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创设情景 训练语言表达
第1篇:善于创设情景 训练语言表达(网友来稿)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苏林瑞
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肢解分析,少有让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因此,许多学生回答问题语无伦次,甚至于措辞不当,作文也是拙于表达。而近年的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所占的份量相当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要让学生自己表达,教师就必须善于创设情景,诱导学生动口,动笔。以下是教学中的几个例子:
学会安慰别人
情景一:你的好友向来成绩很好,但这次测验只得了69分,他很伤心,你安慰他说。
情景二:你的同桌为送一个受伤的低年级同学去医院,上课迟到了,老师不知情,严厉地批评了他,他感到很委屈,你安慰他说。
学会提意见
情景一:老师过于严厉,对偶尔犯错的学生也严加斥责,有时还会伤人自尊,请你妥善地向老师提意见。
情景二:爸爸经常约朋友在家里打麻将,有时玩到深夜,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请你委婉地向爸爸提意见。
学会在公众场合发言
情景一:学校领导和科任老师来参加你班的毕业典礼,气氛很热烈,现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发言。
情景二:你考上重点大学,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你,请你对以下这些人说几句得体的话。
(1)对关心你的长辈们说:
(2)对帮助过你的朋友们说:
(3)对正在学习的弟弟妹妹们说:
四.高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感。
请你根据下列不同“情境”各写一条赠言。
(1)给在你困难时曾经给你真诚帮助的同学。
(2)给曾被你无意伤害而你一直心怀歉疚的同学。
为以下几个公共场所写几条警示语
情景一:为防止人们践踏校园内的草坪,请写上一条亲切友善的警示语。
情景二:校园是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为了防止人们在教学楼追逐打闹,请写一条亲切友善的警示语。
为班里写几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1).激励性的
(2).启迪性的
学年初的班会课上,请同学们作特色性的自我介绍
``````
这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班同学发言的,就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感谢老师们这几年对我们的教导和爱护,你们就像校园里的六棵大树,为来自四方的小鸟撑起一所‘绿色天堂’,让我们在这优美清新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壮实着肌肉,丰满着羽翅,健全着体魄,学会竞争,学会奋斗。我们将要飞向远方,但无论走多远,我们心中依然牵挂着这所‘绿色天堂’。”
公共场合提示语也写得很有特色,做到了亲切,生动,有创意,许多同学留心观察到了日常各种场合的提示语,像草地和绿化带中立着的“绿草茵茵,足下留情”“保住一片绿,留予万人赏”“小草茵茵,踏之何忍”等等,这些亲切友善的语言,可以感染人,使人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可以陶冶情操,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课室的标语设计也别出心裁,如:“学而不思犹如食而不化,活学活用就像采花酿蜜。”这是启迪学习方法的。“拼搏吧,成功将在夏日书写;奋斗吧,希望已在风发芽。”这是激励性的。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善于激发他们的思维,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开辟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天地。
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注重强化学生的用语意识,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激起他们对学语文的兴趣。文明得体地使用语言,是中学生应该掌握和具备的一项基本语文素质。好的语言里面往往是美的情感和思想的流露。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给机会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发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004年5月26日初稿作者邮箱:5632541@avl.com.cn
第2篇:作文教学要善于创设情景(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要善于创设情景
河南省内乡县灌涨王红丽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是让学生头痛的学习难题。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就体现在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因为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以督促学生去理解识记,只要下得功夫就一定能掌握。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把作文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从各年级语文检测题的比分权重上,以及现行教材的编排方案足可看出。怎样尽快把学生引进写作天堂,去掉头上的“紧箍咒”,在写作这片蓝色天空自由翱翔,未免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渴盼。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同行共勉。
一、破解迷惑,铺筑平坦大道
去年第一次给三年级上习作课,“大家以前写过作文吗?”一上课我就提出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没有。”几乎是异口同声的答道。“老师,什么是作文啊?您教我们做作文吧。”一个充满渴盼的好奇的声音冲进我的耳朵。“作文啊,就是把我们平时看过的﹑做过的﹑听过的非常熟悉的人﹑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实从我们学说话的时候起就在作文了,我们所学习的课文都是人们写的作文,如果我们的作文有书上写的那样好,我们就是作家啦!”一席话,消除了孩子们脸上的迷惑,心里的恐慌。“好啦,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经历过的,你觉得最好的东西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轰!”下面就像炸开锅似的说将开来。就这样,我的第一堂习作课拉开了帷幕。
二、先说后写,说写结合
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编排方案非常明确的指出“先说后写,说写结合”这一习作的教学思路。口语交际与写作一样,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交流。写作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一个过程,因此,写作前的“口语交际”是这一转换的重要环节。学生说的越充分,文字表达就越清楚。学生饶有兴趣的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作文中除了要求学生言之有物外,还应做到言之有序,叙之有理。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要尽可能的放手学生去说,鼓励每一位学生多说,让他们有话想说,课堂上做到畅所欲言。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肯定,不完整的地方要加以补充或纠正,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再来一遍。
三、把苹果请进教室,让作文写真写实
曾听说有一位教授在写作课上把苹果带进课堂,让学生看着苹果写苹果。这一举措真让学生茅塞顿开,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家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说真话写实事。这样的文章才会更加形象生动,充实有物,做到描写的水果让你有馋的感觉,所写之事历历在目。可惜的是我没能亲自聆听,但教授的思想已渗透到我们的心。
我们在学完《爬山虎的脚》这组课文后,要求学生写一处景物。在口语交际时,我让大家说说自己熟悉的景物,尽管我口头说了一处,学生还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学生心中无景,从何说起。于是,我亲自带学生来到大树下,来到丝瓜架边,来到菜园里,……引导学生从远处看,到近处看,看丝瓜藤上的茎﹑叶﹑果等的形状颜色,以及每个节上生长的结构特点;观察大树的枝和杆,叶的颜色和形状,花的姿态和气味。等学生再回到教时室,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大家。还有一次,要求大家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要抓住它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喜欢什么,就是不知道怎样说。这时,邻居家的一只大黑猫正从教室门前经过,我悄悄地把猫逮住,带进教室,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还提醒大家回忆猫的生活习惯,它是怎样捕捉老鼠,怎样和你玩耍,它给自己带来过什么乐趣。这样一来,每位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好像就在眼前了。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范文或下水作文引导学生上路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寻找一个榜样,也就是说,长大后要像谁谁一样有出息。长辈教育晚辈时,或老师教导学生,总是把那些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等等有作为的人拿来做榜样。学生初始作文,同样需要一定的范文或下水作文来引导。新人教版出版的义务教材每组课文的选编和学习园地中的习作要求完全相符,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例文。习作前,引导学生精读范文,勾起自己曾经历过的类似的事,再进行说和写就容易的多了。如果在学生无话可说(写)的时候,老师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角度说出他们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或自己认为难以启齿的事,也会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为好的创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服务作文教学
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孩子见少识浅,又很少参与户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多媒体”,把他们没见过的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到活动中去,被大山挡住的一切要让“多媒体”给带回来,这样就会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比如,农村的孩子虽然“多见树木少见人”,但他们所熟悉的树木仍然有限,也很难把自己所谓的熟悉的某种事物比较形象的描述出来。这时便可利用网络储存的图片:扇形的﹑针形的﹑带形的﹑手掌形的,……各色各型的叶子,植物的名字﹑形状,毫不保留的呈现在大家眼前。还有猫耍老鼠,小锚玩线团﹑抱着花枝打秋千等很多难以遇到的瞬间场面,都可以利用电影片段让学生尽情欣赏。这样以来,孩子们的所见所闻就会对号入座,他们的作文何尝不会生动形象?
另外,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一个孩子画了一幅虽然什么都不像的画,如果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他一定会喜欢上画画,甚至会影响他一生。学生初作作文更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每一点点儿进步,对他们的异想天开或者不沾边千万不要妄下断语。把他们的得意之作可以发布到网上,或发送给他们心爱的《小学生学习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写作兴趣自然就会培养起来,日复一日,写作一定会成为他们的需要,成为生活的重要成分,并伴随其一生。
附件(0个)
您的朋友我自己的邮箱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下载播放
王红丽
第3篇: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的情景(人教版高一)
434318湖北公安一中邱刚(hqiugang@163.com)
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关键在于提高受体--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体验的激情,拓展学生接受的最大空间。学生的接受量是课堂效率一个直接的评判。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还要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兴味地学习。
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笔者在此提供几种相关思路。
1、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如特级教师王世发老师在执教《巴尔扎克葬词》是这样导入的: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