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2023-05-11 07:14:2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玫瑰(guī)

吹拂(fú)

舢板(shān)

心悸(jì)

B.浏览(liú)

汹涌(xiō ng yǒ ng)

竹篙(gāo)

模样(mó)

C.湍急(tuān)

吞噬(shì)

未餍(yàn)

鹧鸪(zhè gū)

D.澎湃(péng pài)

尘埃(āi)

偌大(ruò)

泯灭(mǐn)2.下列句子中选词正确的一项是()

(1)谁还会/在夜里

/寻找遥远的安慰。

(2)

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3)河水

流入梦乡。

(4)当严霜

/一片宁静。

A.凝望

沉醉

悄悄

凝成B.凝视

沉醉

轻轻

变成C.凝视

沉迷

悄悄

变成D.凝望

沉迷

轻轻

凝成 3.下列对《西江月》上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A.这是一幅江南山村盛夏优美动人的月夜图。

B.词中的“惊鹊”、“鸣蝉”、“蛙声”写出了月夜乡村的热闹气氛。

C.词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描写,多侧面地展示了农村夏夜风光。

D.词中充满村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快坐到你的位子上去吧!我的小弗朗茨。你再不来,我们就不等你了。”

B.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C.“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草长雁飞

走投无路

衰草连天

相安无事

B.终身受用

井然有序

池馆水谢

胸有成竹

C.天衣无缝

因地制宜

滥竽充数

歪风邪气

D.规模洪大

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

自惭形秽 6.根据场合需要,选用词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1)

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2)

您圆满完成了任务。

(3)

大哥获奖,晋级双喜临门。

A.祝

祝贺

恭喜

B.祝贺

恭喜

C.恭喜

祝贺

D.祝贺

恭喜

祝 7.下列话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思念故乡的亲人。

B.晚报上发表“一分钟小说”篇幅虽短,受益匪浅。

C.部队没等天亮,就出发了。

D.我看见他搀扶一个人过马路,手里还提着皮包。

8.下列是更换了成语中一两个字而做的广告语,某同学对其进行复员纠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刻不容缓 B.“衣名”惊人(服装广告)……一鸣惊人

C.无“鞋”可击(皮鞋广告)……无懈可击

D.天“尝”地“酒”(白洒广告)……天常地久

9.对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排比)

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偶)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设问)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B.杜牧,字牧之,晚唐文学家、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

C.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D.《初春》的作者是王宜振,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诗人,被儿童文学评论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

二、填空题(20分)

1.梁启超,字,号,又号。

2.陆游,字,号,&n bsp;

(朝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3.南国烽烟正十年,&nb sp;

。后死诸君多努力。陈毅《梅岭三章》

4.鬓边觑。。?拚实苹瑁煅拭沃杏铮?amp;nbsp;,春归何处?。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5.山远近,路横斜。。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6.辛弃疾,字,号,(朝代)著名爱国词人。他与

同为豪放词派代表,因而与之并称“苏辛”。

7.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是。

三、默写(10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拐弯处的回头

陈 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1分)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1)

;(2)

。(2分)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3分)

(1)弟弟碰见爸爸时。

(2)爸爸自己走了后。

(3)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朱自清写父爱,抓住了父亲的背影。本文也写父爱,却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同样地真切感人。阅读选文并回答问题。(6分)

(1)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2)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是。

(3)最能突出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4)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的关心的动词是。

(5)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6)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呢?请揣摩一下写在横线上面:。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二例写在下面。(2分)

五、文言文阅读(17分)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选出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①马无故亡而人胡:逃跑

②丁壮者引弦而战:拉开

③此独以跛之故:bǒ瘸腿

④居数月:居住

⑤人有善术者:道术

⑥将胡骏马而归:将要

⑦塞翁失马:山区 ⑧人皆吊之:安慰 A.①③⑧

B.①②④

C.⑤⑥⑦

D.③⑥⑧

2.选出下面“而”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2分)

A.丁壮者引弦而战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翻译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8分)

(1)马无故亡而人胡。

(2)此何遽不为福乎?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填空:(4分)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之所倚,”(《老子》)这两句话,阐明了

关系。成语“,”就来自这个故事。

六、古代诗歌阅读(9分)

(一)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村居》,作者是,“清平乐”是,“村居”是,这首词描绘的生活环境具有的特点。(4分)

2.按提示默写句子。(2分)

(1)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新亲切的环境的句子是:。

(2)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幼子形象的句子是:。

(二)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青”、“碧”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江平如练的图景;“帆”、“日”使人联想到雪白的风帆在红日和江水的映照下更显得鲜明夺目的图景。

C.“出”字给动态的事物赋予静态美,可以使人产生出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它们的感觉。

D、“断”、“开”二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流”、“回”二字则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第II卷

七、知识能力题(10分)

1.依照下面例句的修辞,以“月亮”开头,写一段话。(5分)

例句: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仿写:月亮

。2.翻译下列诗句。(5分)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第2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积累:(14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你喜欢的一句,将其抄写在下面的田字内。相信你一顶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2分)

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凤凰涅。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确凿(quě)衣襟(jīn)肿胀(zhàn溃┰浚yào)匙 瞬(shùn)息

B、麻渣(zhā)玉簪(zān) 花圃(pǔ) 挪窝儿(nuó)叮嘱(zhǔ)

C、菜畦(qí) 缠(chán)络 觅(mì)食 渊(yuān)博 鼎(dǐng)沸

D、倜傥(tí) 收敛(lián) 伫(zhù)立 可汗(hàn) 骨髓(suī)

3、改正下列成语的错别字(2分)

人迹罕致 踱来踱去 不约而同 义愤填鹰

恍然大悟 一泻千里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骇人听闻 郑重其实 一视同仁 相安无事

错字

改正

4、名著、文学知识填空。(2分)

①《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 人物是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人物是 。

②古人常把“婵娟”作为“月亮”的别称,此外“月亮”的别称还有______、______。

5、古诗文默写(6分)

①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②《伤仲永》中方仲永 “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请各写出一句,注明作者。

山:_________,_________。( )

水:____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_____。( )

鸟: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6.解释下列字词。(2分)

①邑人( )②利其然( )

③扳 ( )④环谒( )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8.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9.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 。(2分)

10.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没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1.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做12----17 题(18分)

《高等教育》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憨蛋。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蓬布.当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 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再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外商一楞,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1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 第2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② 第9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

答:

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而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取胜。

13.小说题目《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句话是:(2分)

答:

14.“强”这个人物身上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简答)(2分)

答:

1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旨。(2分)

答:

16.请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写4~6句的一段话,表达你对青春的赞美之情。(2分)

答:

17.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4分)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

① 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答:

②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

答:

(二)阅读下列文章,做18----17 题(16分)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18、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4分)

答:

19、填空。(3分)

从第⑥段看,大英雄指___、___、___三人。

20、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3分)

答:

21、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答:

22、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3分)

答:

四、作文(60分)

2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追求完美。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托马斯阿奎那把完整或完美作为美的第一要素。中国有成语“十全十美”。但又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之说,哲人又有“完美是毒,缺陷是福”的话。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完美呢?请你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完美的理解。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第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期中)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本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信你能考出水平,收获喜悦。卷面书写(4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嗥鸣háo重荷确凿牛dǒu..hè.cáo气冲斗.

B、倜傥胡骑锲而不舍qiè.tǎng深邃.suì.jì.

C、菜畦可汗kě九曲ng.qí..qū 连环心会神凝.ní

D、亘合jí鲜为人知xiǎn.gèng古踌躇zhú一拍即..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斑斓鞠躬尽萃一反即往妇孺皆知B、懊悔杂乱无章惹人注目家谕户晓

C、仰慕崎岖不平当之无愧义愤填膺D、轻捷潜心贯注炯乎不同一泻万丈

3.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全是个性使然。

C

D.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中。(3分)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下面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归省(shěng) 赫然(hè) 污秽(suì) 人声鼎沸(dǐng)

B、踱步(dù) 彷徨(páng) 祈祷(qǐ) 鲜为人知(xiǎn)

C、踌躇(chú) 嫉妒(jí) 哽咽(yè) 回环曲折(qū)

D、重荷(hè) 炽痛(zhì) 哺育(pǔ) 鞠躬尽瘁(cuì)

3、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 a)(2分)

A、深邃 怪诞 沥尽心血 来势汹汹

B、筹划 蝉脱 荒草萋萋 妇儒皆知

C、斑澜 菜畦 扑朔迷离 潜心惯注

D、田垄 肿胀 炯乎不同 锋芒必露

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B、东大街广场前的流动采血车在人潮中格外引人瞩目,等候献血的群众在车外排起长队,成为节日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C、几乎所有的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2分)

(一)诗歌默写(5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2.,各领风骚数百年。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诗中描写黄河的诗文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6.好朋友遭受挫折,心情沮丧,你可以用普希金的诗句安慰他:

(二)字词

7.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讪笑(shàn)哺育(pǔ)匀称(chèn)脑髓(suī)B.曲折(qǚ)祈祷(qǐ)拗口(ǎo)积攒(zǎn)C.星宿(xiù)亘古(gèn)阿姊(zǐ)污秽(huì)D.模样(mó)炽热(zhì)扑朔(shuò)伫立(zhù)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菜畦:菜地。

未完,继续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