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_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12英1 庄雅淇 20120303103 最近我观看了《复兴之路》,这短短六集的纪录片用恢弘的气势让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170多年来在艰难曲折中顽强拼搏,由衰落走向富强的复兴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过无数的失败与教训,沾染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鲜血,却也铸就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这部纪录片分为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个部分,它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令人振奋又发人深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历史从来都是前进着的,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国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泱泱中华地大物博时,坚信着天圆地方的传统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了一起,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之外。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的现代化也蔓延到了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却有着无法言喻的沉重与哀伤,当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我们的祖国就开始了近一个世纪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虽然有“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魏源等人将外国的资料编撰成书,希望唤醒国人了解世界,然而,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这些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紧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让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纪录片中有一句震撼人心的话: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这该是怎样的屈辱,这应该是没齿难忘铭刻心头的仇恨。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饱受磨难的中国人民开始自发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改良变法无法挽救危在旦夕的旧中国,而革命的道路则越发清晰明朗。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清王朝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革命胜利的果实,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给旧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给了年轻的共产党一个深刻地教训。随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艰苦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八年抗战,3500多万人失去生命,换来了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内战爆发。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历史,平淡的文字无法展现其中的无尽沧桑,那是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篇章!
新中国的发展也是历经曲折。建国初期,在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政治民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也是举世瞩目。但好景不长,随后中国陷入了反右派的错误之中,三年的自然灾害,苏联的背信弃义又让中国雪上加霜,后来错误虽然得到局部纠正,但又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从此陷入十年*的泥潭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刚从十年*走出的人看到中国发展的希望,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取得了更加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出了许多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的重大认识问题的阴影,解放思想,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目标。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探索宇宙,建设小康社会,迎接挑战与机遇。
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一代代领导人用他们的智慧指出中国前进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在这一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一路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们在谭嗣同、李大钊身上看到了它,在孙中山、张学良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在《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学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愤化为动力,我们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做得比任何人更好更出色,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我们年轻一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回首过去的170多年,事实有力地证明:只有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相信祖国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复兴之路》观后感5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展览通过回顾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中 华 梦《复兴之路》观后感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
机关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交流„2011‟第3期国家统计局机关党委编2011年3月30日当历史照进现实——设管司高婷读《复兴之路》有感最近,在司党支部开展的“我荐好书大家读”活动中......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硕1707 17126075 许哲琪我是在一个多云的天气踏上去国家博物馆的路的。当我真正到达的时候,馆中陈列的许许多多的名人画像、人物遗迹,带给了我很......
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观后感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世界局势的动荡无疑使中华民族的千年根基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观看复兴之路,唤起了我对历史的记忆。千年古国正处于一种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