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2023-10-09 07:12:3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科学活动――小小气象预报员

设计思路:

大班孩子已经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充满探索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对一些自然界中物象预报天气的现象颇感兴趣,他们从好奇到自己主动地探索:通过信息的收集、故事的讨论、绘画的表达和做个“小小气象预报员”等活动,孩子的好奇得以满足,知识得以丰富、经验得到提升,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喜欢收集天气信息,萌发幼儿观察天气的兴趣。

2、通过理解故事和争做气象预报员,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事先发动幼儿收集“大自然语言”的气象信息:如“蜻蜓低飞,天要下雨”等气象信息。

2、倒霉的小白马挂图、小白马头饰

3、绘画材料、“小小气象台”舞台一个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讨论――我知道的天气信息――小小气象预报员――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倒霉的小白马

(1)教师出示小白马头饰,引出故事:有一匹小白马想出门,它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出示挂图)

(3)提问:小白马打算去草地上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小白马打算去看日出,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白马想去树林里散步,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4)幼儿再次完整倾听故事。

2、讨论:故事中告诉我们什么天气信息?

(1)听了故事,故事中有那些关于天气信息的内容,如: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气热;朝霞映红了天,就会下雨等等。

(2)小白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天气方面的信息?

3、我知道的天气信息。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天气的信息?(观察天气、动物;电视、报纸、电脑等)

(2)你收集的是什么信息,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气象信息用绘画表达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小气象预报员。

(1)那么,我们知道这么多的气象信息,现在,我们就可以和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员一样来预报气象。

(2)讨论:怎样预报天气。(教师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语句来表达,如:乌龟背潮湿,明天下大雨)

(3)学做“小小气象预报员”

5、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户外,看看天、花草树木、小蚂蚁等,猜猜明天的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调查员

一、活动题目

小小调查员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同伴了解中国主要节日的情况的活动,知道调查活动的基本过程,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过程

问一问,其他班级的同伴知道各大节日吗?

你们调查的是哪个班级?知道这些节日的有多少人?

(1)我问的节日太多了。

(2)我什么都没记住,他们太乱了。

探究的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

设计一个调查表,每人问一个节日,调查人数为30人。

设计幼儿调查表。

(1)把知道的画在一起,把不知道的画在一起。

(2)把调查的节日写上,也可以用画画上。

(3)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节日。

(4)了解的用√表示,不了解的用×表示。

幼儿调查并记录。

幼儿到中班询问“认识哪些节日”,并进行记录。

整理调查结果(中班幼儿了解节日情况)。

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有23人,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有18人,知道十一国庆节的有14人,知道元旦的有8人,知道三八妇女节的有19人。调查的结果使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

一、活动题目

小小鹌鹑出来啦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孵化鹌鹑蛋的实验活动,感知生命科学的神奇,培养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责任意识。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建议

该活动属于以培养幼儿长期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项目,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进行。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8人,每天每组安排2名幼儿进行观察、测温、换水、翻蛋,并做好观察记录。时间为:早晨8点至下午18点,夜间由教师或家长带回家代为照管。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幼儿可轮流到两天。

五、活动所需资源

受精鹌鹁蛋(种蛋场有卖)、电子温控灯、热水袋(超市有卖)、温度计(医疗器械公司有卖)、小棉毯(可用布和棉花自制)、碎纸屑、纸盒子。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

场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门布置一个孵化角,用于孵化鹌鹑蛋,方便幼儿随时对孵化过程进行观察。

看一看,说一说。

(1)班上住着一只小动物――鹌鹑。

(2)这只小动物好看吗?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3)谁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称?

(4)它是从哪里来的?是鹌鹑妈妈生的吗?

(5)鹌鹑是用受精的鹌鹑蛋经过温度孵化而来的。

(6)鹌鹑蛋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吗?为什么?

试一试:自己能孵鹌鹑吗?

教师在幼儿感知鹌鹑是孵化而来的知识性常识后,组织幼儿对鹌鹁蛋进行孵化。准备受精鹌鹑蛋40个,每20个为一组。大小纸盒各一个(小盒用薄纸制作就可以)、透明玻璃缸一个、温度计两支、热水袋一个、小棉毯一块、碎纸屑若干,用水温、电温两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孵化实验。用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用水温孵化鹌鹑。

(1)把温度为38℃的热水装进热水袋,放置于大纸箱内,热水袋上放置两层报纸。

(2)在小纸盒内装人20个鹌鹑蛋,竖起来,大头朝上。连带小纸盒一起放在盖有两层报纸的热水袋上,并盖上小棉毯。

(3)鹌鹑蛋的孵化时间只需17天,0~7天,鹌鹑蛋的温度保持在37.6℃,每隔2小时测一次蛋温。量温度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鹌鹑蛋上,这样量才准确。如果蛋温度偏低,可立即换加热水。8~14天时,在热水袋上再放一层报纸,使温度降为37.4℃。到了14天,每天换水时都要进行自然凉蛋,促使胚胎发育。每次凉蛋时间不少于6分钟,如果室内温度在24℃时,最少需自然凉蛋8分钟。到15~17天时,鹌鹑蛋的温度要恒温在37℃,满17天再过4~6小时,就可见鹌鹑破壳出雏。到18天时,鹌鹑就基本上出齐了,再过6小时,可停止孵化。

想一想,做一做。

(1)在孵化鹌鹑蛋的过程中,重要的外因条件是什么(温度)?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全面性和长久性,测量温度时要及时如实做好记录。

(2)幼儿进行孵化实验:让幼儿自己试试用哪种方法进行孵化更好一些。

测一测,记一记。

每天每隔2小时准确测量鹌鹑蛋上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七、注意事项

1.换水时,水温只能控制在38℃。

2.测量蛋温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蛋上,这样才准确。

3.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示或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4.本活动因为是属长期观察探究类型的活动,因此特别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长期观察的能力。

八、参考资料

《特种经济禽类饲养新技术》

活动点评

该活动是观察类的探究活动,幼儿通过参与小鹌鹑的孵化过程,感知鹌鹑蛋孵出小鹌鹑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全面观察的能力。从活动内容看,选择了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作为观察对象,从活动过程到准备材料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实验,得到了第一手的孵化小鹌鹑的经验,为幼儿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活动开始引入很好,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对此活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活动题目可以改成“鹌鹑蛋能孵出小鹌鹑吗”。这样可一目了然地让幼儿知道这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原题目范围太大,“出来”两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出来”,让幼儿很难想出是孵出来的。

2.整个孵化过程可分几个环节让幼儿参与,如:选蛋、翻蛋、摸温度,看小鹌鹑出壳等环节,尤其是出壳的情景是幼儿观察的兴奋点,可组织幼儿观察记录、表述等,以达到活动目的。

3.小鹌鹑出了壳,幼儿可以参与喂养,从中观察小鹌鹑的成长,包括:吃食、走路、睡觉等活动的形态、特点,并把它画出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品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探究,感知水变热与盛水的容器的质量和表面颜色有关,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温度计、铅笔、记录图表、四个易拉罐(分别涂上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盖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太阳的各种用途。

(1)可以利用太阳晒盐、晒衣服。

(2)植物能长得绿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阳取暖。

(4)人们晒太阳能使身体健康。

(5)可以利用太阳能做洗澡的热水器。

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测定温度,哪种测定方法比较准确。

(1)用体温表来测量温度。

(2)用手来测温度。

(3)用活动室中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试验后得出用温度计测定的温度最准确。)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什么东西做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幼儿讨论。

(1)用塑料罐做个热水器。

(2)用易拉罐做个热水器。

(3)用玻璃罐做个热水器。

试一试,在有盖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中加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然后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记录实验结果。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分别涂上黑漆、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的五个易拉罐装上同样多的水,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探究活动三

探究的问题:怎样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装入同样多的水,加上盖子,放在太阳光下,摆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平放的易拉罐水温最高。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注意在每个容器中加入同样多的水。

2.每一步实验过程要在同等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第2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幼儿操作材料和玩具若干、笑脸娃娃、哭脸娃娃。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听欢快音乐拍手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请幼儿观看昨天户外“找风”游戏的录像。

探讨:

(1)你是怎样找到风的?

(2)你是怎么感觉到风的?

(3)教师小结,请幼儿欣赏风的课件。

2、请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风,发现风,变出风来。

(1)请幼儿自己探索变出风来。

(2)教师出示材料,请幼儿利用操作材料变出风来。

(3)探讨:你是怎样变出的风?

(4)请幼儿观看课件:“风从哪里来”。

3、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风,你知道都有哪些风吗?

教师结合课件简单评析小结。

4、教师出示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请喜欢风的小朋友站到笑脸娃娃的旁边,不喜欢风的小朋友站到哭脸娃娃的旁边。

(2)为什么喜欢(不喜欢)风?(配合图片展示)

(3)教师和孩子一起统计得分并小结。

5、教师通过课件丰富幼儿关于风的知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风还有许多好处和害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讨论:台风。龙卷风力量强大,给人们造成了许多危害,怎样才能控制这些风呢?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来当小小科学家,让风来为我们做好事。

(2)听音乐拍手出教室,自然结束。

第3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

科学活动:会变的影子

幼儿经验分析:

1、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关系已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有光就有影子。

2、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发现到影子是会变的。

设计意图:

1、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引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兴趣。

2、在幼儿实践的基础上,提升有关光和影子关系的经验。

环境创设:手电筒、辅助材料、纸、蜡笔、陈列板

活动流程及相关提问:

一、质疑,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影子会变吗?为什么?

2、影子会怎么变?

3、你会让影子变吗?

二、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探索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方法。

观察要点:a、参与投入情况 b、选择和使用 c、记录的方法

三、讨论交流、经验提升。

你是怎么让影子变的?

(归纳影子变化的'原因)

挑战:影子真会变,那它会不会变没有了呢?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优秀18篇)

2.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成果。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总结案例,相信会给您写总结带来一些启示。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篇一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使扑克牌能够独立站起来。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纸牌、塑料筐、记录纸、记录板、记号笔、ppt、照相机。

一、引出扑克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对,是纸牌,也可以叫扑克牌,在个别化学习里你们会怎么玩?

二、出示纸牌,幼儿探索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一)幼儿探索一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原来你们在个别化学习里学会了这么多扑克牌的玩法,不过今天老师请你们和。

2.出示一张扑克牌,幼儿动手尝试。

4.幼儿交流后把作品呈现在展示台上。

小结:原来想让一张扑克牌自己站住只要改变扑克牌的形状,让它的身体保持平。

衡,这样一张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二)幼儿探索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教师:刚才上来介绍的小朋友,你们就像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办法教给了大家,现在呀要增加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实用23篇)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适应的。在写总结时,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有关总结的范文,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助益。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篇一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家园。她美丽而又脆弱,我们都爱自己的母亲,更爱温柔的地球母亲。

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要在哪里居住呢?为了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节约粮食。不轻易浪费一粒米,一块肉,一口菜。

(2)要节约水资源。不轻易浪费一滴水,一口汤。

(3)要节约森林资源。不大量砍伐树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4)要保护好动物。不大量捕杀动物,否则会造成生态不平衡。

(5)要保护好植物,植树造林,变沙漠为绿洲。

(6)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会污染环境。

(7)不乱扔垃圾。乱扔垃圾者,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惩罚,还要把垃圾清理干净。

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一定要让青山绿水永驻人间,让和谐的自然环境永生!

行动起来吧!我们爱地球!

以下是一年级363班叶琪、赖橦、李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学设计《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观察和体会,了解游戏过程中产生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活动准备与活动过程:

一、旋转的乒乓球:准备:广口瓶1个,乒乓球一个。设问:将一个乒乓球放在桌面上,上面倒扣一个广口瓶,不把瓶子反过来,能不能用瓶子把球从这张桌子挪到隔着一段距离的另一张桌子上去呢?

玩法:拿住瓶子做绕圈运动,乒乓球贴着瓶壁逐渐上升。由于乒乓球沿瓶子内壁做旋转运动,因而不会从瓶中掉下来。不断运动瓶子,就可以把球带到另一张桌子上去了。

原理:球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当离心力大于地球对乒乓球的引力时,乒乓球便在瓶子内壁做惯性运动,不会从瓶子中调出。

二、一个换一个

准备:同等质量的硬币数枚。

设问:将几枚硬币一枚紧挨一枚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排成一列。离该列硬币几厘米处,再放一枚同样的硬币,用手指将它弹向那列硬币,结果会怎样?

玩法:按以上的方法弹出一枚硬币后,那列硬币另一端最前面的一枚也会向前滑。如果用两枚硬币弹过去,另一端则会有两枚划出。继续试验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设计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一:《沉浮》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未完,继续阅读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