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2023-06-20 07:14:2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范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确立项目:

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

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

4、教师指导:

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

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2、诗词编辑。

⑴ 体例:书名、前言、目录、入选诗词20篇(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赏析、评介、编后等。

⑵ 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作家、流派(实际主义,浪漫主义)、时代(朝代)等分类。

(注:入选的诗篇可根据自身的喜爱,尽量广泛涉猎)

3、诗歌朗读要扎实有效地训练,所选篇目不宜太短。

4、书法绘画可联系有关老师与专家请求指导。多出作品,以便选优参赛。

5、所有同学都要尽可能大量地阅读。阅读的面要广些,理解的层次要深些。不只要参考他人的评介,更要有自身的创见,为写作提供素材。

阶段性效果交流(两周后)

二、总筹划实施督导

1、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并就页面设计、装潢、打印等问题商讨具体意见。

2、诗歌朗诵:在小组内热身、选拔,确定参赛名单。

3、书法绘画:可将自身的创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们欣赏,请他们提出意见,选择优秀作品参赛。

4、作文:作文交流,选出上佳作文准备展示。

三、最后准备(一周)

1、完善活动效果。

2、筹备课堂效果展示。

四、总筹划主持筹备

1、推选主持人,以节目主持的形式进行效果展示。

2、落实参展作品。

3、布置展示程序。

4、展示过程演练。

五、效果展示

六、主要程序

1、诗词编辑:

⑴ 作品展示,资源共享。

⑵ 评选:根据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设计、页面装饰等,由评委确定等级。

⑶ 报请学校展览。

2、诗歌朗诵:

⑴ 优秀选手进行诗歌朗诵。

⑵ 评选:由评委评出三甲。

3、书法绘画:

⑴ 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展示。

⑵ 评选:评委评出等级,推出优秀作品报请学校展览。

4、作文:

⑴ 获优作者宣读作文。

⑵ 自由评析。

5、筹划人总结:

七、活动小结

通过这别具一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中华诗词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不只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全面展示了同学的才气,培养了同学的才艺。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置,作品的欣赏和评析,诗歌理解和朗诵,诗意的绘画和书法以和撰文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独立考虑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几乎退居幕后,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同学自身筹划,自身完成,自身总结的,同学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将大大地提高他们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将大大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2篇:《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分类积累古诗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

1、收集、鉴赏、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教学课件及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涛声依旧》中歌词依据的古诗

2、咏雪和咏柳名句

3、生活中我们用古诗抒情

二、分组古诗接龙比赛活动。

1、各组推荐接龙学生。

2、各组代表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比赛(接龙的诗句是七、八年级语文书中出现的名句,每组四句共十六句)。

3、教师及时对活动进行点评。

4、全班齐读所接龙的古诗句。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1、复习搜集资料的途径。

(图书馆、实地调查、采访、上网……)

2、学生活动:分组分类上网或从书中收集相关古诗句

(第一组:描写山水风光;第二组:描写春夏秋冬;第三组:抒发离愁别绪;第四组:表达人生哲理)

3、各组同学间进行交流。

4、各组指名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把收集到的古诗在小黑板中设计出黑板报。

5、教师引导对各组板报进行点评。

四、诵古诗

1、各组派代表朗读一首古诗。

2、任选一组所朗读的诗全班齐读并作朗读指导,。

五、古诗今写

1、学生自由写古体诗。

2、每组指名一位同学诵读自己写的古体诗。

六: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结束本次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幻灯片中的内容及学生所办的分门别类辑古诗小黑板板报。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和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

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将问题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小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同学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

高文化品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播放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刚才同学们欣

赏的歌曲是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的中国人;他们创设的种种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读者。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古诗园,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吧!

二、情境创设,引出主题

1、信口拈来诗一句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我们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秋时,我们吟:“明月几时有?”

思念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时,我们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喜悦时,我们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

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过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

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2、分门别类辑古诗:

从入学到现在,你读过不少古诗。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为题,(如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把你所记得的诗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3、牛刀初试赛古诗。

根据要求填出诗中空缺的字,把诗句补充完整。遇到困难要

敢于猜测,教师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1)填写诗中表现颜色的词语(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a、()毛浮()水,()掌拨清波。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c、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d、千里()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e、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

f、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2)填写诗中的植物名称

①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③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明月()间照,清泉石上流。

⑤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⑥荷叶罗裙一色裁,()()向脸两边开。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开。

⑧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3)填写诗中的小动物名称(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①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②千山()飞绝,万径人踪灭。

③意欲捕鸣(),忽然闭口立。

④时时闻()语,处处是泉声。

⑤江上往来人,但爱()()美。

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四五声。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⑧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惊不应人

4、别出心裁品古诗:

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的诗意清新幽雅,意境深远;有的诗鸟语花香,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竟境浑厚。现在我们就走进一个音画世界,欣赏古诗中的优美秀丽风光。

5、古诗中的成语

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

作品。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c、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e、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f、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g、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h、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生成主题。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古诗,同学们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古诗吗?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个综合实践课题,谁愿意为本次活动命名呢?(板:漫步古诗园)

三、分解主题

1、列举:

古诗苑中内容实在是犹如天空中繁星,数不胜数。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小组内讨论一下。

2、分类归纳出小主题

经过师生讨论,最后定出以下几个小主题:

“诗人小档案”调查诗人的个人相关资料和信息。

“集古诗”分类收集相关的古诗词。

“绘古诗”找一些古诗并给其配上画。

“创作诗”自已或小组合作创作诗词。

四、全课总结: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漫步古诗苑,五里一徘徊,当我们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请同学们一定记着要带走一颗诗心,一份诗情,一种诗境,那么你以后的生活一定会“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3

教学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就是围绕这一目的安排的一节活动鉴赏课。

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2.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运用互联网进行搜索,提高电脑运用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八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输入文字、下载和保存内容、进入互联网搜索自己所希望获得的信息,能查找并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完成分门别类辑古诗任务,组长搞好协调。

(3)学唱古诗词歌曲

教材分析: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它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激情,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之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词教学,能给诗歌教学一种全新的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分门别类编辑古诗词,增强学生综合审美、动手等能力;

(3)诗词歌唱与绘画欣赏,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

(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1、对古诗词相关内容的查找和编辑、感悟和理解。

2、提高写作、口语交际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小组辑、品、诵古诗词,启发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古典,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大明宫词》)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价值观念,还有音韵美、节奏美和绘画美。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古诗的国度里漫步,让我们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

二、分门别类辑古诗

各小组分别展示从互联网中搜集到的选定的主题内容:关于四季、思乡、动物、植物、地名、颜色等的古诗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示例,示意学生诵读)

三、诗词接龙用古诗

各小组展开竞赛,检查学生诗词积累情况。

四、诗情画意品古诗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的一种境界,下面我们来猜一猜,看看这几幅画描绘的是那首诗的意境?(出示幻灯片,学生举手回答,答对即加分。)《竹里馆》《静夜思》《次北固山下》《游子吟》《天净沙?秋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

五、别出心裁赏古诗

根据精美的散文猜古诗词,答对即得分。

《江雪》《枫桥夜泊》

六、诗苑漫步乐其中:诗词知识竞赛,了解诗词知识。

1、古诗猜谜

2、前几年颇流行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就出自李白的一首诗。你知道哪首吗?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和地理上何种现象有关?另外,“平地三月花,深山四月花。”为什么平地与深山中开花时间不同呢?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千古名句,但却不是吟咏梨花的,你知道它是咏何物的吗?请再说一首咏此物的名句。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何物的?你能再吟一首含此物的诗吗?

6、清·,诗中“纸鸢”我们称作什么?

7、唐·,九月九日为民间什么节?我们称“茱萸”为什么?悬挂门前有什么之说?

8、流行歌曲中《涛声依旧》中有句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句歌词依据什么而创作?

9、请说出“初唐四杰”的名字。

10、唐代的“诗仙”、“诗佛”、“诗圣”、“诗鬼”?

七、醉月听花唱古诗

(1)听歌猜名:音乐与文学永远都分不开,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许多作品都被当时人们改编成音乐进行传唱,在传媒更为发达的当代,改编古人诗词的佳作也不少。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猜猜这些歌曲分别出自哪位诗人或词人的哪一部作品?(用幻灯片向全班展示歌曲,点学生说出最喜欢的曲子)

(5)同声高歌师:听了以上歌曲,不少同学“心有戚戚焉”,就让我们也唱起来吧!(全班学唱根据李之仪《卜算子》改编成的歌曲《思君》)。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种)

1、给古诗词谱曲(可串谱或找音乐教师帮助),或写一则对某首诗的理解;

2、将本节课收集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编辑成册,以32开版式打印;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别开生面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同学们对中华古诗词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提高了诗词鉴赏、审美、品味能力。“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作品的欣赏和诗歌传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总之,这次活动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几乎退居幕后。这样的课堂,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充分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3.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4.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古筝乐曲《一剪梅》。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诵:春眠不觉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夏天我们会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秋天我们会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

生: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冬天我们会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热热身,其实也是对古诗的又一次巩固与积累。)

师:这一首首古诗就如同这一曲美妙动听的古筝乐曲,让人沉醉流连,让人乐而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美妙的乐曲一起到古诗苑中漫步吧。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诗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思路:

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入古诗词的话语环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在制作诗集和课堂的鉴赏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和品评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仿或写古诗词。

简言之,整个活动环节是按照“诵读——制作——品评——创作”来开展的。

活动准备:

1、两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2、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专题编写诗集

3、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意境

1、在课堂上做些诗情画意、古香古色的布置,播放古曲,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

2、座位编排——茶座式排列,让课堂显得轻松、随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A、创设话语环境让学生用学过的诗词来回答,引发他们进一步认识诗歌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B、介绍温家宝“以诗言志”论工作的事,激励学生应积极地学习古诗词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2、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12分钟)

目的: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活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上台抽签背诵指定的主题,每小组要背诵出有关主题的2首,就可获得基本分100。要求学生用清晰流畅、富有美感的声音把诗歌背诵出来。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主题图片和音乐,尽量让诗歌和音乐画面珠联璧合。

主题:

(1)描写四季的古诗

(2)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3)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

(4)抒发离情别绪的

(5)表达友谊的

(6)表达哲理的

3、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20分钟)

目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懂得表现美,创造美。

学生主持,师生共同点评。

4、动笔尝试写古诗——创作(8分钟)

目的:进一步领会诗歌要素,激发创作才情。

活动说明:给学生一些参考题材,迅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A、游记篇(曾经游玩过的景点)

B、自然篇(风、花、草、雪、月等)

C、情感篇(亲情、友情、送别、怀念等)

D、感悟篇(人生、生命、读书、学习等)

5、分门别类辑古诗——诗集展示(2分)

目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创意的能力,共享编书之乐。

说明:学生交流编辑的诗集,老师把较好的诗集进行展示,简单评点。然后小组投票选出最佳诗集。从思想内容、封面设计、创意编排、前言后记、整体印象进行评比。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搜集古诗、诵读古诗、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培养交流、合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2、认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古诗的知识。

3、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诗歌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准备

1、围绕一个主题,自由搜集古诗词,如“四季、花、鸟、虫、离情别绪”等主题的诗句。

2、选择在朗读、编辑、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3、竞选活动主持人男女各1名。

4、电脑爱好者制作相应课件。

5、划分四个能力相当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小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二、活动指导

1、声情并茂诵古诗

此活动要求选择一两首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选定诗歌,并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可配上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

(2)朗诵时,其他同学可以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

(3)小组内评选出优胜者,并推举其为代表,参加班里的评比。班里的评比可以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

2、别出心裁品古诗

此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确定表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比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可以为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并根据音乐和词的意境编一段舞蹈;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摄制成短片或制作成电脑动画,等等。

(2)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或排演,在班里集中展示。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本组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效果的认识。

3、分门别类辑古诗

此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专题,把记忆中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从中选择一个专题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注释评点。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给每一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评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录。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三、活动示例

《木兰诗》改写剧本

第一幕决定替征

时间:有一天

地点:木兰家

人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一间简陋的房子,窗边,对着门,一台织布机,一张凳子,房子中央一张桌子和四张凳子。桌子上放着茶壶与茶杯,桌子旁还设有一张大床,靠床右边有一个梳妆台。]

木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对着门叹息)哎!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兰:娘,我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不由得心慌,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军帖上有爹爹的名字。爹爹身体又不好,弟弟还小,可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前去替爹爹了。(兴奋地)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骑马必备品。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第三幕村口送行

时间:第三天

地点:村外路口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

幕启

[村外路口,木兰父母和姐弟给木兰送行。]

木兰:爹、娘,我要走了,你们多保重。我会回来的,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木兰爹:木兰,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木兰:放心吧。爹,我会小心的。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启程了。爹娘,多多保重呀!

木兰娘:(流着眼泪,用手帕擦眼睛)木兰,一路顺风哪!

幕落

第六幕还女儿妆

时间:木兰回家时

地点:木兰老家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同行伙伴

幕启

[木兰家门口张灯结彩,人来人往,鞭炮声响起。木兰父母和姐姐弟弟早就等候在那里。木兰和几位同行的军士上。]

木兰:爹,娘。孩儿回来了。

木兰爹:回来了就好,真是个好孩子!

木兰娘:快进屋去吧!路上劳累了。

木兰弟:(快步跑回家去)姐姐回来了,我杀猪去啦!

[木兰和家人及同行伙伴进入木兰家。]

[木兰开开东阁门,坐坐西阁床,脱下了战时袍,穿上了旧时裳,对着窗理理头发,对着镜梳妆打扮,然后走到客厅。]

同行伙伴:(非常惊慌忙乱地)啊!原来木兰是个女郎!我们同行十二年,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呢?

木兰:(哈哈大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你们怎么知道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幕落(剧终)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确立项目:

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

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

4、教师指导:

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

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2、诗词编辑。

⑴体例:书名、前言、目录、入选诗词20篇(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赏析、评介、编后等。

⑵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作家、流派(实际主义,浪漫主义)、时代(朝代)等分类。

(注:入选的诗篇可根据自身的喜爱,尽量广泛涉猎)

3、诗歌朗读要扎实有效地训练,所选篇目不宜太短。

4、书法绘画可联系有关老师与专家请求指导。多出作品,以便选优参赛。

5、所有同学都要尽可能大量地阅读。阅读的面要广些,理解的层次要深些。不只要参考他人的评介,更要有自身的创见,为写作提供素材。

阶段性效果交流(两周后)

二、总筹划实施督导

1、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并就页面设计、装潢、打印等问题商讨具体意见。

2、诗歌朗诵:在小组内热身、选拔,确定参赛名单。

3、书法绘画:可将自身的创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们欣赏,请他们提出意见,选择优秀作品参赛。

4、作文:作文交流,选出上佳作文准备展示。

三、最后准备(一周)

1、完善活动效果。

2、筹备课堂效果展示。

四、总筹划主持筹备

1、推选主持人,以节目主持的形式进行效果展示。

2、落实参展作品。

3、布置展示程序。

4、展示过程演练。

五、效果展示

六、主要程序

1、诗词编辑:

⑴作品展示,资源共享。

⑵评选:根据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设计、页面装饰等,由评委确定等级。

⑶报请学校展览。

2、诗歌朗诵:

⑴优秀选手进行诗歌朗诵。

⑵评选:由评委评出三甲。

3、书法绘画:

⑴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展示。

⑵评选:评委评出等级,推出优秀作品报请学校展览。

4、作文:

⑴获优作者宣读作文。

⑵自由评析。

5、筹划人总结:

七、活动小结

通过这别具一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中华诗词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不只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全面展示了同学的才气,培养了同学的才艺。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置,作品的欣赏和评析,诗歌理解和朗诵,诗意的绘画和书法以和撰文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独立考虑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几乎退居幕后,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同学自身筹划,自身完成,自身总结的,同学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将大大地提高他们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将大大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3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活动重点 1.诗歌赏析。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活动准备

1.确立项目: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书法绘画可由部分有专长的同学参加;音乐与舞蹈视学生而定;每人必须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2.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引用前人的成果不要照抄照搬,要

未完,继续阅读 >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