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作8》教案
第1篇:语文《习作8》教案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2、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2、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课前准备
1、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2、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3、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
2、开火车背古诗。
3、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1、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
2、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3、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1、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2、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
3、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
五、撰写研究报告
1、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2、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评议。
第2篇:语文《习作8》教案
语文《习作8》教案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2、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2、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课前准备
1、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2、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3、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
2、开火车背古诗。
3、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1、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
2、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3、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1、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2、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
3、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
五、撰写研究报告
1、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2、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评议。
第3篇:《习作8》教案
读古诗,写收获
习作要求: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习作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内容提示:读读这些诗句,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那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写法指导:这是一次简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学习收获写出来。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按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找到原作和有关参考资料,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出来。教学重点:
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并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教学难点: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1、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学期我们读了许多古诗,还举行了背诵比赛。你能向我们露一手吗?指名背,齐背。
2、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小黑板出示)谁来读一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
第4篇:三上习作8教案
一、习作内容:(第五册习作八)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2.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
1.《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2.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习作指导课
(一)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
第5篇:三年级下语文教案习作8苏教版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一次编写童话故事的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写这篇童话的目的,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第二部分是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主要抓住小花猫不讲卫生生病,改变坏习惯后身体就健康的事。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学写童话故事,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着重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激发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教师要重在培养他们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鼓励他们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主动参与写作。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学习中发现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学生的兴趣不仅来源于故事本身,而且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编写童话故事,本次的习作是在上学期练习过
第6篇:习作8
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⒈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⒉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⒊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
二、新课:
1、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这份研究报告,边读边想想,从这份研究报告中,你有多学到了哪些知识?(交流)
2、看了刚刚的研究报告,你觉得对于诗歌的研究报告可以写些什么?
3、(讨论)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这份研究报告中没有写到,而你觉得应该在研究报告里写一写的?
4、读了这份研究报告,你认为在写研究报告前应该做哪些事,可以帮助自己把研究报告写得更好?
三、讨论、交流:
1、一起来看看这些诗句,轻声的多读几遍。
2、这五句诗你熟悉吗?谁知道这五句诗的一些知识。
3、哪些诗句你最不明白呢?你想不想对它研究研究?现在啊,老师给同学们这个机会,在我们的这个课件中的诗词意境部分老师已经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可以去查找
第7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优秀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习作8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3、按照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习作的欲望。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在观察生活、择取习作素材、起草、修改、誊写、参与展示活动的每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3、开展班级作文周报编辑活动,以壁报、黑板报、印制班级小报等便于操作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⒈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⒉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
1、利用课前谈话或聊天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
2、研
第8篇:习作讲评8
习作讲评的目的:
1.培养学生乐于修改习作的精神。
2.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和评价。
3.通过评改重点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怎样将读后感写清楚、写具体,并能在恰当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讲评重点】
通过评改重点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怎样将我的六年级写清楚、写具体,并能在恰当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讲评难点】
乐于发现习作不足,愿意逐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能具备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讲评课,评改我们刚刚写完的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六年级(板书课题)
二、回顾提示,明确要求
1.回顾上节板书内容,习作要求有哪些?
2.学生汇报。
三、教师总结,整体优点
1.昨天,我欣赏了同学们的习作,这次习作优点较多,体现在4个方面。
2.课件出示整体优点。
四、欣赏佳作、提出评改重点
1.出示同学的习作。
2.其他同学在下发的习作上用~~~标出你最欣赏的地方。
3.从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