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10-15 07:13:3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教学难点】

学习当我们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时应敢于伸出友谊之手,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理解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松鼠图,小熊图,纸船图,风筝图 【教学过程】  导入

师:何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礼物,大家还记得吗? 出示纸船和风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船和风筝》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看看大家还能不能准确叫出这些生字词朋友的名字。 进入课文 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师: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哪两只小动物的故事?

出示松鼠和小熊图

②为什么课文题目确是《纸船和风筝》?它们和松鼠、小熊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三、朗读感悟课文  分析第一自然段。

师:①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点生读)

②读得非常好!从第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小熊住在山脚

松鼠住在山顶

 师:①看啊!他们住得那么远,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出示第2、4自然段)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②松鼠送给小熊一只纸船,小熊送给松鼠一只风筝,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大家看,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两个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同音,都读piao。同声旁,都有“票”。不同:“漂”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

“飘”是风字旁,与风有关。(出示课件演示:漂呀漂、飘呀飘) 师:①他们成为好朋友,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

师板书:高兴——成为朋友 ②你是从哪句话知道他们高兴的? 出示: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③谁能表演一下“乐坏了”?(点生表演)

④好,让我们用“乐坏了”的心情读第3、5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女生读第五自然段。

⑤松鼠将自己最爱吃的松果放在纸船里送给了小熊,并写上了祝福:“祝你快乐!”小熊将自己最爱吃的草莓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也写下了祝福:“祝你幸福!”于是,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齐读第六自然段)

 师①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闹矛盾的时候,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纸船和风筝都到哪里去了呢?(课件出示)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②风筝被挂在高高的树枝上,纸船被放到屋顶上,谁都不好意思主动将礼物送给对方,为什么?(生:赌气,都希望对方先认错)③从他们“每天”都这样做,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样? 难过,板书:难过-----吵架

④让我们一起用难过的心情读7、8、9自然段。(男女读,合读)

6、师①:没有好朋友的日子是孤单的,是寂寞的。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都在赌气,谁都渴望和好如初,但都不好意思主动认错。是谁终于忍不住了,率先伸出友谊之手呢?(松鼠)

②谁来读读第10自然段?(课件出示)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③从“再也受不了啦”中可以看出小松鼠的心情?(忍了很久,急切的希望和好)

④从“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中,你可以猜到小松鼠的心里想些什么吗?(小熊,我们和好吧!)

7、师①松鼠将纸船放进小溪,它在等待什么呢?(小熊的风筝,与小熊和好)

②小熊愿意和好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11自然段)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③当松鼠看见小熊的风筝时,心情怎么样?(高兴得哭了)让我们用开心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拓展

师:①如果你和好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做?

②小熊和松鼠是通过纸船和风筝来传递自己的祝福。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卡纸写上几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结束语:

孩子们说得太好了,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第2篇:《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因一件小事而争吵,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后又鼓起勇气,相互伸出友谊之手,重拾友谊之后的感人之情。

2、初步理解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学会怎样交朋友,珍惜身边的朋友,融课堂于孩子的生活中。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齐读,抽听。

2、回顾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引出问题:他们住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三、学习2——6自然段

1、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什么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呢?齐读2——6自然段。

(学生回答,借机出示图片,教师指图片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2、区别“漂”和“飘”

师:这只船和风筝分别是谁做的?(出示投影,生回答)

师: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边读边出示课件)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指着课件中变红的“漂”和“飘”)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师:那么你会用这两个字吗,看看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你会填吗?(出示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辨生字,“纸船漂啊漂,顺水而漂”“风筝飘啊飘,随风飘荡。”教师并用红笔标出不同的偏旁,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有所感悟,产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

3、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师:(出示投影)纸船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小熊除了收到松鼠的纸船外,还收到了什么礼物?(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

师:小熊的心情怎样?哪个词语直接写了小熊的心情很高兴?“乐坏了”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等)指导朗读。

师:小熊收到松鼠的礼物可高兴了,它也想回赠松鼠一份礼物,于是,小熊通过动脑筋,也给松鼠准备了一份什么礼物?(出示课件)当松鼠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呢?指导朗读。

师:出示两段话,齐读。

师:总结,纸船和风筝捎去了小熊和松鼠对对方祝福的话语,也捎去香甜的草莓和可口的松果。从此他们成了一对让人羡慕的好朋友。(板书:好朋友)

四、学习7——9自然段。

1、师:正当他们沉浸在友谊的欢乐之中时,可是有一天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学生齐读7——9自然段。

2、请学生回答。

3、师:(板书“吵架”)原来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他们的心情怎样呢?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4、师:可是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他们吵架了,可是心里都还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五、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1、师:噢,原来是这样啊! 那是谁先提出和好的?他是怎样做的?(齐读第十段)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学生读,说话训练“如果……就”

2、结果怎样了呢?自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后请学生回答。(板书“和好”)小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你能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最后一段,指导朗读)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拓展练习。

1、师:如果你是小熊,看到这么多的纸船向你漂来,你会怎样呢?

2、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他们用自己的宽容原谅了对方,又成了一对让人羡慕的好朋友。经历了这一切,我们相信他们以后再也不会闹别扭了,因为他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节日来临的时候,你会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什么祝福语呢?(说一说,写一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挖掘文本的人文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在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友谊所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六、作业: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好朋友 → 吵架 → 和好

(高兴) (难过) (高兴)

第3篇:《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双墩第二小学

龚存英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使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从而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从而学会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心胸,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欢迎的人。同时也认识到: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叻孤习课攇,就一受到的感染も

学疟分析:Ѝ孆生对于譾文的朗诳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欪仿各留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呈简卝生活经历和情感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皔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焟自主〡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的以张扬。

孆生对于譾文的朗诳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欪仿各留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呈简卝生活经历和情感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皔见解,表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二课时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会写“幸、福、扎、抓、句”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11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因一件小事而争吵,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后又鼓起勇气,相互伸出友谊之手,重拾友谊之后的感人之情。

3、初步理解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习重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学会怎样交朋友,珍惜身边的朋友。融课堂于孩子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课文——(生齐读课题)。出示小黑板。谁愿意来读读这些排好队伍精神饱满的词语宝宝呢?

2、你能用这个句式:( )和( ),让( )和( )成了好朋友?说说上节课你所了解的故事吗?

(二)区分“漂流”、“飘荡”

出示短语:漂流的纸船

飘荡的风筝

“漂”和“飘”着重描出。

1、指生读一读这两个短语,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2、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位置,为什么?

3、师小结;强调这两个字的不同

4、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6年下期送教下乡活动

20.纸船和风筝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 琦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的大致内容,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好词好句。辨析“漂”和“飘”,理解“乐坏了”,会用“祝”说话。

3.通过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读懂故事、有所感受并愿意与人交流。

2.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并学会积累与运用。教学难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体会它们珍惜友谊的情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识字写字,标好自然段序号、读通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3.课前动手制作:小熊、松鼠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播放《找朋友》视频,老师带着学生律动后与学生逐一握手,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纸船和风筝》。

二、精读课文(读懂故事,积累语言,体会情感)

(一)学习1至6自然段(互赠礼物,友谊初建)1.出示贴图,跟小动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基础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主要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课件出示)(指名读、自由读)。山顶 山脚 小溪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吵架 难受 抓住 乐坏了 扎风筝

2、猜一猜。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1)板画。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松鼠的家住在_____,小熊的家住在______,一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学生边说,教师边板画)

2、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