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1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争研(yán)斗艳 麻木不仁(rén) B.虬(qiú) 枝 漠(mò)不关心
C.狭獈(ài) 坦荡如砥(dǐ) D.贪婪(lǎn) 心无旁骛(w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会上,小明酝酿了一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B.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航天史上承前启后重要的一步。
C.60年的春华秋实,60年的努力,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在草原上,星罗棋布着好几座美丽的蒙古包。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策,竹制的马鞭,这里指驱使。 B.食:同“饲”,喂养。
C.之:音节助词。 D.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二、阅读与赏析(共44分)
(一)(12分)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责备)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选自《史记彭越列传》,有删节)
6.下列句中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C.至之市 D.无案牍之劳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彭越曾经做过强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豨时,他按兵不动,想借机谋反。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句)
(1)少年或谓越曰 (2)遂破楚 (3)欲自往谢 (4)太仆亡走汉
9.翻译句子(4分)
(1)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2)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二)(4分)秋浦途中①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0.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中“萧萧”与“淅淅”二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第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7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圣神。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3.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
(四) 回家去问妈妈 (13分)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x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来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4分)
答: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答: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7.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的含义?(3分)
答:
(五)(8分)
18.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翅湿沾微雨, 。 ② ,高斋闻雁来。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 ,草色入帘青。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三、表达与交流(共46分)
19.(6分)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智取生辰冈
(1)情节概述(要求说清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相关人物的名字或绰号)(4分)
(2)体验或感悟:(要求说清该情节故事所体现出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你自己的阅读感受)(2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生活中,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都可能在刹那间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 X ”代替。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2篇:2018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2018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心弦(xuán) 摇曳(yè) 束缚(shù) 相形见绌(zhuó) 脍(kuài)炙人口
B.妥帖(tiē) 讪笑(shān)窸(xī)索 风调(tiáo)雨顺 焕(huàn)然一新
C.诏(zhào)书 祖逖tì 忸怩(ní) 鸡犬不宁níng 惨绝人寰(huán)
D.陨落(yùn)颓唐(tuí) 叱骂(chì) 稍纵即逝(shì) 情郁(yù)于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
A.狞笑 狼籍 厮守 文质彬彬 温文尔雅
B.蹒跚 骚乱 媲美 无所是是 游手好闲
C.箫条 火钵 山巅 无所作为 安分守已
D.伶仃 虔诚 鄙视 人情世故 招摇生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很大的冲击。
5、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 )
A.《公输》一文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记叙了墨子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表现了墨子机智勇敢和“非攻”(反对侵略)的思想。
B.陆游与辛弃疾均为南宋时期的爱国诗(词)人,两人的爱国诗作中都阐发了自己要求主动打击敌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伟大抱负。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该书由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编。
D.《朝天子咏喇叭》表面是一首吟咏喇叭的散曲,实际上是怀古之作,讽刺和揭露清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痛恨情绪。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 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 3000多年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①⑥⑤③④② B.④⑥②⑤③① C.①②⑤③④⑥ D.④⑤③⑥②①
7、古诗词默写。(8分)
(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2)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悠悠, 。
(4)《朝天子咏喇叭》一诗中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吹伤了那家, 。
(5)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 ,__________ 。暮寝而思之,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8、名著阅读。(任选两篇文章中的其一答题)(2分)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和《无常》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9、综合性学习(8分)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能代表古人“家风”“家训”的文本。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则,并根据示例写出它的含意及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3分)
①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③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④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yàn:晚)起为第一义。
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选示例: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它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精神。
我选(序号) ,
活动二:在你的班上有同学对“重拾家风”不以为然,提出反面观点,他认为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家风大多是要把人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现实社会常常“老实人吃亏”。请从正面谈出你的观点,强调“重拾家风”的重要性。(3分)
活动三:学校为宣传窗出一期关于“家风”的专版,请你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接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 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 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⑤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 ,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⑥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选文略有改动)
10、祥子是________(作者)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2分)。
11、揣摩下列语句,对加点词语进行赏析(2分)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12、第③段画线句中,“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2分)
13.祥子为什么把买上新车的日子当成自己的生日?(2分)
14、从选文第⑤段内容看,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5、结合全书内容,说说祥子的“希望”是怎样一步步落空的。(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共10分)
论 孝 顺
①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非常注重孝顺,有的.甚至“以孝治天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孝顺就不那么看重了。现在,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忙着追逐自己的物质财富,对于孝顺更是越来越淡了。
②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有多个子女,却没有人赡养,父母和子女因为一些经济纠纷而翻脸,更有甚者,子女殴打父母。当人们看到这些现象时,都很愤慨。其实,自己心中的那份孝顺也不是那么坚强。 至于子女应该不应该孝顺长辈,在以前,这不是个问题,但现在变得有些模糊。
③一些人认为,“父慈子孝”,即孝顺是有先决条件的,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要无条件的孝顺自己的父母。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大都对于自己的父母很有成见,也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安慰。“父慈子孝”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父慈”与“子孝”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长辈慈爱,在道义上晚辈就应该孝顺。并没有说明父不慈,子就可以不孝了。
④一些人认为,孝顺是封建时期的思想,多少具有一些糟粕,在现代社会,就应该宣扬个性,提倡自由。所以出现了很多具有叛逆性格的人,与父母一些问题上的矛盾,很容易演变成不孝的行为。西方社会的自由思想并不是要我们不孝顺自己的长辈,而是坚持自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⑤《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把子女辛苦养大,子女应该为父母养老送终,这就是孝。子女接受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意志,这就是顺。
⑥一些有学问的人,自然有一颗孝心,但比较有主见和想法。但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心底里还是有些心虚,很容易将自己的不顺归结为自己的不孝。有些人,将自己的一颗不顺的心,演变为对于父母的不孝。有一些人,出于物质财富的考虑,直接抛弃了孝,更没有了顺。
⑦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把我们辛苦养大,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养老送终。但是每个生命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都应该收获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其实,孝与顺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意思,作为晚辈可以孝而不顺,但绝不可以不孝。
⑧百善孝为先,很多人也许听说过,但未必真正理解。对于一个人来讲,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谁能比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恩大,如果对于这样的恩,我们不能报之以孝,至于自己其他善的行为,就有点儿虚伪或不可信了。
16、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1分)
17、 第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8、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读完全文后,让我们从我做起,真正做到百善孝为先。请补充一个历史上以孝闻名的事实论据。(3 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2分)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C.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D. 不闻天子之诏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2分)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2分)
2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2分) (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 ①③⑤ B. ① ② ⑥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
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 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二)、诗歌赏析:(5分)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5、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2分)
26、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
四、作文: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命题作文:亲情树下我成长
2、请以“ ,滋润了我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填事、物、景、一句话、一本书......
要求:(1)题目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é) 眼翳(yì) 匿名(nì) 胆怯 (qiè)
B.禁锢(gù) 黝黑(yǒu) 真谛(dì) 骈死(pián)
C.广袤(mào) 犀利(xī) 稽首(qǐ) 叱咄(chì)
D.睥睨(pì) 执拗(ào) 迸裂(bìng) 朔方(shuó)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 睡安稳了。
②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它 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④如果我能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居然 虽然 飞舞 宽恕 B.竟然 但是 飞翔 宽慰
C.居然 即使 飞舞 宽容 D.总算 虽然 飞翔 宽恕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第4篇: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推荐)
博睿教育八年级语文周末测试题
一、卷面书写(6分)1.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运用(2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撺掇./辍.学 糜.子/风靡. 瞳.仁/憧.憬 迁徙./徒.手B.晦.暗/教诲. 陨.石/损.失 亢.奋/冗.杂 蓦.然/描摹. C.雾霭./和蔼. 归省./省.悟 连翘./翘.首 白羊肚./笃.定D.龟.裂/乌龟. 砂砾./泺.源 弹.棉花/掸.子 帷.幕/维.
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潺潺 羁拌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B.振撼 枯躁 戛然而止 周而复始 C.缄默 畸型 草长萤飞 消声匿迹 D.追溯 褶皱 天衣无缝 人情世故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