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教育不可少

2024-06-08 07:13:2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教育不可少

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教育不可少

逢年过节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探亲访友,这时候就考验到孩子平时的家教了。那么家长平时应该教育孩子哪些做客礼仪呢,去到亲朋好友家孩子怎么样的行为才会受到称赞呢?不妨一起去探讨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01、要主动问好

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做客一定要教导孩子要学会问好,这样才能够让亲朋好友感受到你的热情,而见到主人不能一言不发,这样会显得很没有礼貌的。家长需要及时教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称呼。例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等。见人打招呼需要用上亲切的称呼,这样才能够让人感觉到亲近。

02、不抢他人玩具

孩子还小,见到好玩的玩具一定是想要玩的,但是在别人家里就需要克制自己了,如果见到主人家的玩具好玩的话也不能抢来玩,这样很容易会跟主人家的孩子不开心,因此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能抢别人的玩具,要玩就需要经过玩具主人的允许。这也是孩子的个人教养的一种体现。

03、父母同意方可接受别人食物,并且要礼貌致谢

到别人家里做客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款待的,在主人邀请我们吃水果或者点心的时候需要让孩子懂得礼貌,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拿东西吃,并且要说谢谢,切勿让孩子见到东西就直接拿起来就吃。

04、要讲究卫生

讲究卫生是无论在哪里都需要做到的,去别人家里做客更是必不可少。家长需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要让孩子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会令人讨厌的。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注意讲究卫生,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05、要学会分享乐趣

家长带孩子到别人家里玩的时候孩子需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乐趣,自己有好玩的东西就需要分享给大家,有好玩的游戏也可以组织大家一起玩,这样孩子就能够与主人家的孩子相处得更加融洽了。

06、不能乱发脾气

带孩子到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要教育孩子不能够随便发脾气,毕竟这里不是家里,不能随意而为。有什么委屈的可以先告诉爸妈,让爸妈为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闹脾气,这样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07、要物归原主

如果孩子在别人家里玩了别人的玩具就需要教育物归原主了,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就可以带走它。喜欢什么东西可以告诉爸妈,让爸妈买给自己而不那个随便夺人所爱,不能表现出去物品的依依不舍要求主人赠送。这样会让孩子之间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的,家长一定要跟孩子说明。

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家长需要及时教育孩子,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做一个懂礼貌、识大体、知礼仪的好孩子。这样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和疼爱。

扩展:如何教孩子礼仪

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

我们把人与人的关系整理成一个“让”字,“让则有余,争则不足”,人与人相处要能礼让,那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当你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朋友,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很欢喜,所以这个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纵使再亲的人,或者是夫妻、父子,也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因为太亲就不尊重他,比如连门都不敲就进去,一次、二次他可以接受,次数多了就会如何?

可能怨气就上来。所以,再亲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礼相待,保持这个优美的距离。当孩子从小懂得以礼相待,他就会成为一个有分寸的人,所以学礼非常重要。

礼跟道理是相通的

《弟子规》全部教诲都是以礼贯穿,对父母恭敬就是“入则孝”,是礼;“出则弟”,兄弟友爱,尊敬长辈,也是礼。“谨”的部分,对于物品要爱惜,也要物有定位;对于食物不可以糟蹋,“对饮食,勿拣择”,这是用礼貌的态度对待食物。“凡出言,信为先”,也是在我们的言语当中对人要有礼貌,说出去的话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失礼。在《乐经》里面还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所以礼貌之“礼”跟道理也是相通的。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与人当中非常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逾越了这个规律,不然就会发生磨擦冲突,“泛爱众”也是礼貌的态度。

有礼处处结善缘

有一次我在上电梯的时候,我刚进电梯,后面就跟着进来了一位跟我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女士,我微笑问她说:“这位女士,请问您上几楼?”假如你进电梯的时候,有一个人跟你微笑说:“请问你上几楼?”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所以礼貌不得不教。

当我跟这位女士打完招呼之后,她也很欢喜,然后我接着就跟她自我介绍,我说:“你好,我叫蔡礼旭。”她说:“你好,我叫丈母娘。”她听成我是蔡女婿了,我就跟她聊起来,这样一聊,发现她的女儿跟我是同一届的高中同学,从这里也体会到了谚语常讲的“有缘千里来相会”。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有礼貌就能在人群中立足。我们很欢喜别人向我们问好,相同的,假如我们肯主动去跟别人问好,别人同样也会很欢喜。我们希望社会更好,希望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应该从哪里下手?绝对不是要求别人先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是结果,因是从我们自己主动尊重别人、主动关怀别人开始做起,相信人与人之间关怀尊重的风气会很快地形成,很快地变化起来。

学礼貌重要还是分数重要

我常常跟家长和学生们说:“是学礼貌重要,还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家长都说:“学礼貌重要。”请问现在的家长,在做前者的工作,还是在做后者的工作?后者。明明都觉得学礼貌重要,但是实际上还是只逼孩子的功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了望子成龙。而孩子的分数提升了,就能成龙了吗?孩子的人生就幸福美满了吗?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用智慧去判断,才可能判断正确。

我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把孩子往分数那边推,然后等孩子大学毕业出来,很可能连跟人打招呼的能力都没有,甚至于不要说等到大学毕业,很多大学生去念书没几个月就被学校退学,为什么?与人相处还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太差了。这两种能力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而九十八分跟一百分差两分,会不会影响他一辈子?不会。我们有这一分明白,才会去深入思考,才能让一个孩子,真正在一生中学到正确的态度跟观念。

学礼的孩子绝对不呆

学礼的孩子会呆吗?绝对不呆!学礼的孩子知道处处尊重别人,替人着想,大脑更灵活。现代人对“活泼”有所误解,什么叫活泼?三秒钟都停不下来,在那里跑叫活泼!我们有时候在机场排队,很多孩子都站不住,在那里撞来撞去,后面的旅客还说:“这个孩子真活泼!”哪里是活泼?那叫做随便,没有家教。真正的活泼是思想活跃,处处能替人着想,所以学礼的人绝对不会学呆的。

失礼人生会增加很多的阻力

没有学礼的人,他的人生就会增加很多阻力,因为一失礼,人家就不会帮助他,甚至于还会障碍他。假如我们时时处处都对别人很有礼貌,就会增加很多帮助我们的助力。

现在人跟人相交的分寸懂不懂?为什么很多人办事很顺利,为什么我们办事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当你平常处处有礼,你已经积累很多善缘;当我们处处在言语、行为上失礼,就形成很多阻力,这个阻力当你在办事时,就开始冒出来了。

学礼一定要从小做起

微笑是国际性的语言,都可以相通。但是孩子假如从小对人就没有善意,你突然叫他笑得很灿烂,还真是很困难;要跟人家鞠躬,要鞠得很真诚,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学礼一定要从小做起。

有一个孩子才四岁多,我们教导他,大家在一桌吃饭,自己吃完了之后要提前离开时,一定要跟同桌的人说:大家请慢用”,然后才离开。这个动作重不重要?人是群居的团体,绝对不可能说一个人独自生活。在群居的生活中,你的礼仪愈具备,与人的相处就不容易产生摩擦。若今天你跟同事去吃饭,你先吃完了,一句话也没讲就离开了,就会很失礼。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时时能跟人家打招呼问好的习惯,对他来讲就很重要,他也会时时想到别人的感受。

我们幼儿园里,每位老师和孩子都这样做,一旦形成风气,大家都会做得很好。所以,每次老师站起来,向所有的小朋友鞠躬说:“大家请慢用”,小朋友都笑得很开心,看到大人跟他们一样都要做,心里很服气。假如你只要求他做而你不做,当你不在的时候,他可能就不做了,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给小孩看。有一天用晚餐之后,只剩下一个小朋友还没有吃完,这个孩子才四、五岁,他站起来对着桌椅、板凳说:“大家请慢用”,老师听到都笑起来了,我们也看到了孩子的天真。一个人求学问,一开始不是学变通,而是要先学老实,他这么老实,以后一定会依教奉行。

第2篇: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

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

做客前的准备

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一种交际形式,在走亲访友之前应作好必

要的准备,如果计划不周,到主人家里时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

1 .预约

当你决定去拜访某位亲友时,事先最好给对方去封信或打个电

话,预先约定一个时间以便对方事先作好安排。如果事先已经约定好了时间,就应遵守约定,准时到达,以免让别人久等。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不能前去,应尽可能提前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随便失约是很不礼貌的事情。

2 .应约

当接到别人邀请做客的信件或电话后,要认真考虑是否愿意前

往,无论答应还是拒绝都要及时告诉对方,以免让友人焦急等待。一旦应邀,一定要守约,没有特殊理由不能失约。

3 .服装仪表

应邀做客时服装和仪表都应该注意修饰,服装应整洁、庄重,仪表应端庄大方,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但不要过于华丽,避免炫耀之嫌。

做客的礼仪要求

1 .准时到达

做客的人要准时到达做客地点,不要迟到,以免主人等候,也不要早到,以免主人未作好准备。这是一个基本礼节问题。

2 .叩门按铃

到达主人门前,应先擦干净鞋上的泥土,然后按铃或敲门,敲门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切忌用力敲打或用脚踹门。

3 .进门问候

到达主人家里,不应直接入屋内,除了向主人问候寒暄外,还要同主人的'家属及客人打招呼。待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后再坐下,同时要注意坐的姿势。

4 .接受烟茶

主人端茶递烟要起身道谢,双手应接,主人端上的果品,要等年长者先动手之后,自己再取,果皮果核不要乱扔乱放,烟灰烟蒂应弹在烟缸内。

5 .谈话要专心

不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切不可左顾右盼,更不可乱翻东西。

6 .辞行的机会

在与主人谈话过程中,如果发现主人心不在焉、长吁短叹、蹙眉皱额或不时看表,来访者应寻找煞车的话题并告辞。告辞不应在对方说完一段话后立即提出,可选在两人沉默的空间。如果主人有新客人来访,应同新客人打过招呼之后,尽快告辞,以免妨碍他人。

7 .告辞的方式

准备告辞的时候,应选择在自己说完一段话之后,而不是主人或其他人说完一段话之后。同时,告辞前不应有打呵欠、伸懒腰等举止。

提出告辞时,主人往往会说上几句再坐坐之类的客套话,那往往也只是纯粹的礼节性客套。所以如果没有非说不可的话,就要毫不犹豫地起身告辞。

告别前,应该对主人的友好、热情等给以适当的肯定,并说一些打扰了、添麻烦了、谢谢了之类的客套话。如果必要,还可以说些诸如:这两个小时过得真快!、和您说话真是一种享受、请您以后多指教、希望我们以后能多多合作等话。起身告退的时候,如果还有其他客人,即使不熟悉,也要遵守前客让后客的原则,礼貌地向他们打招呼。

如果主人送的话,送上几步后,你可以说请留步之类的客套话,主动向主人伸出手相握,以示告别,并请其留步。

告辞之前要稳定,不要显得急不可耐。辞行时应向主人及家属和在场的客人一一握手或点头致意。如果来访的客人很多,自己有事提前离开,就应低声向主人告辞并表示歉意,以免惊动其他客人;如果已被其他客人发现,就应礼貌地致歉和告别。

做客注意举止

做客时,约束自己的举止,未经许可,不应四处走动或东张西望。在别人办公室未经许可翻动物品也是不礼貌的行为。除非是主人提供给你的或者报架上的书刊杂志,否则即使桌上有,也应先征求意见。

当主人或工作人员奉茶时,应立即欠身双手相接,并致谢。如果茶水太烫,要等晾凉了再喝,必要时也可以把杯盖揭开,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把杯盖放到茶几上的时候,盖口朝上。喝茶时要慢慢品饮,不宜啜出声音。

如果主人没有主动请抽烟,身为客人不宜主动提出要求。主人不抽,即使请你抽,你也不应抽。

交谈中,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交谈氛围。即使双方观点不同,也没有必要因此和主人发生争执而失礼。在礼貌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对主人的不同意见应表示尊重。做客目的是表达友谊或者沟通事宜。所以即使主人一时失礼,只要不涉及人格尊严,都应克制,保持客人应有的风度和大度。

做客当中,不应给主人添额外的麻烦,不提额外要求。我们中国人性格相对内敛而好面子,对客人的要求往往都不好意思拒绝,但事后却会对你有意见。

做客当中,除了面谈事项必须表达明确观点,其他事宜都不应表现出否定或者猜疑。比如否定主人寒暄内容中的不同观点,向主人抱怨拜访地点不好找、环境或设施陈旧、员工工作装不美观,等等。或许是事实,但也可能是你的观点或者角度有问题。但不管怎么样,对他人否定,总是让人难以高兴起来。这样的客人,无疑是非常不识趣的。

做客要掌握时间,适时告辞

做客必须适时告辞。如果已经约好见面的时间长度,到点就应该告辞。双方事先没有约定见面时间长短,一般以一小时左右为限。当双方谈完事情,就应及时起身告辞。到了休息时间,毫无疑问也应告辞。除非你想请对方吃饭,或者对方请你吃饭,否则快到用餐时间应起身告辞。当有其他人来访时也应尽快告辞。

第3篇:《去别人家做客》课堂实录

《去别人家做客》 课堂实录

课程说明:这是聋校正在开发的《沟通与交往》课程,所以没有教材,内容自编,目标自定。学情说明:三一班学生7名,1名脑瘫儿口语基本为零,手语凌乱,认知障碍,学习障碍;2名学困生,学习障碍,手语较为凌乱,口语只能发个别音;1名全聋生,无听力,手语尚可,有一些口型;剩下3人听力相对较好,手语较好,其中两人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

一、课前点名

听力较好的3人老师遮住嘴巴点名,其他学生老师不遮嘴点名。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别人家做客吗? 生:去过,我去过阿姨家。生:我去过外婆家做客。生:我没有。

师:你没有去过别人家呀?汪洋,下次你请邓菲去你家做客好吗? 生:不行,我家很远。

师:哦,邓菲,下次请妈妈带你来老师家做客好吗? 生点头。

师:你们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吗? 生:喜欢!师:为什么? 生:好玩。

生:可以吃东西。

师:能不能说完整的句子?我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因为我能吃到好吃的东西; 我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因为我觉得别人家好玩。生:我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因为我能吃东西。

师:能吃到好吃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关于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知识

关于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知识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知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知识 篇1

1、准时到达

做客的人要准时到达做客地点,不要迟到,以免主人等候,也不要早到,以免主人未作好准备。这是一个基本礼节问题。

2、叩门按铃

到达主人门前,应先擦干净鞋上的泥土,然后按铃或敲门,敲门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切忌用力敲打或用脚踹门。

3、进门问候

到达主人家里,不应直接入屋内,除了向主人问候寒暄外,还要同主人的家属及客人打招呼。待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后再坐下,同时要注意坐的姿势。

4、接受烟茶

主人端茶递烟要起身道谢,双手应接,主人端上的果品,要等年长者先动手之后,自己再取,果皮果核不要乱扔乱放,烟灰烟蒂应弹在烟缸内。

5、谈话要专心

不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切不可左顾右盼,更不可乱翻东西。

6、辞行的机会

在与主人谈话过程中,如果发现主人心不

未完,继续阅读 >

《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教育不可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教育不可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