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的教学设计
第1篇:投掷教学设计
守护我们的家园
一、课的来源:
在美丽的南黄海边,人们在快乐的踩文蛤、愉悦的放着风筝,幸福的生活着……突然海边来了一些怪兽,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怪兽作激烈的搏斗……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根据小学生爱故事、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结合体育教学设计了这堂课。
二、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个疑问,让他们去释疑;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放飞;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快乐的小主人,发展个性,升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投掷单元第三次课,我采用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和搬运接力为基本教材。投掷在田径运动和达标内容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必须具有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掷教材在一、二年级时以简单的掷准、掷远等形式出现,到三年级时学习了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技术,五年级起逐步学习上步、助跑投掷垒球技术。本课通过“练习本领”、“打击怪兽”等练习,复习巩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使学生进一步改进蹬地、转体、挥臂动作,为今后学习上步及助跑投掷垒球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带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练习,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本课所选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我给学生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渗进教学,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易实现。
五、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生知道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
2、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动作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投掷姿势,改进蹬地、转体、挥臂的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安全投掷的重要性和创造性思维,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重点、难点: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重、难点定为: 重点:进一步改进投掷时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动作 难点: 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动作的协调性。
七、教法、学法:
1、教法: 本次课我采用了
1)、主题式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用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体验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最佳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自主探究法。在练习中,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突出其自主性,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敢于“放”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创造性能力。2、学法指导:
本课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使学生在创设情境教学活动中能真正认识和体会《保护我们的家园》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我通过观察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师生共同参与----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过程,使本课的重、难点得到解决,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
八、教学过程:
我整堂课运用情境教学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我把这堂课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环节:进入教学情境,分层次突破重、难点。第三环节:情趣延续,娱乐身心。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该阶段中,我创设了美丽的南黄海边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学生在美丽动人的音乐中做着踩泥螺和放着风筝的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让身体各关节活动开。在美丽动人的音乐声中营造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应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环节:进入教学情境,分层次突破重、难点。
分为四点
1、激趣导入
2、在指导中感知
3、在体验中理解
4、在练习中升华
1、激趣导入
在突然变换的音乐情景中导入课题,让学生知道怪兽对破坏家园的危害性,让学生有保护家园的意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刻苦的练习投掷的本领。根据水平三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变化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更专注地投入学习,掌握要领。
2、在指导中感知 第一次把海中的怪兽赶跑,可并没有把怪兽消灭,说明了什么?我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再次体会投掷的动作,领悟投掷的动作要领。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把投掷动作深深地灌输进学生的印象中去。
3、在体验中理解
再次受到怪兽的袭击,学生在深深的投掷的概念中运用正确的投掷动作把怪兽消灭,让学生对投掷的蹬地、转体、挥臂的动作进一步的消化。让过去乏味的讲解通过学生的体验去自己领会。
4、在练习中升华
怪兽消灭了,可我们要防范于未然,运用搬运接力的游戏来修筑我们的海堤,运用此游戏再次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的高潮延续不断。第三环节:情趣延续,娱乐身心
这是结束部分,在此环节中,我运用欢快的音乐,乘着学生愉悦的心情,和学生一起放起胜利的风筝。
九、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认真参与各项练习,活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十、本课特色:
a)
音乐贯穿整堂课 b)
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
第2篇:投掷教学设计
《投掷课》教学设计
李春明
一、设计理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五个领域目标为依据,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体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本课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要,让他们在富有情景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过肩投掷的动作要领,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兴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冬装方法和活动技能。持轻物掷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材通过学习,使学生学生会自然挥臂的简单投掷方法,发展投掷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结合游戏,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轻物投远,增强学生投掷运动的水平和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水平二)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20人,他(她)们性格开朗、好动,个性表现能力较强,但缺乏思考的能力和坚强意志的品质。因此,教师在贯彻教学时,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和及坚强的意志。
五、教学过程
教师设置了一个以小战士打仗作为情景,由学生自己制作纸制小球进行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队列练习------开小飞机------徒手练习投掷------实物练习投掷------比比谁投得远------冲过封锁线(游戏)--------欢呼放松(游戏)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方法运用
1、尝试→观察→模仿
2、自由分散、小组结伴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动脑的习惯,树立自信心,培养个性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教师语言引导,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快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课教师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练习、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5、在教法设计中,以“轻物投掷”为主线,一贯到底,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投掷比远”、“冲过封锁线”、的小游戏的练习,让学生融入情景,在游戏种培养过肩投掷的能力,进行单一的、组合的、综合的多种练习。
第3篇:投掷教学设计
投掷教学设计(共12篇)由网友 “Freyahoho”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投掷教学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投掷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探究、尝试。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投掷小垒球设计成“空中彩带”主题式模拟活动,试图通过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投掷的正确动作,初步了解投掷的要领,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投掷活动的良好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继续通过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主题模拟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毽子投掷,了解投掷的基本要领:肩上屈肘――获得好的出手角度、快速、有利挥臂――出手速度,并知道投掷时出手高度、速度与投掷远近的关系;(蹬地、扭髋、挺身、肩上屈肘)
3、通过系列投掷活动,发展学生良好的投掷能力和活动能力;
4、教师继续进行最棒个人、小组的评选、
第4篇:助跑投掷教学设计
“军事演习”(投沙包)教学设计
四年级体育课教案(水平二)
柘沟镇中心小学
魏继宝
本节课的重点是沙包的投掷方法(蹬地、转身、拉肩挥臂),难点是沙包的投准。为了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及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投沙包)这节课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准备部分
首先,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让学生模仿我的各种走姿,走到小垫子上做起了垫上操,垫上操主要目的是活动上肢,在做垫上操的环节中,我又教给了学生投沙包的动作技术要领,为新教材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基本部分
1、体验和尝试
在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首先设置了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投得远”,让学生借鉴老师的投掷方法,自己尝试练习投沙包,并在此基础上去体验动作过程。找出投得远的同学,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分析动作,找出值得学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教师总结一下动作重点“蹬、转、投动作连贯协调,将沙包从肩上用力投出”。
2、探究和改进
在总结尝试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