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

2023-03-11 07:04:4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

似乎是不经意间,我与波走到了一起。那时是初三。我们带着青涩的懵懂与对爱情的可怜认识,演绎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浪漫。

冬季的夜。操场上积着厚厚的雪,在皎洁的月光下,散着晕人的光。同学们都回了寝室,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靠窗坐着。“以后,每年冬天都抽出一晚陪我看雪,好么?”我淡淡的说,不知为什么,在一起却有种离别的味道。也许我们都知道,初中的恋爱只是一种陪伴的温暖与快乐吧!他什么也没说,起身出了去,一会儿,一个黑影出现在洁白的雪地上,飞快地移动着,像鼠标一样写出“冬明”,那脚步就像踩在我心上,暖泪滑下我冰冷的脸。我匆忙跑下去,沿着笔画跑到他面前,没有拥抱,没有言语,只相视一笑,却似乎约定了终生。“相信我,看见雪就会想到你,永远都会!”他似乎在等我说什么,可我什么也没说。我一向这样的,不善也不懂表达。他拉着我的手在雪地里跑了好久好久,心底绽放了幸福的花。却不知一晃,跑过了美丽的初中时光。

中考后,我上了重点高中,而他上了职专,这是从朋友那儿得知的。然而,我似乎没有一点心痛,似乎预感到他总会回到我身边的,就像每次吵架他都会原谅我的倔强与蛮横,主动来用最温暖的话融化我冰冷的心。果真,开学一个月后,我看见了他,他说舍不得让我一个人看雪。于是,我们又开始了在一起的欢乐日子,他会陪我在最冷的冬天去打乒乓球,陪我在雪夜吃冰淇淋,找遍家乡的每个音像店买我喜欢的歌手的最新专辑,还会在我生病期间课上作两份笔记,课下来监督我吃药。

转眼到了高三,我一直无所谓的态度使面临高考的他多少有些焦虑。他的眼光中有了些陌生的成分。冬季如约而至,雪却迟迟未来,直到我生日那天,也是寒假的前一天,我们一起走在甬道上,小雪在华灯下闪闪烁烁,落在地上,不见了,落在手上,竟没一点感觉,只一滴若有若无的小水滴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冬明”他叫住我,像变魔术一样从身后变出一串荔枝和两听啤酒。他永远这么明白我的心意,知道我什么时候想要什么。“祝你生日快乐!”说完他把东西递给我,留下一听酒“啪”的打开,仰起头一口气灌了下去。“哐当当……”易拉罐在空旷的操场上翻滚。我觉得他的心里好像充满了委屈与疼痛的伤口。他没看见我流了泪,我也没看见他流了泪,直到我吃到那颗里面有纸团的荔枝。“冬明,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你不要哭,我不能再说‘我爱你’了,你不知道,我太累了,自我们相识以来,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呵护着这份若有若无的感情,从没见过你感动,更没听过你说爱。本打算下雪的时候,就直面问你爱还是不爱。哪怕那是你只是依旧的沉默,我只当你在专心看雪景。至少那样我还有一点儿勇气一直呵护你疼你爱你。可是,雪至今未到,是天意吧。算了,冬明,无论你一直以来是怎样的态度,请不要哭。毕竟,自是至今,我是爱你的。而且,爱的执著,爱得忘了自己,爱得太傻了。”我做不到,还是哭了,荔枝的味道抹了一脸,眼睛酸涩了。我在泪水中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眼睛肿起了好高。竟想你心疼的样子,转向昨夜的那封信,心像被掏空了一般。

当我明白有些东西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呵护时,他却已悄悄地抽身离开了。

寒假的雪好多好美,寒假的夜好静好凉。一阵电话铃打破了寂静,是他么?他后悔了么?他想起要陪我看雪了么?“喂,我是之昊。”之后的几天,雪一直或大或小缠绵的下着,每晚之昊都会来电话,说他家那儿的雪什么什么样。再之后,他来这边找我了,我们一起去逛街,去找我的朋友、他的朋友,疯了一样耍掉了整个寒假。很自然的,开学以后,我和他也总在一起。然而,让我疯狂生活有些隐痛的是我发现波的身边多了一个娇滴滴的女孩李子。与我的冷漠相比,她的笑容也许更容易占据他的心。我承认自己的虚伪与自私,我喜欢听朋友说李子的坏话,尽管我知道她是个近乎完美的可爱家伙。我更喜欢每天与之昊并肩走过波所在班的窗口,装着开心的笑,放肆的说话。我能看见他的心痛与无助,可我无法对他表示同情,不甘守住自己的残忍,害怕他看见我的痛。

就这样假装兴奋得度过了高中的最后半年,高考结束了。等成绩的同时,我似乎也在等待着另一个东西。知道我接到朋友的'电话“波走了,提前批,西安,空军学校。”泪竟流了一脸。之后的时间我烧毁了一切书信、日记,想让自己做个没有过去的人。却不知有些东西存在过,就必定会永远存在着。

阴差阳错的,我被一所南方的大学录取了,南方的天气潮湿闷热,不适应的症状全出现了,我大病了一场,没有把宿舍电话和手机号码告诉任何北方的老朋友们。于是,我足足躺了一星期,想了一星期,也痛了一星期。之后,我一下子长大了一般开始了最痛心的后悔,后悔封锁了过去,后悔烧掉了过去的“足迹”.于是,我给每一个朋友拨电话。于是,我开始写下一些纪念的文字,却怎么写也写不全,怎么写也写不出当时的感受。时间太残忍,就算我这样一刻不停的想,回忆还是不可遏制的慢慢褪色,我再也想不起他家的电话号码,再也想不起他着急时的表情和他眼神深处的关怀了。

是的,我没能像以往那样等到他,也相信他不可能再来。

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吧。因为我还不敢肯定,如果现在他打来电话,我会不会告诉他:我在等你呢!

我本在等他,也许,他也等过我吧。然而,我们都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真实。无论怎样,这场爱恋注定让两个人受伤,痛却不能喊痛!

南方的冬季没有雪,这座城市的天空没有月。人们都操着我听不懂的方言,陌生的街道纵伸向远处。在城市的广场中央,我像个没有回忆的人,望着街道的远处,总觉得像是在等待什么。

我知道,至少不是他。

第2篇:为了忘却的纪念经典散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经典散文

天苍苍,野茫茫,黄泉路上哭断肠。

窗外,朦胧细雨覆盖着昔日强烈的阳光,屏幕一片漆黑,定神的双眸浸着热泪,伸手触摸熟悉的健盘,凸凹处藏有泪印,5.12汶川大地震,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堪回首,断壁残墙,沉重地阐述震灾的悲怆历程。事隔两年,记忆中的创伤,又洒在玉树的大街小巷。4.14地震,这个沾满鲜血的字眼,撩人心惊,逐渐湮没在废墟中,断断续续传出坍塌声,哀嚎声,呼救声……另人痛彻心扉,惊心动魄。如今,又剌心而清晰地徘徊在双眸。

四月的风,携带满腹的痛楚穿梭于绵绵细雨,一点一点,如洒落在心头上的伤悲,碰撞着视野,敲击着每一根神经。被狠狠地刺痛的心,就连肺部也揪得紧紧的,无法呼吸。

四月的花,没有和煦阳光的照耀,已逝去了原有的绚灿,空气变得无比浑浊,土囊已失去了水份,瞬间,干枯的叶子开始飘落,花瓣已片片调零……悲伤的人们,仰望茫茫的苍天,托起一颗慈怀善心,祈求让那仅遗留在内心的余力,抚摸着温暖,驱逐季节的清冷,不再让那花季,冰凉、调零。

四月的诗,词意凄惨,已失去了原本的色泽,黑墨的愁绪总是在凄凉中落幕。有些人,已逝世,魂还在。有些事,无论世界怎变迁,依然铭记心中。有些伤,不是执笔拔墨,把白色的冥纸,渲染悲痛情绪,就能忘却,有些痛,不是艳阳重现,那刺眼的光芒,就尽可把心中隐隐作痛击碎。只能让文字轻抚心底最深处,累累的伤痕,默然封锁。不再在漆黑的夜色中蔓延、堆积,袅袅升成团团的迷雾,铸就心底最深刻的疼痛。

四月的生命,脆弱如瓷,一碰即碎,楼房还在颤抖,骤然崩裂,大地还在痉挛,纤柔的小手还废墟中挣扎着,期待的目光带着渴求而希望,一直紧盯着前方,多少具僵硬的尸体遗留在冰冻的世界中沉睡,已不再知晓,在没有阳光中的恐惧……多少的余情未了,多少未尽的欢颜,多少未尽的盼望,多少个未尽的诺言,多少个不眠之夜,如挥之不去的噩梦般,惊醒在那一瞬间的残忍?

国旗徐徐地半落,凭住了昨日的雄风与敬仰,为地震罹难的同胞举国哀痛,无数的人们,缓缓地低头,默默地为不幸的逝者哀悼,承受遗留的痛苦。点然一根根腊烛,围围绕绕成心型,那微光随风,摇摇晃晃,仿佛在拆说哀情,与烛光触目那刻,心中生寒,满眼惆怅,落魂。双手无力地翻越着沉重的日历,4.14忌日,这一天,铭记灾难面前的中国人的坚强,勇气和爱。突如其来的.地震给予生者留下了悲痛欲哭无泪的疼痛,忍着被痛苦煎熬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瑟缩在回忆的深眸中。

春天未远,夏季已近。黎明终于来临了,失色的天空已渐渐明媚了起来,黄土高原下已修复昨日的平静。真心祈祷,曾哭泣的灵魂,在那桃花盛开地地方,再续尘缘。满脸雅气的孩子,在天堂上,像一颗玉树,向着阳光,粗壮成长……

是无疆的大爱,使圣洁的灵魂,生命不息,文字无泪!

手心的温暖,写不尽四月的殇,艰难地敲下这些断章,不是哀我薄凉的诗意,而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第3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喧闹的午后,嘈杂的人群。独自怅坐一隅,品味着孤独。此时的心情与这样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却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

岁月轮回,如花的青春也会飘然而逝。想留住一些什么,终也是徒劳。从此不再孤芳自赏,不再满怀愁绪。阴

霾的天气,适合把梦搁浅。:)

明天,情人节。这似乎与我无关。可还是想记录一些什么,算是一种反思。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独身的苍白。为了那份逝去的久远——

网络和现实,是两条平行线。如果不是刻意去改变其中之一的轨道,它们可能永远不会相交。就算有交集,也是一瞬。于是,便有了网络情缘一说。匆匆或别离,都是前生的定数。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和观念,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和心态。

有人说,网络是虚幻的,没有真情。我并不认可,等同于现实,只是隔着这网。

立春之后,气温未见回升。风,依旧刺骨的凉。突然,很想一个人。欢笑时,一起引吭高歌。悲伤时,一同把话浇愁。朋友,谢谢有你相伴的日子。

坐在电脑前,想着事情。整颗心似乎都冻结了。过往的一切,浮现于心头,隐隐约约中,似乎听到心在哭泣。要坚强,要快乐。另一种声音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234里的众奇葩们

234 ——我大学里的第一个家。

二三四,多么诡异的寝室编号,唯独少了一。姐妹们一条心,不就可以弥补缺憾了吗?

无畏则无惧,无惧则无邪,无邪乃至诚也。我感激涕零的知晓,便想用文字单薄的记下。

从阳大毕业到现在已有半个月了,忘却的旧主快要降临了吧。与整日浑浑噩噩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状态相比,这一年的人好像更令人感动吧——不知天高地厚。

彼其于世,遇到的人不多,熟稔的就更加寥若星辰。独独偏爱寝室里的诸位仁兄,内部矛盾总是有的,好在总能一致对外,比某些朝代的君王要高明很多吧。白天,咱们各自为营,或学习,或遐思,或守候各自的手机和电脑。晚上熄灯后,激扬文字,或愤激,或八卦,或唇枪舌箭相互攻击云云。热闹总是我们的,外人什么也没有。因为不拘小节,所以寝室状况经常令人发指。因为亲密无间,总是一起上课一起吃饭。高兴时,喝过酒,有的生平第一次醉得昏天黑地。伤心时,流过泪,有的生来没心没肺却还要去安慰人……

那样的旧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我何其所幸,能沐浴焦兄的唠叨。焦兄,白羊座,强迫症,学霸。和其他的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杨坤坤

鲁迅,这一个名字已淡淡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鲁迅,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有人曾言:“鲁迅以革命自负,而竟仇视革命作家,纯用冷讥热嘲的口语来逞着豪兴,没有理论的根据。”

还有人说:“鲁迅本是个虚无主义者,他的左倾,并非出于诚意,无非借此沽名钓誉罢了。”

如同雷锋一般,有人信,也就有人不信,但我认为周树人先生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与呐喊,对敌人的横眉与冷对是无法抹杀掉的。

当年二十多岁的他留学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他经常受到一些日本人的蔑视与嘲讽,然而他更加悲哀的是麻木的中国留学生对祖国的不闻不问,无情冰冷。

弃笔从文!他做出这个改变他一生的重要决定,或许对人民,甚至对国家这都不失为一个重要决定。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借此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并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他对青年的冀望之心昭然跃纸。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把目光集中到社会底层,他曾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