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学设计

2023-02-14 08:02:5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时 分 秒》教学设计

时 分 秒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素材准备 有秒针的时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一定见过新年联欢晚会里的新年倒计时情境,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眨一下眼睛也是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补充: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第2篇:时、分、秒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分、秒,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关系。

2、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分、秒,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关系。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几时和几时半

出示钟面:7时

5时半 3时

9时半 师: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生2: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和几之间,就是几时半。师:今天这节课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一、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1、师: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填一填

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师: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时针从12到1是1小时,从1到2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了一大格是多少时间?(板书: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

练习:时针走了2大格是多少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 演示:分针走1小格是1分。

练习: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是几分?

3、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感知1时=60分

4、学生动手拨一拨,看分针走多少小格时针正好走1大格? 小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这时时针走了一大格。

1小时=60分钟

探究二:感悟一分钟有多长

师:那么你们认为一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试一试吧。

以小组为单位,闭上眼睛开始计时,在你认为满1分钟时,请举手。师:你是怎么感觉1分钟的呢? 生:我是通过数数的 师:1分钟大约数到几? 小结:1分钟=60秒

小结:静静等一分钟的时间感觉很慢,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讨论

探究三:感悟1秒

1、师:那么1秒大概有多长呢?你数到了几? 生:大约数到2 小结:1秒时间很快,“滴答”就是1秒

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2、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几小格? 学生讨论交流小结: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

1分钟=60秒 探究四:认识几时几分

1、师:你会看时间吗?钟面上表示时间是几点呢?

生:10时

师: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师:现在是几点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两个方法表示这个时间。几时几分或是电子表的形式

3、师:现在是几点?怎么看呢?

生1:我先看时针在8和9的中间,就是8时几,再看分针指着11,每格表示5,走到11就是55分,所以现在是8时55分

生2:我是先看分针离12很近,只相差5,也就是9时少了5分钟,所以就是8时55分了。

小结: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看,最后都是8时55分。4.小组讨论: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什么针?怎样看?再看什么针? 小结: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几,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练习四:(备用)

你会把这些时间进行换算吗?

1时30分=()分

120分=()时 40分+20分=()时

2时—1时30分=()分 2分=()秒

180秒=()分 师小结换算的基本方法。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小脑筋,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请同学们回去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张作息时间表,人人都做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课后习题

一、课后作业 书22、23页

第3篇:《时、分、秒——我们赢了》 教学设计

《时、分、秒——我们赢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赢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知道1时=60 分,并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和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进一步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会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已积累了一些认钟表的感性经验,这些都为学生学习钟面上的时、分,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其次二年级的学生还正处于通过观察、感知、形成并逐步发展初步空间观念的时期,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而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学设计

班级:14小教数学学号:1443302000062姓名:何元爱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经历秒,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等活动,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钟的时间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时间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的观念。

二、教学诊断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秒》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时、分、秒》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P59——61

三、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

六、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未完,继续阅读 >

《《时、分、秒》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时、分、秒》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