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架》的教学设计

2023-04-04 07:13:5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书架教学设计

小书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书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小书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复习学过的六个单韵母。

2、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画认识上、中、下的位置。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课部分

结合第四单元金钥匙的教学内容,以小伙伴丁丁导入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回顾丁丁家爱读书的好习惯,将前后教学内容融汇贯通,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指导课题中“书”字的发音,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能帮助我们说好普通话,发挥拼音帮助正音的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读识字

听读识字是适合新教材特点的一种识字方法,是由长期从事小学教学与研究的天津教育研究院谷锦屏老师首创,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研究。它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儿童自然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由文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通过自己试着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能正确朗读课文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易读易背,学生往往在熟知课文内容后,不愿意看书。为了把听读识字落到实处,使学生切实在读中认识生字的读音,我在听录音读、跟录音读两个环节中都设计了用手指读,旨在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每一个字上,从而达到听、读、认的.和谐统一。

熟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动学生自己找,再读一读、认一认。并在复习熟字的同时,巩固六个单韵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充分运用学具,通过同位互相认读生字卡片,将本课十个生字从词语中单独提出来,再通过对口令、摘葡萄游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生字读音。

识字过程穿插了比较“用”和“月”的异同以及“在”的说话训练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听读识字的基础上,联系比较形近字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及想象力。

3、最后,结合丁丁及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

本课教学我注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同位读、听口令游戏、摘葡萄游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生字掌握得较为扎实。听读识字注重实效,并运用指读将每个生字的识记落到实处。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小书架教学设计

小书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小书架》,继续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通过复习单韵母明确学习拼音对识字的意义。利用认识的字复习学过的韵母,并练习给汉字标声调。

3.渗透性识字10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5个,学写笔画“、”。

5.教学难点分析

综合运用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加强自学。讨论“书”笔画、笔顺。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小书架

二、听儿歌、读儿歌、背儿歌

1.听儿歌:现在就请你们参观丁丁家的小书架吧? 出示小书架的图片与课文。听读《小书架》课文。

2.读儿歌

(1)丁丁的习惯真好,每天放学都看它。你呢?是否也有这样的好习惯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指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板书学生标出最多的字,提示学生。如:架、摆、层、间

(2)哪个小朋友会读,站起来当“小老师”来教我们好吗?学生带读,注意词连读两遍或三遍。

(3)老师带读了几遍不认识的字是否少了呢?现在我想请小组内会读的同学来教不会的同学,希望你们能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看读。

(4)通过合作学习你不认识的字是不是更少了呢?请同桌帮你检查一下,读得好就给自己画一朵小彩花。互相朗读

(5)可以让老师看看你的小彩花吗?请你们起立,让大家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起立齐声朗读。

3.背儿歌:试着背出来好吗?看课件背诵:小书架图片,并随鼠标移动认识“上中下”的位置。

三、学习生词,巩固单韵母

1.刚才小朋友们听得认真,读得仔细,背得很棒。如果老师把课文中的词单拿出来,你还认识吗?出示生词卡读两遍。

2.游戏:悄悄话 悄悄告诉同桌,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3.复习单韵母

(1)还记得本课书学了什么单韵母吗?练练它们的四声吧。

(2)出示生词卡:读四声,确定声调。说明没有声调的读轻声。

四、学习生字,加强自学

1.词读得好,韵母认得准,声调找得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但如果老师让生字离开生词,你们还能认得准吗?抢读生字卡。

2.增加难度有信心吗?“说字摆卡”不会可以问问小老师,看看会的同学。(加粗字为出示字卡的内容)

上层的上

中间

在下面:用手势表示——上中下。(检查理解情况)在、我、用、给、每、放:练习组词。要:多音字,一讲而过。3.边收卡边读卡——放好。

五、学写字,学笔画

1.看桌上还有什么卡,念出来。(书)2.学写:“、”书字里有一个新笔画相信你们早认识了?(1)观察书写,念出来。(2)端正书写姿势,写“、”的字头。3.学习“书”

(1)出示“书”的字卡,讨论笔顺。

(2)学生说,教师板书,学生观察书写。(3)书空笔顺

(4)端正书写姿势,写“书”的字头。4.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上、中、下、用”。

六、检查学习情况 1.捡贝壳

(1)书是知识的海洋,哪个小朋友愿意到这里捡贝壳?(贝壳后面有生字)(2)带读。如:上——上层的上。

2.齐读课文:让我们在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喜欢小书架吗?为什么?(提高学生与书交朋友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每日看书的好习惯。)

七、布置作业

1.读或背课文给家长听。2.“、”和5个生字各写一行。

附:板书设计 小书架

8.课堂练习

1.看桌上还有什么卡,念出来。(书)2.学写:“、”书字里有一个新笔画相信你们早认识了?

9.作业安排

1.读或背课文给家长听。2.“、”和5个生字各写一行。

反思

第3篇:《小书架》教学设计

《小书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16-11-7第二节 执教者:曾邬巧 班级:一年级六班

一、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主要讲了在“我”家的小书架上,爸爸、妈妈和“我”的书摆放的位置,并在最后说明每天放学“我”都要看书。本诗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整洁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告诉小朋友要逐步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的自我整理能力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强,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督促学生努力养成每天看书和分类摆放书籍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要求会认的字,学写“书”字。

2、熟读、读懂儿歌,培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3、认识“上、中、下”的位置,养成分类摆放书籍的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养成每天看书和分类整理书籍的好习惯。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咱们班喜欢看书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在家看完书之后你们会把书放回哪里?(书柜里、书架上)丁丁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看书,他的书房里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你们瞧。(出示小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书架 教案教学设计

小书架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由网友 “可乐加冰”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小书架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小书架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自读《小书架》,继续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通过复习单韵母明确学习拼音对识字的意义。利用认识的字复习学过的韵母,并练习给汉字标声调。

3.渗透性识字10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5个,学写笔画“、”。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加强自学。

教学难点 :

讨论“书”笔画、笔顺。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看,他是谁?你们听丁丁说什么呢?

听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丁丁,还记得我送给你们的第三把金钥匙吗?“我家有个好习惯:晚上,爸爸妈妈常为我念故事书。现在我认识一些字了,自己也跟着读。全家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愉快。”小朋友们,你们家中有这样的好习惯吗?

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参观我家的书房。不过先要猜个谜语,猜出来就欢迎大家来参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书架》教学设计范文

《小书架》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书架》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读丁丁的一封信丁丁家也有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复习单韵母

二、读文

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

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三、识字

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书架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小书架》,继续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通过复习单韵母明确学习拼音对识字的意义。利用认识的字复习学过的韵母,并练习给汉字标声调。

3.渗透性识字10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5个,学写笔画“、”。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加强自学。

教学难点:

讨论“书”笔画、笔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看,他是谁?你们听丁丁说什么呢?

听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丁丁,还记得我送给你们的第三把金钥匙吗?“我家有个好习惯:晚上,爸爸妈妈常为我念故事书。现在我认识一些字了,自己也跟着读。全家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愉快。”小朋友们,你们家中有这样的好习惯吗?

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参观我家的书房。不过先要猜个谜语,猜出来就欢迎大家来参观。

一座小楼房,没门又没窗。

图书一本本,全在里边藏。

出示课件:小书架的图片(课件为新教材的配套课件)板书:小书架

二、听儿歌、读儿歌、背儿歌

1.听儿歌:现在就请你们参观丁丁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书架》的教学设计

《小书架》的教学设计

《小书架》的教学设计

《小书架》教学设计

桐城市吕亭中心小学 吴德梅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已经逐步适应了在学校的学习,《小书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我班41个孩子。学习的基础虽参差不齐,但学习的兴趣还是很浓的,加上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很多孩子在没学之前就已经会认会背了。所以,在认字方面没有大的问题。但本班大多数学生为农民工子女,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在主动学习以及阅读方面没有足够的意识。所以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学过的单韵母的复习,对“上、中、下”位置的认识以及引导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几方面。

教材分析

《小书架》是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儿歌。儿歌安排在学习了六个单韵母之后,意在复习单韵母,同时继续练习随文识字,理解儿歌内容。

本课主要讲了“我”家的小书架上,爸爸、妈妈和我的书摆放的位置,并在最后说明每天放学都要看它。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整洁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告诉小朋友们要逐步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与前面的“金钥匙”相呼应。

这首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小书架教学设计(精选3篇)

第1篇:《小书架》教学设计

《小书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16-11-7第二节 执教者:曾邬巧 班级:一年级六班

一、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主要讲了在“我”家的小书架上,爸爸、妈妈和“我”的书摆放的位置,并在最后说明每天放学“我”都要看书。本诗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整洁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告诉小朋友要逐步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的自我整理能力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强,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督促学生努力养成每天看书和分类摆放书籍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要求会认的字,学写“书”字。

2、熟读、读懂儿歌,培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3、认识“上、中、下”的位置,养成分类摆放书籍的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养成每天看书和分类整理书籍的好习惯。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咱们班喜欢看书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在家看完书之后你们会把书放回哪里?(书柜里、书架上)丁丁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看书,他的书房里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

未完,继续阅读 >

《《小书架》的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书架》的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