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第1篇: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一、填空。(15分,第2小题1分,其余每题2分)
(1)910 +110 表示9个( )加上1个( ),和是10个( ),
就是(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把45 、12 和0.9从小到大排列是( )。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
(5)24分钟=( )( ) 小时80克=( )( ) 千克
(6)0.06里面有6个()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0.027里面有27个()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7)67 米比( )米短15 米 比49 米长112 米的是( )。
(8)分数单位是16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8分)
(1)一根电线用去56 ,还剩下16 米。 ()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
三、直接写出得数。(10分)
57 +67 = 18 +78 = 1724 -1324 = 1737 +337 =
37 +47 =119 -19 = 14 -17 = 1110 -38 =
89 +56 +19 = 1- 36 -16 =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8分)
(1)8.11+37 +2.89+47 (2)1524 -(524 -548 )
(3) 119 +310 -29 +710 (4) 2215 +713 +815 -713
(5) 56 +79 +38 (6) 58 - 25 +14
(7) 1415 -(23 -15 )
五、解方程。(16分)
(1) 5x-9.12=1.12 (2) 2x+137 = 207
(3) x+ 512 =1 (4) x-56 =16
六、应用题(25分,每题5分)
(1)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25 ,第二天卖出总数的14 ,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一个长方形长是75 米,宽是13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4 ,第二次用去它的13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4)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23 ,下半月和上半月完成的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
(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 米,310 米和12 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第2篇:《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1节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
长方形纸一张、彩笔。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曹冲真的很聪明,居然想到了用石头来代替大象,其实,这一过程就是转化。在生活中有转化现象,数学中也有,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的思想,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为本课知识的探索做了很好的铺垫。
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体会算理
1.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学生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利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在交流和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探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
1111和,再看看和相加的和242411加的得数是多少吗? 24追问:你是怎样看出
11331加的得数是的?把涂色部分看做时,原来的被看做了2444211+时,先要做什么? 24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明确:计算1111+时,先要把和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2424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2.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讨论:把11和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概24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 怎样?(通分)
三、教学“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1-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6351-的得数是多少?作为63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计算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得数3131和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化成? 6262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在这里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也是放手让学生独立 探究,重点让学生明确两点:1.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算理。
(3)你是怎样计算1-
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的? 99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 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四、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1)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并验算。(2)重点讨论71+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1242.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1)独立完成第1题。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在交流中让学生比较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明确: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2)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可以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两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需先通分的算理。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别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做第3、4题。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解答后,指名说说自己思考和计算的过程。其中第4题提醒学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五、全课小结
小结全课,帮助学生回忆并梳理今天所学的内容。
师: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第2节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
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的意义,老师这里有几句话,谁能很快找出表示单位“1”的量?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3;
5(2)—本书已经看了
4。7设计意图:寻找单位“1”,唤起学生的旧知,为以下寻找隐含条件“1”做知识的铺垫。2.看着上面的话,你还能想到哪个分数? 如根据(1)还可以想到“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后尝试列式。教师适当引导“月季花的面积占的?
明确:要求草坪面积占几分之几,需要把这个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并把它作为
2”。511,杜鹃花的面积占”,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43被减数去列式。
2.学生列式后提问广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教师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111
1(+)肯定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43433.师:观察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一道是连减,有加又有减)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4.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尝试,二人板演。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5.组织交流算法,完成例题。
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相同。计算时,可以逐步通分,也可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练一练”的第1题并不能只停留在结果的对错上,要重视学生的计算方法,通过说一说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印象。
三、做“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说说各题应当先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2.让学生思考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然后启发他们列出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5题。
(1)先让学车独立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再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适当归纳每一类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设计意图:在计算中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在归纳中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3)注意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2.“练习十二”第6题。(1)学生审题后独立解答。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练习十二”第7题。(1)学生独立解答。
(2)第3题要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计算不同的问题,可以是—步计算的,也可以是两步计算的,并让学生试着解决提出的一些问题。4.“练习十二”第11题。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能说给同桌听听吗? 设计意图:小结全课,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本课知识的内化。
第3篇:《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一、火眼金睛辩对错。
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4.72+0.1-4.72+0.1=0-----------------------------()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57.7218.5626
+27.58+72.4+60.74
三、判断并加以改正
18.3改正25.61改正
-7.52-2.72
10.8222.99
四、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1)0.84与9.16的和是多少?
(2)从80中减去40.68的差是多少?
(3)比8.44多6的数是多少?
*(4)0.95比9.5与5.9的差少多少?
*(5)3个0.05的和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前楼中心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2.8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0.13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2.小芳去书店买书,付了30元,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