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2023-11-06 07:12:3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

第二课时

1、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4)区别“漂”和“飘”。 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2、学习第七自然段。 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友谊失而复得,他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5、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他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修改意见: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2011年 月 日课 题21从现在开始

编写者:教学目标:1.认识“之、轮”等9个生字,会写“之、令、布、直”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教学难点: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

1.提出听的要求: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

仔细听,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

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大王宣布了一个什么消息?

学生接读狮子说的话。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

(2)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4)表演朗读,大家评议。

(5)总结学法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学习情况

三、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修改意见:

第2篇:纸船和风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第二课时详案

设计者: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倪乐霜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祝、幸、福”等8个生字。

2.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边读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体会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谊及友谊带来的快乐,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地相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生字词语。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五、写字指导:坏、松、扎、抓、祝、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生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引:纸船和风筝使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过渡: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二、精读课文。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2~6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纸船和风筝是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学生自由发言)

交流:出示: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指名读,男女生分句读。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飘呀飘”和“漂呀漂”)

这里出现了两个piao,有什么不同?师随机板书:漂、飘

(根据学生的发言点拨:“漂呀漂”怎么用?这个“飘呀飘”又怎么使用呢?)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风字旁的飘,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

是啊,汉字中有很多字是这样的,字的偏旁跟意思有关。

把词语送到句子中,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

2、读得真棒。引读:

纸船漂到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乐坏了。

风筝飘到松鼠家门口,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出示两句话:小熊拿起纸穿一看,……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

(1)自由读读这两段话。那一对同桌愿意来读读。

(2)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你真会读书,发现了他们俩的表情一样,都乐坏了。

当学生说到:祝你快乐!师:你也来把祝福送给松鼠吧。

生自由发言后,师小结:不管送的是什么,都是礼物;不管写的是什么,都是祝福。他们都--乐坏了。(乐坏了变红)

乐坏了就是……

引:如果,很忙的话就说--忙坏了、很热的话就说--……

(3)出示两幅插图和文字

想象一下,小熊“乐坏了”是什么样的?松鼠“乐坏了”又是怎样的?

出示图片看图说话:

(4)那咱们把小熊和松鼠的快乐读出来。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快乐写在脸上,把幸福装进在心里,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3、孩子们,纸船给小熊带来了--快乐,风筝给松鼠送来了--幸福,他们成为好朋友后,生活会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课件出示:

当小熊生病时,松鼠会()

当小熊有困难时,松鼠会()

当松鼠快乐时,()

当时,()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说说。

小结:是啊,孩子们,有了好朋友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

4、(忧伤的音乐响起)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看到这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

(难过)那就难过地读吧(齐读第7段)

(2)引出:此时此刻小熊心里?出示第八段;小松鼠心里?出示第九段。

①自己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交流:②难过。(两句话变红)他们会难过的怎样?让我们走近这难过的一对好朋友吧,读。

③学生说到每天还是……时,

师:小熊小熊,你和松鼠都吵架了,为什么还每天扎一只风筝?

小熊,你来

松鼠松鼠,你和小熊吵架了,为什么还每天折一只指船?

松鼠,你说。评:

是啊!有朋友之间,当对方有了错误,我们就

该去原谅对方,谅解对方啊!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会读书,自己读懂了那么多!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都还装着对方。

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的心里,读读这两段话吧,

④分男女生读这2段。

真好!他们都很难过,

5、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

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指导朗读。

师:纸船带着松鼠的心愿顺着溪流漂走了。

6、是的,你们看,就在傍晚……出示最都一段。

指名读。真好,那么激动和兴奋,我们一起高兴地读吧。

看到这一只只纸船,小熊也放起了一只只风筝。

7、出示课件:音乐响起,漫天风筝飞舞,满溪纸船漂荡……

一只只风筝乘着风飘向山顶、一只只纸船顺着溪流漂向山脚,

师:此时此刻纸船和风筝一定带着小熊和松鼠很多很多的心里话

小熊会说……松鼠会说……

师:有位作家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拥有好朋友是对每个人来说幸福的事啊!

老师送大家一句话,齐读:拥有朋友,一生幸福!

三、写字指导:

1、在这样的幸福时刻,我们也写写幸福这个词吧。

写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个羊少了一横,第二横最长)师范写。

“福”是什么偏旁?

师:视字旁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板书“福”。

学生练习书写。

师:我写这个词的时候心里暖融融的,你们呢?

再读词语:幸福

2、展示、评价。

3、师:有朋友是快乐的,有朋友是幸福的,我祝愿小朋友们都能得到朋友,得到快乐和幸福。

作业:1、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写一写:把自己对朋友的祝福写下来送给朋友。

板书:纸船和风筝

小熊快乐幸福松鼠

第3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纸船和风筝_人教新课标

20、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古诗,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认识,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并有的放矢地渗透识字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细读文本,体会小熊与小松鼠获得友谊的幸福,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感受“拥有朋友,一生幸福”的人生真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第 1 页

1、能准确认读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过程与方法:

1、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分同音字“漂”与“飘”的用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知道它们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小动物。( 出示青蛙和小鸟剪贴画),有一天,

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论起来。什么事呢?学了《坐井观天》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看简笔画,理解题意。

教师画井沿和井壁,将纸青蛙贴在井底。引导学生看简笔画,问:谁坐在井里?它坐在井里抬着头干什么?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它不仅有趣,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三)提问:这则寓言主要写青蛙和小鸟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设计意图

(一)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故事,通过“读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和我对苗家小姑娘的那份“爱心”,学生在表达、争辩中认识和体会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蒋锞沅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非常聪明,爱动脑,敢提问,发言大胆,知识面广,但行为邋遢,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不知道整理书包。于是我就把他拿到课堂上来作为写日记的材料,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了,觉得写日记原来就这么简单。

二、学习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新课标小学第三册音乐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 设计理念: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形式上,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培养音乐爱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第一课时:《鲜花爱雨露》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我们又迎来了第20个教师节。在这个教师节里,同学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一束花,一张卡片,或者是一张灿烂的笑脸,都是大家对老师真诚的爱,谢谢你们。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1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1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

未完,继续阅读 >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