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2023-06-25 07:12:5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 3 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复习教案

主备人:王

单元复习目标:

1、学写16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

2、学习部首“宝字盖”、“穴字头”、“广字头”、“厂字头”、“门字框”、“户字头”理解部首表示的意思。

3、认识首都北京的著名建筑,联系实际认识本地区有名建筑的名称。

4、读、背古诗《夜宿山寺》,独立认识生字,感受诗歌的意境。

5、继续练习部首查字法。

第一课时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词语、识字

1、引导学生先看图,再看看图下的字认不认识。如果认识就读出来,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在读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不用手指读,做到不出声,或者是小声读。

2、逐幅图复习。

二、达标训练

1、同桌之间互相读词语。

2、小黑板出示8个地点,检查学生认读。

3、挑出生字,认读、检查。

4、分小组讨论学习第17页的生字:宁 灾 庄 店 寺 厂

三、堂清检测

1、读一读

天 安 门

长 城

中央电视塔

天 坛

长 城 中华世纪坛

故 宫

北海公园

人民英雄纪念碑

2、书写生字:

3、比一比并组词。

宁()灾()庄()店()寺()厂()字()突()压()庙()诗()

广()

第二课时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读生字卡片(利用各种形式,如开火车)家 教室 宿舍 故宫 宇宙 宾客

洞穴 天空 窑洞 鸟窝 窗帘 窍门

(一)认识广字头和厂字头。

1、出示带有广字头和厂字头的字及词语。使学生知道并读出各个词语的名称后,划出生字。

2、学生讨论后连线,分小组汇报练习答案。

3、读生字卡片(利用各种形式,如开火车)

村庄

商店

仓库

寺庙

庭院

座位 工厂

大厦

客厅

车厢

厨房

厕所 家

教室

宿舍 故宫 宇宙

宾客

洞穴

天空

窑洞 鸟窝 窗帘

窍门 二.堂清检测:

1、认读词语

村庄 商店 仓库 寺庙 庭院 座位 工厂 大厦 客厅 车厢 厨房 厕所

2、书写生字:关

3、比一比并组词。

关()

闭()屋()并()

闲()房()

五、堂请检测

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穴:__________

广:__________

厂:__________

门:__________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huá shì jiè chánɡ chénɡ chénɡ shì

ɡōnɡ yuán()

()()()()huā yuán qián miàn kè tīnɡ

yè wǎn

kāi qǐ()()

()()()

ān nínɡ chuānɡ hù cūn zhuānɡ fánɡ wū huǒ zāi()

()()()()

fàn diàn shū diàn sì miào sì yuàn ɡōnɡ chǎnɡ

ɡuān bì()

()()()()()

二、组词。

贝()极()游()旁()穷()

见()级()放()傍()究()

觉()圾()房()膀()究()

末()怕()块()像()士()

未()帕()快()象()土()

试()品()备()忽()玩()

式()晶()各()急()完()

三、会读词语。

涌现 海岛 隔开 海峡 大陆

献给 奏乐 瓦片 宽阔 石碑 似的拼图 图案 名胜古迹 大厦 喜讯 聚集 锣鼓 击掌 千克 省城 商店 橱窗 铺着 地毯 银色 打仗 进退 危险 买卖 复杂 简单

四、字音区分

1、翘舌音:神 州 川 帜 庄 周 似 厦 传 省 指 仗

2、平舌音:族 祖 奏 泽 杂

3、后鼻音:涌 庆 庄 拥 扬 省 讲 仗

五、听写。

夕阳 与其 山川 神州 讲台 争取 民族 亿万 洁白 欢庆 祖国 旗帜 乐曲 中央 城市 路旁 花坛 图案

申请 布匹 互相 北京 泪水 海洋 拥抱 飘扬 拍打 手指 接着 惊奇 故事 时候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六、多音字组词。

发 fā(发生 发现)

曲 qū(弯曲 曲折)

fà(头发)

qǔ(曲子 乐曲)

似 shì(似的)

相 xiāngɡ(相互 相同)

sì(相似)

xiànɡ(照相 相片)

铺pū(铺床 铺着)

pù(店铺 铺子)

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买-(卖)退-(进)快-(慢)反-(正)危险-(安全)

复杂-(简单)

美-(丑)

贫-(富)冷-(暖)恨-(爱)

虚假-(真诚)冷漠-(热忱)

八、照样子,写句子。

1、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2、北京真美啊!我多想去看看。

3、这里的风景真美丽啊!我多想把它画下来。

九、阅读理解。

(一)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这篇短文有()话。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

(1)西红柿的()好吃。(2)萝卜的()好吃。(3)白菜的()好吃。

(二)金鱼

鱼池中的金鱼各种各样,有圆头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颜色也不少,有金色、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间的,很好看。

它们非常活泼,常在水里游,有时互相追逐,有时一起游戏,加上色彩美丽,真令人喜爱。

1、短文有()段话。

2、文中的金鱼有()种颜色。

3、金鱼的形状有()的,有()的,也有()的。

4、你最喜欢的金鱼是()。

教学反思:

第2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朝巩固统一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秦统一的时间,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

3、掌握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实行的措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4、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九章算术》。

5、了解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司马迁和《史记》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复习重点

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进行的措施。

3、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复习过程

(一)、体系构建

请按照“政治上实现大一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繁荣科技领先”、“民族关系逐渐加强”、“中西交往日趋频繁”五个方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看谁做得最快最好。

(二)、专题概览

1、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评价

2、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分类 人物 朝代 成就 影响 科技 数学 天文 医学

3、秦汉时期民族关系 特征 举例 “战” “和”

(三)、典例解析

例1: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A、压制知识分子 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文化 B、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式单项选择题,考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本题的题干可以简化为秦汉加强思想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B项不是加强思想控制的目的,C项与题干无关,A项是直接目的,D项才是根本目的。

例2:古人张仲素有《王昭君》诗云:“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今人翦伯赞则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以上两人()

A、都赞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B、都为王昭君下嫁鸣不平B、都批评汉武帝的战争行径 D、都称颂昭君密切汉匈友好关系 解析:本题为材料式单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领悟和阐释能力。本题题干可以简化为:古人张仲素和今人翦伯赞写诗的意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D项最符合二人意图。例3:下列秦汉科技成就中,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造纸上的发明和改进 B、《九章算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D、华佗制成麻沸散

解析:此为最佳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本题题干可简化为:哪项成就推动了实际的巨大进步?四项都是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相互比较,就世界意义而言还是A项最大,因为它引起书写史上的一场革命,促进了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

(四)、典型考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刻石记功,当时使用的文字应为()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大兴文字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势力 D、将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4、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两个中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6、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先河,它就是()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8、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C、公元前73年班超出使西域 D、公元前119年卫青打败匈奴

9、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周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0、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其动作模仿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请问这种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家创编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1、【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

(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分)

第3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 美文美读,美意美景

1.春

2.济南的冬天

3.山中访友

4.秋天

5.古代诗歌五首

兴趣情境导引

师: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都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请同学们说出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名句。

生1: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

生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生4: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生5:……

师:说得真好,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夏、秋、冬了,能否用饱含情感的话说说你在每个季节里的深刻感受?

生1:当我看鲜花遍地盛开的时候,心中就会涌起一种喜悦,快乐的情怀。

生2:到了夏季,我会感觉它的热情,到了秋季我会品尝收获的滋味,到了冬季我会学腊梅笑傲风霜雪雨。

师:这说明美好的大自然往往会触发我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下面我们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了解南昌起义; 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北伐战争;南昌起义

【教学难点】:五四精神;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近代以来中国都经历了那些艰难屈辱的历程?请列举其中的主要事件。

二、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自主完成主要内容。

1、五四爱国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简单经过:

a.1919年5月4日- 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三单元四边形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四边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四边形特点。2.平行四边形特点。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复习过程: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2、复习过程

一、填空。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二、选择题。

2、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厘米 B、18厘米 C、36厘米 D、24厘米

3、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32 C、40 D、244、用2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32 B、16 C、8 D、205、用2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4 B、20 C、8 D、166、长3厘米,周长16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A、4厘米 B、13厘米 C、5厘米 D、9厘米

7、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A、甲>乙 B、甲﹤乙 C、甲=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2.掌握本单元句子类型,包括反问句变陈述句,比喻句和谚语,能够正确读写,运用。

3.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相关课文内容填空,知晓课文讲述的道理。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的知识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复习

1.易错字音朗读。(请学生连拼音带读,然后去拼音齐读检测。)2.词语听写: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根据课件显示的拼音写出词语。(写完同桌相互检查,错的频率较高的字齐读齐记。)

3.形近字组词,生做相关练习,然后齐读。

二、句子复习

1.反问句变陈述句

课件出示:(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3)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4)那奔驰的列车不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2.比喻句(课本49面“读读记记”)

课件出示: 你能把下面的事物用比喻句说一说吗?(出示白云、苹果和露珠的图片)

3.谚语 课件出示:

(1)老师经常说: 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3)我们要时刻谨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四上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王丽霞

一、复习内容:

9、泉城》、《

10、九寨沟》、《

11、田园诗情》、《

12、桂花雨》、习作

3、练习3.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9、泉城》、《

10、九寨沟》3-5自然段。

2、复习3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4、完成课后习题。

5、学会写信。

6、学会赞美。

三、复习准备: 四(上)语文常识、课件、练习试卷等。

四、教学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回眸

大约 吊桶 洞穴 占领 冒充 源头 悬崖 雪堆 敏捷 村寨 恰似

继续 山沟 藏族 县城 姿态 帮忙 吩咐 糕饼 尤其 新鲜 沉浸

左右 高低不平林深叶茂 图画

蔚为壮观 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憨态可掬 五彩缤纷 异兽珍禽 若无其事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辽阔无垠 绿意盎然 默默无闻 舒缓平稳 骠悍强壮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顽皮 闪烁 笨笨拙拙 香飘十里 牲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关于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关于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关于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2.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4.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激趣法,让学生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的解读能力;透视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旅鼠之谜》用记叙、主要是对话的方式讲述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强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