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第1篇:#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为了给车间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营造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员工素养、公司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全体员工。
一、整理
车间整理:
1.车间5S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是负责5S的组织落实和开展工作。应按照5S整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对物品进行定置,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于坚决执行。日后如需变动,应经车间领导小组批准,同时要及时更改定置标识。
2.上班前车间员工应及时清理本岗责任区通道(有用的物品不能长时间堆放,垃圾要及时清理),摆放的物品不能超出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整洁。
3.设备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4.近日用的物品摆放料架,经常不用的物品存仓库。
5.工作台面物品摆放整齐,便于取用。各工序都要按照定置标示,整齐地摆放物件,包括工具、半成品、原材物料和报表等,不能随意摆放。
二、整顿
车间整顿:
1.设备、机器、仪器有保养,摆放整齐、干净、最佳状态。
2.工具有保养,有定位放置,采用目视管理。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对工具进行定置,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于坚决执行。日后如需变动,应经车间领导小组批准,同时要及时更改定置标识。
3.产品:良品与不良品不能杂放在一起,保管有定位,任何人均很清楚。
4.所有公共通道、走廊、楼梯应保持地面整洁,墙壁、天花板、窗户、照明灯、门、窗户无蜘蛛网、无积尘。
5.管理看板应保持整洁。
6.车间垃圾、废品清理。(各部门按划分规定处理)
三、清扫
车间清扫:
1.公共通道要保持地面干净、光亮。
2.作业场所物品放置归位,整齐有序。
3.窗、墙、地板保持干净亮丽;垃圾或废旧设备应及时处理,不得随处堆放。
4.设备、工具、仪器使用中有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5.车间员工要及时清扫划分区域卫生,确保干净、整洁。
四、清洁
彻底落实前面的整理、整顿、清扫工作,通过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以及利用文化宣传活动,保持公司整体5S意识。
五、素养
公司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员工手册》和《车间5S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1.5S活动每日坚持且效果明显。
2.遵守公司管理规定,发扬主动精神和团队精神。
3.时间观念强,下达的任务能够在约定时间前做好。
第2篇: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整理(1S):将车间现场内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管理需要的东西。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塑造宽敞的工作场所。内容:
1:将所有切好的面料及时送到加工区域,切割余料不管可不可再利用,一律要放置到规定区域。
2:班组中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的质检,检出的不合格产品及时退回上道工序处理,不可处理的放置到切割余料区。
3:工作过程或生产结束时,已加工和待加工都需摆放整齐,放到相应的位置。4:工作结束后必须整理工作区。
5:各班组从工具负责人处外借工具必须填写工具外借登记表并经过工具负责人的检查和确认,用完要及时退返给工具负责人,若损坏或丢失工具,会要求外借人进行估价赔偿。
6:各种生产物资依照当天生产情况进行领用,不可在车间现场存放超过2天用量的材料,部件。
7:各班组当天产生的生产,生产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出车间现场。
整顿(2S):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量,有效标识,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内容:
1:车间细分和设立生产用品放置区,生活用品放置柜,清洁用品堆放区,成品半成品等分类明细区域。
2:对各种设备,工装,器具进行分类编号,划分责任人。3:不合格品、返修品要与合格品区分开,要有清晰明显标识。4:个人用品(水杯等),维修工具等不得随意摆放、乱丢,除了注意看管自己的工具外不要随便拿工具。
5:叉车,液压车使用完后需按指定位置停放,不得占用生产通道。
清扫(3S):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目的:清楚脏污,保持生产现场干净,整洁。内容:
1:车间划分各班组卫生区域,落实到班组内具体责任人,或采用轮换制。2:地面,设备,生活用品柜和工作台,各区域窗台上保持无灰尘,无油污,无垃圾。
3:生产产生的余料随时清理,其他等废物在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扫。4:生产人员在结束生产后,及时清理现场,并收好自已的工具。5:切割余料放置,成品发货等如有需要,尽可能垫好防护胶垫。6:每天下班后垃圾桶的垃圾,需全部清理干净。
清洁(4S):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检查进行考核。
目的:整理、整顿、清扫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内容和实施细则:
1:各班组每天下班前10分钟进行简单的日常整理,清扫工作。
2:各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周整顿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月整顿工作,重点在日常行为。
3:车间每天依据《5S管理制度》对各班组责任区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作为考核各班组业绩的依据之一。
4:车间每月1号对上月各班组5S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公布各班组本月5S考核结果。
素养(5S):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
目的:养成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内容:
1:每日坚持5S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2:对各班组进行公司和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3: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4 :遵守车间内部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工艺流程、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工资管理等。
5:工作时间穿着工作服,注意自身的形象。
6:现场严禁随地吐痰,抽烟,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7: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损坏公物。
8:每个季度对车间班组人员进行一次评选,并将员工的评选结果上报到公司作为保底工资调整的依据。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德(敬业精神、责任感及道德行为规范)、勤(工作态度)、能(技术能力,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出差错率的高低)、绩(工作成果)四个方面。
xxxxxxxxxxxxxxxxxx公司生产部
第3篇: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_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为了给车间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营造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达到提高员工素养、公司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全体员工。
一、整理
车间整理:
1.车间5S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是负责5S的组织落实和开展工作。应按照5S整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对物品进行定置,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于坚决执行。日后如需变动,应经车间领导小组批准,同时要及时更改定置标识。
2.上班前车间员工应及时清理本岗责任区通道(有用的物品不能长时间堆放,垃圾要及时清理),摆放的物品不能超出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整洁。
3.设备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4.近日用的物品摆放料架,经常不用的物品存仓库。
5.工作台面物品摆放整齐,便于取用。各工序都要按照定置标示,整齐地摆放物件,包括工具、半成品、原材物料和报表等,不能随意摆放。
二、整顿
车间整顿:
1.设备、机器、仪器有保养,摆放整齐、干净、最佳状态
第4篇:生产整机车间“5S”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任务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公司发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运用公司组装、装配车间全体员工。
第二章:员工管理
第三条:工作时间内部所有员工不准玩手机、聊天、串岗
第四条: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带厂牌,穿厂服,不得穿拖鞋、高跟鞋进入车间上班作业
第五条: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10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到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临时安排执行),有事请假(请假流程按员工手册执行),严禁代打卡。(包括:车间班长以上管理人员)。
第六条:上班20分后任何人不得因私事而提出离岗,如有私事要求离岗,须事先向车间主任申请,经批准方可离岗。
第七条: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公司客人和公司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必要时陪同下,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在遇到客人,不能争道抢行。
第八条:禁止在车间内吃饭,吸烟(包括车间主任办公室),聊天、嬉戏
第5篇:车间5S管理制度
文洪机械
车间5S管理制度
一、整理
彻底将用与不用的东西(备件和工具)区分清楚,并将不用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作业现场环境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作业现场无杂物,通行道路畅通无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工具和备件等混放不安全因素。
例如:机加车间待加工零件与已加工零件明确出分。
装配车间作业场所无杂物。
二、整顿
将经过整理出来的物品加以定量、定位。整顿就是物品的放置方法的标准化管理,其关键在于做到定位、定品、定量,从而研究出正确的物品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法标准化。
三、清扫
就是作业人员彻底将工作环境四周清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使其恢复正常,清扫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各工位要自己清扫而不依赖别人。
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结合起来,清扫过程中如发现有油少、漏油等异常现象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
四、清洁
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加以维护使现场保持完善最佳状态。
实施清洁作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