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

2024-05-05 07:12:2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

根据文件精神及县委、政府对全县民生工程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广播电视民生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35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在经历5.12特大地震灾难后,我们及时与市广播电视局联系,调整了全县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覆盖方式,为尽快恢复广播电视信号,让灾区群众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感受到全国人民对我县的关怀,我县广电幸存干部职工强忍痛失亲人的巨大痛苦,与上级广电部门及山东省广电局心手相牵,冒高温、顶骄阳、踏热浪,日夜奋战在恢复播出第一线。经过81天艰苦奋战,陆续恢复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为灾后重建吹响了振奋人心的进军号,真正将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现将今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加强领导,请求支援协助

为确保过渡期受灾群众收听收看电视的需要及党委、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特殊要求,我们在成功转移、安置好家属的情况下,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入到全县抗震救灾工作中。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解决过渡期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及民生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过渡期广播电视恢复播出及建设工作。一方面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对全县广播电视受灾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快速制定了过渡期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恢复建设方案,并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市广电局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同时将恢复建设方案及时传报给了山东省广电局,争取支援。

二、奋战20天,全面完成了全年广播电视民生工程任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我们结合广播电视灾后分析评估,决定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覆盖传输方式恢复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为了让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稳定人心,指导群众抓好灾后重建。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在山东省广电局的无私援助下,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冒高温、顶骄阳、踏热浪。基本解决了全县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全面完成了全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

2、在通口、香泉、桂溪三个乡镇恢复农村有线电视,建有线电视小前端2个,各转播电视节目20套,广播一套,投入资金7万多元。同时恢复了曲山镇景家山、石椅、杨柳坪村的有线电视节目信号传输。

3、在陈家坝、贯岭、都坝、白坭、坝底、马槽、白什、桃龙等15个乡镇,鼓励农村群众恢复小型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自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使两万多住居分散的农户利用家用卫星接收设施收看到了清晰的电视节目。至此,我县辖区内所有乡镇均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有效覆盖。

4、切实解决了县外受灾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为让广大受灾群众看到奥运会、看好奥运会,我们在永兴、安昌安置点开通了有线电视,永兴自建小前端一个,入网用户xx余户;安昌采用安县有线网络信号,入网用户500余户,解决了6000余人奥运会期间看电视的问题。

至此,我们已通过有线联网和无线覆盖方式,全面完成了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通广播电视自然村396个,超任务46个,完成率113%。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在解决过渡期广大受灾群众听广播电视工作中,局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冒高温、战酷暑,天天工作数十个小时。领导的榜样作用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战斗力。

2、加强了与市业务部门的沟通。为顺利完成今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在5.12特大地震后,我们结合灾情认真分析了民生工程实施的措施和办法,并积极与市广播电视局联系沟通,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将灾后过渡期广播电视恢复纳入民生工程任务之内。

3、加强了与援建单位的协调和联系,保证了工程的全面完成。自山东省广电局援建我县广播电视重建工作开始以来,在山东省援建工作组的全力援助下,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山东省广电局的联系和沟通。山东省各级领导先后多次到我县广播电视恢复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协调重建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工程的实施。

共2页,当前第1页124、坚持做到以民生为主,将广大受灾群众过渡期听广播看电视作为解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满足广大受灾群众的基本收视权益。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全体幸存广电职工的艰辛奋战,我们全面完成了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但是由于受特大地震的影响,一是工程资料收集困难。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完善各种资料。二是民生工程市、县配套资金未到位,到目前为止,市、县两级配套资金50万元一分未到。三是由于特大地震许多村社不复存在,增加了自然村统计难度。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2篇:2018年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

2018年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

根据文件精神及县委、政府对全县民生工程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广播电视民生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35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在经历特大地震灾难后,我们及时与市广播电视局联系,调整了全县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覆盖方式,为尽快恢复广播电视信号,让灾区群众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感受到全国人民对我县的关怀,我县广电幸存干部职工强忍痛失亲人的巨大痛苦,与上级广电部门及山东省广电局心手相牵,冒高温、顶骄阳、踏热浪,日夜奋战在恢复播出第一线。经过81天艰苦奋战,陆续恢复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为灾后重建吹响了振奋人心的.进军号,真正将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现将今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5.12特大地震中,我县广播电视台综合大楼瞬间变成一堆废墟,广电干部职工和家属伤亡众多,调频广播设施及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设施全部毁坏,致使广播电视停播、信号传输中断,灾区一度成为信息孤岛。5月12日之前所实施开通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毁于一旦。全县有线电视设施全部或部分毁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网络瘫痪。广大受灾群众无法通过广播和电视了解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我县成为与外界沟通的死角。

二、加强领导,请求支援协助

为确保过渡期受灾群众收听收看电视的需要及党委、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特殊要求,我们在成功转移、安置好家属的情况下,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入到全县抗震救灾工作中。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解决过渡期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及民生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过渡期广播电视恢复播出及建设工作。一方面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对全县广播电视受灾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快速制定了过渡期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恢复建设方案,并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市广电局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同时将恢复建设方案及时传报给了山东省广电局,争取支援。

二、奋战20天,全面完成了全年广播电视民生工程任务

我们结合广播电视灾后分析评估,决定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覆盖传输方式恢复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为了让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稳定人心,指导群众抓好灾后重建。在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在山东省广电局的无私援助下,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广电工程技术人员冒高温、顶骄阳、踏热浪。基本解决了全县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全面完成了全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

1、从7月10日到8月7日,在擂鼓、任家坪、邓家、陈家坝受灾群众相对集中的安置区,采取无线传输覆盖方式。在擂鼓架设35米高铁塔一座,在任家坪架设20米简易发射塔一座,在邓家、陈家坝建设10米简易发射塔两座,转播了8套电视节目和3套广播调频节目。同时为扩大电视台覆盖面,从擂鼓敷设光纤4公里到任家坪,从任家坪敷设光纤17公里到景家山,使曲山镇任家坪、景家山、石椅、杨柳坪村和通口、香泉的群众收看到了电视台自办节目。共投入资金71万元。

2、在通口、香泉、桂溪三个乡镇恢复农村有线电视,建有线电视小前端2个,各转播电视节目20套,广播一套,投入资金7万多元。同时恢复了曲山镇景家山、石椅、杨柳坪村的有线电视节目信号传输。

3、在陈家坝、贯岭、都坝、白坭、坝底、马槽、白什、桃龙等15个乡镇,鼓励农村群众恢复小型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自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服务。使两万多住居分散的农户利用家用卫星接收设施收看到了清晰的电视节目。至此,我县辖区内所有乡镇均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有效覆盖。

4、切实解决了县外受灾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为让广大受灾群众看到奥运会、

看好奥运会,我们在永兴、安昌安置点开通了有线电视,永兴自建小前端一个,入网用户XX余户;安昌采用安县有线网络信号,入网用户500余户,解决了6000余人奥运会期间看电视的问题。

至此,我们已通过有线联网和无线覆盖方式,全面完成了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通广播电视自然村396个,超任务46个,完成率113%。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在解决过渡期广大受灾群众听广播电视工作中,局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冒高温、战酷暑,天天工作数十个小时。领导的榜样作用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战斗力。

2、加强了与市业务部门的沟通。为顺利完成今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在特大地震后,我们结合灾情认真分析了民生工程实施的措施和办法,并积极与市广播电视局联系沟通,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将灾后过渡期广播电视恢复纳入民生工程任务之内。

3、加强了与援建单位的协调和联系,保证了工程的全面完成。自山东省广电局援建我县广播电视重建工作开始以来,在山东省援建工作组的全力援助下,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山东省广电局的联系和沟通。山东省各级领导先后多次到我县广播电视恢复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协调重建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工程的实施。

4、坚持做到以民生为主,将广大受灾群众过渡期听广播看电视作为解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满足广大受灾群众的基本收视权益。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全体幸存广电职工的艰辛奋战,我们全面完成了200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任务。但是由于受特大地震的影响,一是工程资料收集困难。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完善各种资料。二是民生工程市、县配套资金未到位,到目前为止,市、县两级配套资金50万元一分未到。三是由于特大地震许多村社不复存在,增加了自然村统计难度。

第3篇: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优秀)

根据文件精神及县委、政府对全县民生工程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广播电视民生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35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盲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在经历5.12特大地震灾难后,我们及时与市广播电视局联系,调整了全县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覆盖方式,为尽快恢复广播电视信号,让灾区群众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感受到全国人民对我县的关怀,我县广电幸存干部职工强忍痛失亲人的巨大痛苦,与上级广电部门及山东省广电局心手相牵,冒高温、顶骄阳、踏热浪,日夜奋战在恢复播出第一线。经过81天艰苦奋战,陆续恢复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为灾后重建吹响了振奋人心的进军号,真正将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现将今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5.12特大地震中,我县广播电视台综合大楼瞬间变成一堆废墟,广电干部职工和家属伤亡众多,调频广播设施及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设施全部毁坏,致使广播电视停播、信号传输中断,灾区一度成为信息孤岛。5月12日之前所实施开通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县“村村通”工程在省、市局的统一部署下,按照“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确保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在11月25日已全面完成了200X—200X年度的“村村通”建设任务。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对“村村通

”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一项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全社会的一件大事,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关键是要加强领导。为此,我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我县“村村通”工作情况,争取了工作的主动。县委、县政府对“村村通”工作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列入了今年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广播电视“村村通”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目标,健全制度,狠抓任务落实。

我县“村村通”建设任务为7个点。我局按照目标责任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2012年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指示精神和我县民生工程任务要求,全面完成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问题。村村通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尤其是农村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

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是确保优先把设备安排到偏远乡村,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有线、无线等)覆盖的用户。我县将在2012年十八大之前,采用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完成21个20户以下已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汇报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汇报

灵台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2006年11月4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把“村村通”工作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坚持有线与无线结合,电视与广播并重,传输与覆盖齐抓,建设与管理同步,城镇与乡村并进的基本思路,以扩大城乡有线电视覆盖为目标,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为重点,以巩固提高现有设施为基础,不断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至目前,全县13个乡镇建有乡级有线电视网12处,乡级卫星地球转播站7处,20瓦调频广播收转站7处,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6处,“村村通”工程50处,县城有线电视光电混合网络1处,向县城及13乡镇居民群众传送34套卫视节目,在县属胡家塬转播台建有多路微波分配系统1套,发射电视节目8套,覆盖半径30公里,覆盖11个乡镇12.4万人口。在县政府网站设立了灵台视频新闻栏目,基本形成了以县电视台网络为中心,乡镇分配网为基础,有线、无线与微波相结合,小功率、多形式、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情况汇报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属于宣州区2012年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之一。我区2012年承担的广电“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涉及杨柳、文昌、寒亭、新田、黄渡、养贤6个乡镇,269个自然村,4573个农户。其中黄渡乡共涉及到柏枧、杨林、方槐、安莲、伏村、社区、乌边7个村,涉及村民组96个,农户1644户,几乎占了宣州区任务数的一半,其中又以柏枧村最多,占了黄渡乡任务数的一半。

一、前期工作

此项建设任务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四个阶段。我们按照全区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目前已经完成动员部署阶段。完成了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名单上报等具体工作,由于此次广电“村村通”建设工程实施对象要求与2009年上报的相一致,未上报的村和组不享受此项政策,加上外出务工人员无法联系、极少数村民不愿安装等原因,我乡实际登记造册数为1314户(其中:柏枧村770户、杨林村189户、伏村137户、乌边村83户、方

未完,继续阅读 >

《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