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案
第1篇: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
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学号:2011212131 班级:20112121姓名:吕海艳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
那让我们一起去水果超市看看吧!
老师这里列举了几种水果超市里的水果?
瞧!苹果6元每千克
橘子1.7元每千克
西瓜6.5元每千克
香蕉3.5元每千克
如果老师要买17千克苹果?该付多少钱呢?怎么列式?(板书:17×6=102
(元)
×60 2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预设:因为是求17个6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2)那买6千克橘子要多少元呢?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7×6)为什么也用乘法计算?(预设:因为是求6个1.7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7是整数,1.7是小数
小结:哎,由此可见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整数,谁能告诉我整数乘整数的意义呢?
如17×6表示(17个6是多少,17个6相加)
师:谁能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如:1.7×6表示(6个1.7是多少)
二、探索计算方法。
(一)学习“1.7×6”。
1.启发:买17千克西瓜到底要花多少元呢?板书:10.2(元)
2.交流想法:你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学生有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连加法1.7+1.7+1.7+1.7+1.7+1.7=10.2(元)
想法二:把元转化成角。1.7元=17角,17×6=102角,102角=10.2元 想法三:因为8×3=24,所以0.8×3=2.4
提问:为什么要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如果不加,2.4元就变成了24元)想法四:1.7看成17个十分之一,17个十分之一乘6就是102个十分之一,即10.2(这个想法学生想不到可以不必勉强)
3.其实,“6个1.7”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你会列竖式吗?谁来试一试?(指名上黑板板演)出现了如下的任何一种后,追问:有不一样的列法吗?板书出第二种竖式形式。
比较:.717
×6×6
10.21 0 2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数位对齐,未位对齐)那哪一种更合理呢? 谈话: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把1.7元看成了17角,得到6个17角是102角,再转化为10.2元。也就是要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所以要末位对齐。)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102”。
教师在积的位置上写上“102”后提问:小数点能不点吗?为什么?
比较:1.7是几位小数? 10.2呢?(初步感受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一样)
4.讨论:你觉得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得出:小数乘整数,要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二)1.现在我们再来解决几个算式
提出:若老师买12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呢?谁来说说怎么列式?
板书:6.5×12=
那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意识地指名两人板演(一个格式正确的,一个格式错误的),其余学生做自备本上。
2.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再在积里点上小数点(教师追问:小数点点在哪里?)。
指着格式错误的竖式: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再次强调:因为要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所以要末位对齐。
三、探索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联系
1.观察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预设: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哦?一位小数乘整数,积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积就是两位小数„„。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下面是营业员在算猕猴桃和冬枣的总价时列的竖式,对吗?
课件出示:1 4.65.8
╳6╳1 5
8.7 62 9 087 0
指名说出错哪里,怎样改正?
2、水果超市里用来算账的计算器坏了,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了,你能帮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交流:怎你是怎么得出各题的积的?
3、哎,根据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我们很快就得出了积的小数位数,那你能根据积来确定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吗?
课件出示:观察下面各题,你发现什么?(得数不正确,不应该是小数)
32×19=60.854×41=22.14
上面几题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算出来的?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的第一行,第2题,第3题。
第2篇: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8页的例1和“试一试”和 “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第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超市购物的情景图:星期天李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3盒巧克力,每盒巧克力58元。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来算一算,李老师买巧克力要花多少钱?(请学生用加法计算出老师用了多少元,再请学生用乘法计算,并让学生说说12×3表示什么意思?)
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呈现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不同品种的水果它的价格也就不一样。这是老师在超市买水果的画面,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分别要多少钱?
理解情境图的数学信息:西瓜价钱0.8元;哈密瓜价钱是2.35元;哈密瓜价钱比西瓜的贵等等。
1、出示问题(1)
(1)师:如果是老师想买3千克西瓜,请你们算一算要用多少元,谁先说一说如何列式?(板书:0.8×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0.8×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3个0.8相加)
师:你能根据对这道算式意义的理解,结合买西瓜的具体情境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做完跟同桌交流下。(自备本上完成)
(2)交流算法
师: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预设:①0.8+0.8+0.8=2.4,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②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③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相邻计数单位间进率是十的关系计算。0.8是8个十分之一,8个十分之一乘3得24个十分之一,24个十分之一是2.4。师:根据大家说的道理我们来研究如何列竖式计算。让学生结合元和角之间的换算说说列竖式计算的过程。
(3)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说法,师板演列式过程。把元化成角来计算,也就是先把小数看成整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因为整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把末尾对齐,所
以我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也同样要把末尾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最后的结果是24角化成元的话是2.4元,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一位小数。(重点理解)
2、出示问题(2)
(1)师:我们已经算出了买三千克西瓜要付的钱数。那如果老师要买三千克哈密瓜,要付多少钱呢?应该怎么列式?(板书:2.35×3=)
(2)师:如果不利用人民币之间的进率,您能想办法算出结果吗?自己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做完可以和同桌交流。
(3)交流算法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利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讲算理)
师: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是235个百分之一×3等于 705个百分之一,所以结果是7.05。
(4)打开书本完成书上的计算
3、比较算法,初步小结
师:比较0.8×3和2.35×3这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看到一位小数乘整数,积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两位
小数。也就是说小数乘整数,乘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有相同的位数。
教学试一试
谈话:大家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我们用计算器算几道题,看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
学生汇报得数,并让学生把每道题乘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与积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比较,看看位数是否相同。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总结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同桌讨论,交流算法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竖式怎样写,按什么顺序乘,得数的小数点点在哪)
计算方法:小数与整数相乘,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四人板演)
(1)要求先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分别计算。
(2)交流结果,强调化简的要求。
(3)让学生说说计算中的注意点。
2、“练一练”第2题。
(1)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
(2)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3、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
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7、小数乘整数
0.8×3=2.35×3=算、数、点、化
第3篇:小数乘整数教案
课
时
教
案
课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
第课时
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月**日
执行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
第4篇: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整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乘整数教案1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放风筝,但是在放风筝前我们要先去商店买风筝。商店里风筝可多了,让我们来看下有哪些风筝呢。(出示多媒体课件)
①4.6元 ②6.4元 ③3.5元 ④7.8元
二、 教授新课
(一)、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同学们,你想买哪一种?买几个呢?
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2、根据同学们的回报情况,师: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你们能不能准确的算出买这样的三个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第5篇: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师叙述: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广场上,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看看去。(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口答燕子风筝的单价是3.5元和其它几种风筝的单价。
师:买3个燕子风筝要多少元?指名口答列式。(3.5+3.5+3.5或是3.5×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小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2.提出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展示学习成果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