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的复习计划和策略
第1篇:中考语文的复习计划和策略
中考语文的复习计划和策略
1、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复习
语言的综合能力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透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测试基本要求是:能辨音识义;能修改病句;能揣摩和理解 语言的深层含义;能找出材料的焦点、中心,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连贯、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概述、转述某件事; 能根据句式和修辞仿写句子等等。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有目的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
(1)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此项专门训练。
(2)每次测试后认真评讲此项内容。
(3)根据存在的问题,老师适时进行归纳总结,辅以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2、积累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考试纲要》列出的50篇 重点篇目,不但要篇篇背诵,诗文名句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把近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收集整理、补充并打印制成若干小卷,分发给学生练习。每周用两节课的课前十分钟,或点名背诵或让学生默写。
(2)由默写小组长批改或学生互改,每错一字订正三遍。
﹙3﹚学生互报听写,互相评改,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3、阅读部分:
文言文的考查我们要注重考纲中的重点篇目,突出重点,首先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让学生理解背诵;其次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的关键词,逐句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等工作;第三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 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的背景、文章的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具体做法是:
(1)每节课复习一至两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的翻译等。
(2)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语文笔记本记录,从而使文言知识形成了知识块,便于积累记忆。
第2篇: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策略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策略
中考前的几个月,如何做好初三语文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得?今年的中考试卷将怎么出?会不会更难些?这些都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问题。所以,三月初市教科所印发的《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其中所列“考试要求”,对“说明”中关于考试的要求、内容、规定的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以及样卷的形式和内容都要十分熟悉,尤其要比较“说明”样卷与往年试卷的区别之处,这对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十分有益。
通过研读《考试说明》,中考语文试题大有与高考语文试题并轨的趋势,认真分析近几年泸州市的中考语文试题,就我校的中考复习经验并结合本届学生的特点及自己的体会实践,对中考前的语文复习作以下构思:
一、确定备考目标:
1.坚持练好字。虽说到了初三,但是今年是第一次进行中考网上阅卷,所以对学生书写的要求更加严格,不求字有多漂亮,但求书写规范、整洁。每天至少5分钟练习。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以及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二、制订复习计划及应试策略:
(一)三轮系列复习
三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 整册复习(3月下旬――4月中下旬),:以考纲中确定的基本篇目为复习重点,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通过这一轮复习,指导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本知识与复习要点。
第二轮 专题分类复习(4月下旬――5月中旬):针对考试试题特点,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语言运用、写作训练六大块,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第三轮 综合训练即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5月中旬——6月上旬):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六套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二)五个板块专题复习
五个板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五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类题目、写作能力五个部分,这一专题的复习是与三轮系列复习同步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分解到三轮复习的每一个过程。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透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这一部分的基本要求是:能辨音识形;能揣摩和理解话语的深层含义;古今中外的文学常识(包括名著导读);识别病句;特别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重点语句的默写。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告诉学生评分标准:错一字整句不得分。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有利与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
(1)基础知识(常考字音形义、文学常识、要背的古诗文)事先印给学生,充分利用语文的早晚读时间,可齐读,可自由理解背诵。
(2)把近几年中考试卷中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和古诗文默写题收集、补充并打印制成若干A4纸的小卷。
(3)每周用两三节课的课前十分钟或者早晚读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
(4)由小组长批改后下次上课老师立即强调纠正并记牢。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包括课外古诗词鉴赏和课内文言文阅读。
对于课外古诗词鉴赏,由于难度较大,我们采取放到平时的常规训练中,先印制了相关古诗词鉴赏的资料发给学生,再每隔两天在小黑板上写一首让同学们训练,在课余时间完成,然后抽课堂前几分钟加以讲解。不断训练,几个月下来还是有二三十首。
至于课内文言文阅读,这是一个重点,花的时间较多。除了常规的三个实词的解释,一个虚词的用法(选择题),两个句子的翻译,今年又多了一个新题型,就是课外浅显文言段落的断句,这是一个难点。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重点,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其次要选好课外的阅读篇目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第三,要把握考点。文言文比较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一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具体做法:
第一轮:按篇复习法
(1)每节课复习一至三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等。
(2)对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语文大笔记本记录,从而对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知识块”。
(3)根据各册的重点课文,选取和自编配套练习加以巩固,强化记忆。
第二轮:习题训练法
(1)搜集近几年的全国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打印制作成若干练习卷。定时完成,定时评讲巩固。
(2)针对难点——断句题,专门花两节课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侧重于方法。
通过近个半月的文言文阅读复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课文阅读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短期内提升阅读能力。
3、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纵观今年中考,都倾向于科技类和生态环保类说明文阅读和关于描写亲情和怀旧的记叙文的阅读。在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的。指导学生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人的独特见解,又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因此复习时应要把握“考点”,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印发不同文体的答题技巧材料给学生)
(1)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进行复习。
(2)用两节课归纳一种文体的阅读知识点,命题趋势等。
(3)精选了这些文体的中考试题,一般选3—4篇。
(4)讲评试题时,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有一些问题,可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答题格式,教给学生。如复习说明文中带点字词的作用,一般按这样的格式答: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第二步,解释这个词放在句中表示的意思;第三步,分析这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如是生动说明什么特征,还是准确说明什么特征。有了这样的完整回答,一般就不会丢分了。
4、语言运用类题
语言运用类的题型很多,包括新闻概括或者提取关键词、漫画类题型、材料提取信息、仿写、对联、图表题等等,一般考两个,非常灵活。今年“样卷”给了新闻题和漫画题,我们都花了很大时间作了专题练习,只有反复练习,学生才会熟悉这类题型,但是今年最后考了个应用文的题型——修改请柬书,平时我们都没有注意这方面,以后要注意应用文的写作。
5、作文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从这一两年的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具体做法:
第一轮:周日作文训练
(1)每周周末布置一篇作文,统一印发稿纸,方便批改,随身携带。
(2)老师每篇作文粗略批改,只给分,按照中考作文40分来打,不写评语,把书写算在里面,把每篇作文存在共同的问题记下,精选几篇作文特别突出的当作范文。
(3)每周一节作文讲评课,评点出问题所在(一、二、三若干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下次作文力图避免)。念读优秀范文,指出优点及可以借签之处。
第二轮:当堂作文训练(时 间:5月份至6月份上半月)
(1)每周一节课当堂作文,除模拟卷上的作文,另外按专题再精选几个题目让学生练笔,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技巧,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着考场作文的状态。
(2)进行几节作文形式的技巧点拨课,如开头法、结尾法、选材法、结构法等。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尝试些题记、写小标题,鼓励多引用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古诗词句子,多写能增强语言气势的排比句或排比段。
(3)作文仍然要全部批改,敢于给高分,给满分,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写作的成就感。
(4)让学生最后认真写四篇打定子作文:以“青春”、“生命”、“风景”、“感恩”为话题的作文,至少经过两次修改,并可借鉴同学的。这四篇作为在考场上能任意套用灵活选取的作文,并尽量能背下来。
三、三“补”措施
中考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答题技巧及其思维能力,三“补”就是针对这些非智力方面的考查而用的。一补是充实生活素材:在复习中指导学生勤于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课外知识的补充、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事件的思考、学生个人思想火花的记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为知识的运用与写作做准备。二补是提供中考信息:注意搜集并呈现给学生新的出题方向、题型设计、学习资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试信息,让学生把握考试动态和方向。三补是提高应考能力:包括应考心理准备、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等,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等形式进行。
总之,初三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套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相信在复习中若三者都能兼顾,中考一定能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第3篇: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为能在2011年中考取得更好成绩,如何让学生能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进行有效的复习,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运用知识与应考能力,从而取得人生之路上的第一次胜利。作为主要的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且考查面广,能力与技巧的需要突出,更需在复习策略上深思熟虑。结合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拟定相应的备考计划:
钻研中考命题,预测语文试卷的命题方。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语文积累与应用”、“语文综合应用”、“阅读”和“作文”四大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拼音、字、词、成语、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时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查;诗歌赏析;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自己对试卷的四大板块作简要的说明: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
1、拼音及词语的考察。首先指
第4篇: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策略:作文
初中课程辅导:http://edu.21cn.com/kcnet1250/
作文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中考作文,占分最高的主观性试题,由于教学中用时多,见效慢,阅卷中随意性倾向明显,导致老师对作文训练重视不够,影响作文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面向生活,表达真情。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2、强调立意,注重选材。立意要深刻新颖,符合当今社会的公德和时代精神,如以人为本、爱国守法、无私奉献、保护环境、诚信、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用敏锐的“触角”,抓住社会的热点、焦点、闪光点,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把自己的笔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主题才有价值,文章才会有新意,才能书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3、形式创新,彰显个性。一篇好的文章当然是文质兼美的,而文章的形式就如同人的外衣,也是不可或缺的。
4、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