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4-03-12 07:12:3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它具体、形象、新颖、直观,可以增强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特别是它可以更新教学观念,能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使单一的满堂灌变为图文并茂的多媒介动态传播。由于它的手段先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动手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下面就《我给同学画张像》一课中的多媒体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利用此特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应用和掌握新知。我准备了多组图片(不同类型的发型、不同类型的脸型、不同类型的眼睛、眉毛、鼻子、耳朵、嘴)让学生去拖动拼摆。通过为“小模特”拼摆头像的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个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氛围中去尝试、应用和学习新知,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而多媒体技术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选择适合“小模特”的脸型、发型和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遵循了学生的主体这一规律。人机互动这一新型交往形式,在此应用也为本课提供了一个高潮和热点。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亲自分析、研究所以把人的五官特征在画面中抓住了,而且很好的表现出来,同时也为人的五官位置这一难点作了一个铺垫环节,在潜意识里锻炼了学生。

三、应用媒体技术可以加强实践性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往往是个弱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分析中,学生举例说:“生活中人有长脸、有圆脸、有方脸、有瓜子脸、又椭圆形脸等”在此同时,我相应的出示各种不同的脸型。这样即给学生一个具体画的表现方法,又让学生明白怎样表现去脸型。通过实践,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的认识了脸型的表现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虚拟实验,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各种实验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我通过故意选择不合适的脸型、发型和五官(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学生会马上发现所摆的“小模特”的外貌特征与真人的外貌特征有区别或是不一样,这样更加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去观察和分析人物的外貌特征这一教学难点,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和理解奠定了基础。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益。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声、光、形、色的优势,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通过课件的应用和学生的操作,学生总结得出拼摆的过程。而后教师加以引导得出这就是‘绘画过程’这一结论,至此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得以解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度过了此课,即突破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难点难以在课堂中很好的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宽了学生的思路,展示给学生一些好的参考资料和表现手法的例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学生在乐学、想学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此课的新知,提高了本课的课堂效益。

总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电教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必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的认知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更可把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媒体特长,突破教学中的难关,化整为零、化繁为易,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动手能力才会有更快的飞跃和发展。

第2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去“发现”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指取得新结论新方法的思考过程。这种“新”是相对于书本和学生自己来说的,而不是相对于社会和教师来说的,只要学生能想出书本上未说明的内容和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不管这些“内容”和“事物”在社会上有没有,教师知道不知道。我们都可以说学生进行了创新思维。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对某一个问题的出发点而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思维发展是不同的,不能提到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就是找一些新颖的题目,新颖的解法,才能培养。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特意找一些题目,就不会体现课标的基础性,也不能照顾大多数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我就借助教材体系中原有的知识平台,让学生挖掘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平时学生的点滴智慧,新奇的想法,都是他们自身思维发展的一次积累。本文就以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谈谈如何通过教材本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四边形内角和证明时,教材中提供了一种证法:即连结 AC和BC相交于点O(如图1)证明略。

本题利用转化思想,把四边形转化成几个三角形来证明的,这种方法学生自学教材就能学会。在讲本节课时,我把转化的思想反复推敲,通过原有知识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发展学生思维,我引导:图中的点O是一个特殊点,即AC和BD的交点。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若点 O 是任意一点怎么样呢?任意一点?学生展开了广阔的讨论,很多学生提出了课本中没有的思路。于是得到以下的证明思路:

思路一:点O是四边形内任意一点,连接OA,OB,OC,OD.(如图2)

思路二:点O是各边上的任意一点,与各顶点不重合。设点O是BC边上任一点,连接AO,DO.(如图3)

思路三:点O与顶点重合,设点O与A重合,连接AC(如图4)

思路四:点O是四边形外任一点,连结OA,OB,OC,OD.(如图5)

通过课本中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并不重复原有知识,而是进一步挖掘,通过思维想象,利用点的变动,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改变。即对转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停留在这里呢?显然不能,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以上的证明通过一个点把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呢?已经有了四种思路,还有其他的方法?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思路方得很开,此时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养。经过讨论----沉默-----再讨论,又得到很多的思路:

思路五:延长BA和CD(或反向延长BA和CD)相交于点E(如图6)

思路六:联结AC,过点B、D作AC 的平行线L1,L2(如图7)

思路七:(如图8)过点B作BE//AD 交CD于E

∴∠A+∠B+∠C+∠D=∠A+∠1+∠EBC+∠C+∠D=∠A+∠1+(∠EBC+ ∠C)+∠D=(∠A+∠1)+(∠2+∠D)=3600

思路八:(如图9)过点A作AF⊥ BC垂足为F,过点D作DE⊥BC,垂足为E,过A作AM⊥DE垂足为M。

∴∠2=90 ∴∠A+∠B+∠C+∠D=∠1+∠2+∠3+∠B+∠C+∠4+∠5 =(∠1+∠B)+(∠3+∠5)+(∠4+∠C)+∠2=3600

思路九:(如图10)过点B作BE//AD交DC于E,过点D组DF//AB交BC于点F交BE于M(证法略)

通过对这个定理的证明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方法,而且在思考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这些方法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忘的,但是我们教师通过这种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可能将来学生对这一证明已经没有痕迹。但它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解决其他问题或现实上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应拘泥于一点,一个方案不行,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去解决。所以对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作为一个未来社会的人必须获得的整体上的发展,特别思维方式的发展是这一阶段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正如数学课标所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材某些细微之处,都能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途径。

第3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安阳市滑县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耿爱芹

邮箱:937739717@qq.com 联系电话:*** 【摘 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进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容量 自然增大,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滑县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作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之一,配备了计算机教室、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寻找到了一种利用投影仪、光盘录像、计算机辅助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

未完,继续阅读 >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