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_三项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2020-02-27 章程规章制度 下载本文

“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项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发布日期:2011-01-26

一、奖励扶助:

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子女数分别认定,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一方或双方,可以享受独女户标准。

2、再婚夫妻,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有过生育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问初婚一方奖励扶助金标准能否按“只生一个独生女”标准执行?如果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前也没有生育过的,再婚后合法生育一个女孩的,该夫妇能否都享受独生户标准? 答:第一种情形不能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只能享受720元标准。第二种情形可以按独女户标准执行,该夫妇均可以享受840元标准。

3、一对夫妇,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再婚一方再婚前生育过子女,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再婚后双方未再生育,问未生育的一方是否符合条件,如符合条件可享受多少奖励标准? 答:未生育一方可以纳入奖扶范围,标准同另一方。如另一方违法生育,不符合奖励扶助,则未生育的一方也不能纳入。

4、一对夫妻,生育一男孩后又于1982年之前抱养一女,后该抱养女和自己儿子结婚(但现在又离婚了),问:该夫妇是否符合奖扶?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12条,随着该养女与其子结为夫妻后,即与该夫妇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因此不考虑其中离婚的因素,该夫妇可以享受。

5、一对夫妻,男方是本地人,女方是智障人员,无法取得相关证明,结婚后生育一男,后未再生育和抱养子女,在本地已经居住近30年,女方无法说明自己是从何处来,有时说是省外的,有时又是省内的,该夫妇是否符合?

答:参照政策性解释第20条,视为迁入前无婚育史,可以享受。

6、一对夫妻,女方是知青下放,双方婚后生育二女孩,后该女与男方离婚,回原籍(子女也带走),男方离婚后未再婚,也未再生育、抱养过子女,因不知知青下放期间户口性质如何认定,故问:男方是否符合?

答:参照奖扶政策性解释第2条,男方可以享受。

7、1981年6月24日以前,生育两个孩子,现有子女数符合条件,这两孩子性别是否考虑? 答:不考虑。(确认时间在1981年6月24日的基础上顺延9个月)

8、一对夫妻曾怀孕6个月,早产,无材料证明婴儿产下是活产,还是死婴,如果周围群众认定为活产,能否可以纳入奖扶?

答: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该早产儿是死婴,且周围群众均认定为活产,可以纳入奖扶.9、我地有一个村,部分村民为机场扩建,转为居民,但未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能否纳入奖扶? 答:根据我省奖扶政策解释,村改居且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从开始享受待遇的当年计算,可以继续享受三年,如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的,则暂不考虑户口问题,仍为正常奖扶。

10、再婚夫妇子女数认定分别计算,奖扶金标准是否分别认定? 答:是的。

11、奖扶标准有1440元的吗?如有与特扶的1320元有矛盾吗?

答:2009年国家把奖扶金基数标准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元。我省从2009年起奖扶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的600、720、1200、13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20、840、1320、1440元。其中,享受1320元、1440元的奖扶对象为极少数暂不符合特扶条件的人群,交叉人群全部纳入特扶。

12、奖扶女性年龄可否放宽到55周岁?

答:鼓励各地提前兑现年龄,但不纳入国家系统管理。

13、男方是城镇户口,无经济来源,长期在农村生活,女方是农业户口,能否享受奖扶? 答:不属奖扶对象。参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四个条件。

14、关于再婚夫妇生育合法性的界定: 答:1982年3月底之前(1981年6月24日顺延9个月),对再婚夫妇生育没有专门政策规定,生育两个及以下子女的一方,现存子女数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奖扶范围。

原配夫妻:1982年3月31日(1981年6月24日“十二条”出台顺延9个月)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孩子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再婚夫妻: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计算,1982年3月31日之前生育(收养)两个及以下子女均视为合法,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纳入奖扶;在此之后,比照不同时期生育政策,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确认。

二、特别扶助:

15、独女死亡特扶标准是1320元,奖扶标准是1440元,如何确定独女死亡资金? 答:符合特扶条件的全部纳入特扶范围。

16、特扶条件第3条:“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那么在政策解释中又说特扶不考虑三个及以上子女同时存活过,应如何理解?

答:对当事人生育和收养子女“数量”合法性进行认定,不考虑早婚早育、生育间隔、生育审批等因素。违法超生的不能纳入扶助范围。

17、如果合法生育两个女孩且同时存活过,现在都死亡无存活子女的是否可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

18、曾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过一对夫妇,妻子现死亡,本人说当年曾生过一男孩当时死亡,现无子女。但新疆建设兵团无法出具当时生育情况证明,本人也多次上访,问现可否确认为奖扶对象? 答:如无确切依据证明其没有生育史,群众也无异议,可以纳入。

19、双方再婚,甲再婚前生育一残疾男孩,乙未生育。甲、乙均纳入特扶对象,甲的特扶标准为80元/月,根据政策解释,再婚夫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乙的特扶标准是否应为100元/月?

答:因乙没有生育史,他之所以享受特扶政策是因为与甲再婚,所以他的特扶标准应与甲相同。

20、孤寡老人(无婚姻史、无生育史)能否纳入特扶?若不能纳入,孤寡老人在知晓特扶政策后与另一个已纳入特扶的老人合法结婚(领取结婚证)后能否纳入特扶?

答:无婚姻、生育史、也未收养子女的人不属特扶范围。再婚的按有关政策执行。

21、某夫妻再婚,再婚前男女双方各生育一女,婚后男方子女死亡,女方子女残疾(三级以上)。男方是否享受1320元,女方是否享受960元?在填写《汇总表》时,夫妻双方因扶助金不一样,应计入死亡家庭还是伤残家庭,还是作为两个家庭分开统计? 答:分别认定扶助金标准。汇总表按人数汇总,不是按家庭汇总。

22、特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是如何计算? 答:按自然年度计算,即在资格确认年度内满49周岁的均符合年龄条件。2011年特扶对象为1962年12月31日前出生。

23、1982年3月到1999年3月期间收养子女未办司法公正,算不算违法收养?在特扶确认前补办司法公正后可不可以纳入特扶? 答:补办司法公正或登记,或同民政部门出具证明说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的可以纳入。

24、1973年以前同时存活过三个或三个以上子女,现无子女或一个残疾子女(三级以上)能否纳入特扶? 答:可以。

25、再婚夫妻以其本人合法生育和收养子女数分别认定,那么夫妻双方的特扶金标准是否也按各自子女数分别认定? 答:是的。

26、一残疾儿童,父亡,母精神失常走失,现和爷爷、奶奶生活,可否把其法定抚养人爷爷、奶奶作为特别扶助对象?

答:扶助对象只能是其父母。

27、男40岁,女50周岁,有一残疾(三级以上)孩子,该男子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女方年满49周岁即可。

28、特扶中“现无存活子女”,是否包括“二女户”子女死亡类型,也就是说两个女孩同时见面后死亡,可否作为特扶对象?

答:可以。没有违法超生,现子女死亡无子女的均可。

29、一对夫妻,男方年满60周岁已纳入奖扶对象,女方未满49周岁,现子女死亡或残疾,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女方未满49周岁前,男方继续作为奖扶对象。女方满49周岁后,双方同时转为特扶对象。

30、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小孩后离婚,小孩判给女方,女方再婚后未再生育,现女方带来小孩已死亡又和第二任丈夫离婚,问第二任丈夫能否享受特扶? 答:第二任丈夫不纳入特扶范围。

31、一对非农初婚夫妇,于1982年3月31日前生育了二个孩子(同时存活过),其中一个死亡,一个残疾,该夫妇的第二个孩子是否合法生育,能否列入特扶对象,如果第二孩子是1982年3月31日至1984年8月18日之间出生的,能否列入?

答:以现行生育政策为依据,并以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进行界定。符合条件的可以纳入。

32、再婚夫妇如果再婚后未生育,子女应分别计算,如果再婚后已生育,还是分别计算孩次吗?还有解释上说夫妻双方(含再婚夫妻)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男方年龄不作规定。如果子女分别计算,也是如此吗?

答:再婚夫妇无论有没有共同生育,子女数都分别认定。再婚夫妇也以女方年满49周岁为准。

33、一对夫妇1984年符合抱养条件抱养一孩,当时未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现孩子三级残疾或死亡,其他特扶条件均符合,该夫妇可否纳入特扶?

答:1982-1999年期间收养没有办理司法公证或收养登记,补办确有困难的,可请民政等有关部门出具证明,符合当时收养条件但没有办理手续的可以纳入奖扶、特扶范围。

省人口计生委财务与奖扶处

财奖处周(549248657)8:59:55 所有的奖特扶问题无非三个基本点,第一,生育的合法性;第二,子女数的计算;,第三,从新从宽,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有关抱养的问题,预计在明年的政策里会调整)

再婚夫妻,一方生育多孩,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未再生育,合法抱养一孩,可以将未生育一方纳入奖扶。请大家相互转告。

3、女方是外地人,嫁入本地前,有婚育史,后在本地又嫁一初婚男,1982年以后生育一孩,现又离异(或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之后男方未再生育、抱养。由于无法索取女方再婚前生育证明,该孩子无法判断其政策属性,问:男方是否符合? 首先第三例,参照工作手册46面,第1920条,男方目前可以纳入

2、某女李某上海下放知青,1962年全家下放泉塘镇,后嫁至本镇男赵某,都为初婚,婚后生育一男,1998年户口迁为非农,2009年12月又将户口迁为农业,问:该夫妇是否符合?

第二例,该夫妇可以纳入,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否认该夫妇目前是农业户口的事实呀,反而言之,个人行为转为非农户口的,无论他是否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均不能纳入.对照政策解释43面,有关户口性质的解释,该夫妇一方农业,一方非农,一方丧偶或离异,以其本人户口界定

司法部门执行的是1992年3月31日,对于1992年4月1日以后的,不给办理司法公正

“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2011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发布日期:2011-01-26一、奖励扶助: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

政策口径答疑(奖扶)

2016年“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一、奖励扶助1、“只生一个独生女”界定标准是什么?答:“只生一个独生女”仅指一对夫妻一生中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对象;或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

“三项制度”政策摘要

“三项制度”政策摘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镇;②、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

6月政策答疑

1、未参加诚信考核的从业资格证还有效吗?根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规定,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失效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

选调生政策答疑

选调生政策问题解答1、选调生的提拔形式选调生的提拔一般采取借调方式,借调满一年可转入借调单位,有公务员岗位编制的不通过公开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借调单位可以是省级机关或......

《“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三项制度”政策口径个案答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项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口径 个案 三项 三项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口径 个案 三项
[章程规章制度]相关推荐
[章程规章制度]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