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有代表性。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开凿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两段课文最难,并不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他们自己能够利用文字画出示意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留下印象。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被誉为我国的“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为中国近代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件出示)
2、师: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有关詹天佑的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生交流。
3、师:詹天佑,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铁路建设抒写辉煌的一页,更为中华民族在备受屈辱的日子里,赢得世界的尊重。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这个名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詹天佑,一起感受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3小节: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4——6小节:具体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接受使命后,詹天佑带领施工人员做了哪几件事?结合文中语言概括。(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接受任务,感受爱国
1、你可知道,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使命,修筑京张铁路的吗?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认识。(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他们为什么阻挠?(争夺修筑权,控制我国北部,达到侵略的目的)不把中国发在眼中,就这样让他们阻挠成功吗?
(2)“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他们就不在过问。”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可笑、无聊的条件啊,我国修筑铁路还要你们过问。帝国主义国家是在用条件来要挟我们。什么是要挟?抓住中国的什么弱点啊?
(3)“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还没有出世呢。”
这是在嘲笑我国的工程师,嘲笑詹天佑,更是在嘲笑中国人。
3、辨析词语,造句。出示句子: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争夺”、“争持”各是什么意思?任选一个词造句。
师:就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的任务,肩负起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四、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边读边思:从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2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柳河县
长青小学
马欢
一、看图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板题,提醒学生注意“詹”字的书写,齐读课题)2.交流资料: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詹天佑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相机出示詹天佑资料及图片)3.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出示词)
2.看来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不错,那你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吗?
3.(指名读文)其他想主要内容?
4.通过刚才朗读,你认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生谈理解)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詹天佑的?(板书:杰出爱国)理解“杰出”
5.课文通过写一件什么事来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事)6.介绍京张铁路
三、精读课文,理解句子
过渡:同学们,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
(一)、出示句子: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⑴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⑵“第一条”说明了什么?(说明在此之前的铁路都是由外国人修建的)
⑶“完全”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从设计到施工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过渡:是啊,第一条对中国铁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应该被我们载入史册。然而,就在詹天佑接受修筑任务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那么,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任务的呢?
(出示指南:个人学习: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你有什么感受?画出相关句子,认真体会。小组学习: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二)再读课文 1.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板书:困难)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上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1)、齐读,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那环境怎么样? 过渡:京张铁路沿线的环境复杂,工程技术含量非常之高,所以帝国主义认为„„(引导读书: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环境因素带来的困难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而更糟糕的是,在接受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詹天佑受到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现在请同学默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接受这个任务的?
1、默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在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①齐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完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 生谈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段。②理解“阻挠”“要挟”
③阻挠的近义词是什么?谁能用要挟来造个句子。④帝国主义阻挠和要挟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生谈自己的理解。
(1)
补充史料,加深理解。
师口述史料: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即将土崩瓦解。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将中国当成了一块谁都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条约,谁拥有了铁路修筑权,谁就拥有了一系列的权利,他们可以在沿线推销他们的过剩的商品,可以沿途架设电线,开办邮局,驻扎军队,逐步由经济上的控制过渡为军事上的控制,使那里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天下。帝国主义列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过渡:当清政府宣布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的消息传出后,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2)
出示句子:
外国记者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①
面对外国记者的轻视,詹天佑会怎么想?怎们做? ②
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
过渡:詹天佑面对嘲笑和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他完成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大家齐读第7自然段。①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七自然段。
那些帝国主义者不是嘲笑我们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吗?现在,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比他们想像的要快得多、好得多!粉碎了帝国主义者不可告人的阴谋,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回击。据历史资料记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花费的资金比原计划节约28万两白银,全部费用只是外国专家所预算的五分之一。詹天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他们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也能做到!
过渡:此时此刻,当我们面对詹天佑的塑像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詹天佑说?
一、总结
詹天佑不愧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们已经对詹天佑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看詹天佑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任务的。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
爱国
面对困难、嘲笑
临危受命
有力回击
第3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
学习内容:20、詹天佑(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佑、蔑、嘲等9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读会“联结”、“阻挠”、“修筑”、“控制”等词语,理解它们的含义。
2、通过朗读、默读、浏览等读书方式,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詹天佑在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帝国主义者掠夺、控制中国野心的基础上体会出他强烈的爱国之心。
3、学习围绕“中心句”、“衬托”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詹天佑的爱国
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衬托”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建构阅读话题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詹天佑》。(板书:詹天佑,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以什么为题目?(人名)写人离不开事,这篇课文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2、提问课下布置的作业:
提问:咱们先来认识詹天佑,谁来说说自己搜集的资料?
学生回答。(教师可适时问道从哪得来的?)
3、出示第一张课件。(介绍詹天佑)
二、学习生字词
1、谈话: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们有必要学会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出
第4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脉络,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教学重点:理清脉络,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詹天佑的爱国事迹。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詹天佑
一、导入课文1、12月1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在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西部省区将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新纪录,演绎“高铁奇迹”。咱们中国的铁路技术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是在100多年前,中国的铁路建设还是一片空白。你知道是谁改写了中国铁路的历史吗?对,是詹天佑!
2、【屏幕出示:詹天佑画像,旁边文字介绍他的相关资料】
詹天佑(1861--1919),江苏婺[wù]源人,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并
第5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学习如何收集材料 ,帮助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具准备
资源库中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詹天佑的'图像,请同学用文 中的一名.句话说说这是谁?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换个说法说说这句话。
这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二、自读“预习”,自述背景
1、读“预习”,画出介绍詹天佑及其时代背景的句子。
思考:
⑴ 詹天佑处在什么时代?
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在当时有什么政治意义。
⑶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詹天佑的知识。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结合资料作相应的补充。并对詹天佑的生平作一介绍。
三、自学生字,理
第6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主权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任务,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在青龙桥附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最后使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文章线索清楚,围绕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表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读会写“施工、毅然、居庸关、恶劣、惹人讥笑、岔道”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喜欢的句段。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他的爱国情怀。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重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困难以及是怎样克服的。
难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
第7篇:詹天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学会应用。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作者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安排材料的方法,进行说一段话及写一篇小作文的练习。
4.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当讲读到詹天佑根据山势不同,分别采取了的两种开凿方法时,让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并进行讲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困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059
初读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学会应用。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作者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安排材料的方法,进行说一段话及写一篇小作文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自学情况。
(2)交流预习情况。
先默读课文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然后同位交流,最后指名读出所画受感动的地方。
(3)质疑问难。
二、揭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