705万元和1032万元(其中:省下拨乡村低保金10795万元,截止去年末。市、区财政配套910万元;省下拨农村低保金 962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7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分别为9079.86万元和 706.7万元。

根据省厅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规范和保障水平。积极与财政、统计等部门协调,经认真调查,科学测算,制定提标方案,并以政府文件下发了提标通知,使我市乡村低保标准由214元/月提高到260元/月,乡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有去年的170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1200元/年调整到1360元/年,年人均补助水平由760元提高到880元。同时,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特殊困难群众,建立了分类施保”制度,纳入重点保证,乡村重点保证水平由270元/月达到389元/月,农村重点保证水平为1300元/年。

二、规范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全面开展了以低保评议审批制度为重点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使低保工作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标。

(二)建立了城乡低保审批备案制度。制定并下发了市城乡低保审批备案制度》民发[2010]21号)明确了低保审批备案的原则、时间、内容、方法及备案制度监督检查重点、要求。通过建立备案制度。

(三)强化对低保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一是科学合理分配保证资金。确保城乡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加强了对资金使用和管理。依照“一个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低保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平安运行。

三是年初积极配合了国家审计署对我市城乡低保工作专项审计。

三、圆满完成了全省统一开展的城乡低保联检互查工作

依照省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城乡低保工作联检互查的通知》要求,四月七日—四月二十日。从各县(市)区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地区二区二县从城乡低保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和工作效果等3个方面30个小项,进行了全面检查。此次检查,认真听取各县、区汇报、检查文件资料、帐目、档案、记录、操作规程、信息系统等项工作的同时,深入到省厅随机抽取指定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对2296户乡村对象和134户农村低保对象进行逐户走访调查,入户率分别达到90%和89.9%圆满地完成联检工作任务。同时,精心准备,完成了白城检查组对我市城乡低保工作的检查迎检工作。

四、城乡低保对象清理核查工作效果显著

依照全省城乡低保对象清理

核查工作会议要求,低保对象清查是今年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市从6月开始至年底。以新的方法、新的流程对现有低保对象进行清查。此项清查,时间紧,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工作中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克服人员少、经费缺乏等困难,精心组织,加大排查工作力度,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组织培训,依照“两级管理,三级联审”工作模式,对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清查工作进行了认真宣传,目前,对低保对象登记工作已基本结束,工作进展较为顺利。通过清理核查,加大了低保动态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应保尽保,有进有出的动态长效运行机制。全市共取消城乡低保对象 6112户 7811人,新增城乡低保对象 2348户3306人。

五、研究出台实施方法。

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确定我市去年度市区及农垦管理区乡村低收入家庭收入规范的通知》确定去年我市市区乡村低收入家庭收入规范为500元/月,以市政府文件正式出台了市乡村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明确了认定的原则、范围、认定机关、家庭收入核定、认定顺序、监督管理、申请审批流程、信息对比机制建设等相关事项。同时。农垦管理区为360元/月。为我市乡村低收入家庭认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六、创新工作机制。

对经认定后,一是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面启动。各区均与各定点医院签订协议。规定符合住院救助和门诊大病救助的救助对象可直接到定点医院救助窗口料理手续。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治疗和救助,实行即时结算,极大的方便了困难群众治病,减轻了经济负担。

二是医疗救助规范大幅提高。今年。相继对我市城乡医疗救助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发了关于调整我市城乡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通知》提高了救助规范和救助比例。使住院救助年封顶线由原3000元提高到10000元。门诊一般慢性病救助(原日常救助)救助规范、临时救助救助规范、二次救助规范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达到省厅确定的规范。

救助力度不时加大。通过完善我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救助范围、规范、方式、顺序,实现了与乡村居民医疗安全、新型农村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有效地缓解了使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去年,省财政下拨 1249万元,三是医疗救助管理规范。地方用于医疗救助乡镇事业费10.3万元,直接救助21333人次,资助乡村低保对象参保 9959 人,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合11374 人。

七、存在困难和问题

家庭收入隐形化仍然是低保家庭收入界定的最大难题;二是从事低保等社会救助人员编制缺乏,一是家庭收入核查困难较大。工作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低保工作的质量和工作的开展。三是困难群众就业难,脱贫难现象普遍。

第2篇: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2007-12-07 09:41:4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2)*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3)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一、救灾救济工作

2004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6705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8,绝收面积102885公顷,占受灾面积的;受灾人口371922人,占农村人口的52,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98人;倒塌和损坏民房1357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05万元。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近半年时间的延伸审计和监督检查。针对基层救灾物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市局8月份制定出台了《社会捐助款物和救灾物资管理规定》,提高了全市救灾管理工作水平。年初,通过2次调查,制定了全市2004年春夏荒灾民救助方案,采取灾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帮扶、互助互济等形式,有效开展灾民救济工作。全

市发放灾民救助卡万个,实施政府救助万人次,安排救灾款591万元,确保了需救济灾民每人每月30斤口粮。

(三)积极构建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我市切实加强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在4月份启动了灾情会商制度,并建立了灾情会商的联络体系和会商工作人员库。按照《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内容,重新修订了《市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完成《市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敬老院火灾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按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积极引导灾民生产自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向灾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树立抗灾救灾意识,自救自立,充分发挥救灾主体作用。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协调,统一组织向修路、采矿、运输、建筑、林业生产等周边市场和外地转移劳动力10万余人;并号召灾民进山采集山产品,从事工商副业,发展庭院养殖和畜牧等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推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积极推进社会捐助工作。在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下,由市区民政部门建立了1处示范性“慈善爱心超市”,对市区特困优抚对象和城市低保人员进行救助。目前,也已经建立慈善超市,其他县的此项工作正在积极运作,可望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处或多处慈善超市。为配合慈善超市的启动,全市认真开展捐助月活动,共接收捐款万元,物资4万件。此外,由于积极争取,得到省厅3个项目22万元的老区改造资金支持。

二、城市低保工作 截止12月末,全市保障人员78743人,月发放保障金万元,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63元,超过省里要求的人均补助60元的目标。

(一)强化和规范动态管理。继续推进“城市低保规范服务年”活动。今年2月

份修订出台《市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于4月1日正式实施。各地将保障人员分类动态管理和核查,及时办理增发、减发、停发保障金手续,确保保障人员有进有出,保障金有升有降。截止年末全市比上年新增保障人员6582人,停发5685人。全市各地实行了微机备案和“一户一档”管理,在媒体上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处理举报信访,没有因工作失误越级上访问题。

(二)严格资金管理。年初,全市落实地方财政低保资金预算540万元。省拨我市422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在国家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的情况下,全市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由地方自筹资金按月垫付发放保障金,做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6个县(市)区通过银行、邮政部门全部实现了保障金社会化发放。

(三)切实提高低保水平。按省的有关要求,将提高低保水平工作列入市委“6

项利民行动、办好26件实事”实施方案。经过大量的调查测算、汇报争取工作,6个县(市)区均提高了保障标准(目前为市区150元、县127元、其他县市120元),平均上调了17%。同时还实行了分类施保,各地对重残、重病、鳏寡孤独、学生和70岁以上老人给予加发10%-20%低保金的照顾。

(四)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按省统一部署,于5月中旬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据调查,全市低保人员中患大病和常见病人数分别为4203人和15300人,占低保总人数的和20,因病致贫人数为3518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第3篇: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一、救灾救济工作

XX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6705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8%,绝收面积102885公顷,占受灾面积的39%;受灾人口371922人,占农村人口的52%,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98人;倒塌和损坏民房1357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05万元。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一、救灾救济工作

2004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67058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8,绝收面积102885公顷,占受灾面积的39;受灾人口371922人,占农村人口的52,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98人

;倒塌和损坏民房1357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05万元。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

未完,继续阅读 >

《市社会救助小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市社会救助小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