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备课心得_个人所得税计算总结
《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备课心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人所得税计算总结”。
《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备课心得
授课教师:周德钏
做为一个从事教育事业仅仅一年的新教师来说,接到开县级公开课的任务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务处通知我说要开一次公开课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害怕,怕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足以经历各位资深教师的检验,怕自己会因为太过紧张的关系把一节课上砸,怕„„。同事告诉我,只有认真、详细的备课,才有助于自己消除这种紧张的情绪。于是我加紧备课,什么都不去想。后来在备课的过程中,这种焦虑的情绪反而得以舒缓,自己也在不知觉中轻松起来,认识到这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希望通过众多资深而有经验的教师的检验,使自己找到教学上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的不足,并深思自己在各方面的短处和长处,扬长抑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不断进步。在这里,和大家说下我的这次公开课准备的一点心得。
接到任务后,首先考虑的一些问题,是我到底要上什么?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表达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这些内容能学到什么东西?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吗?我要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兴趣?
我今年教授的教材是2002年7月版的《税收基础》,是由何珍芳、吴利群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类会计专业教材,这本书,重点是在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流转税和所得、收益税制。而经过半学期的教学,对于前半部分内容已经学习完毕,开始了所得、收益税制的学习。
其实平时我很少思考该上什么内容的问题,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教材安排好了的,我以为只要自己照着教材的思路上就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这次开课,我在这方面想了很多,才发现教材的安排是一回事,教师如何根据需要决定要上的内容又是一回事,教材的安排是面向全体大众而安排的,思路上具有普遍性,但是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教师也应该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过程,不能做教材的盲从者。因此,在教材问题上,教师应该是个主动的设计者的角色,而不应该是个盲从者,这个发现,使我在教学活动中,在教材的处理上,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也算这次备课的一点小小心得吧。
而我教授的高一班级的学生,情况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与特别的地方。首先,这些学生的基础都不是很好。税收是一门综合的课程,结合了数学、统计和会计的内容。因此要想很好的掌握税收,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是比较高的。该班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有少数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肯学肯听,而大部分的同学由于基础的关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是很大,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这对我的备课提出了一个比较严格的要求,即要注重生动性和知识性的结合。
第二,高中学习的一大特征,是面临被动式接受到主动式接受的学习方法的转变,高中作为义务教育后的第一个阶段,一个很大的学习特色就是它已经不再是中小学那样“老师手拉手的带同学门过河”这么一个情况了,而是“教师告诉学生一个方向,由学生自己走过去”。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在这堂课上,当然也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我备课面临的第二个难题。
在考虑了上述几种情况之后,我决定了自己要上的课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迅速提高,目前占到GDP的70%左右。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依法纳税,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和学生的生活也有着相当的联系,而2005年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有着很深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学生学习并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他将来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而在个人所的税中,又有几个地方,需要学生特别的掌握: 1. 使学生能正确确认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 使学生掌握正确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对于这一部分,我把它处理为教材上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上的难点,则集中在所得税的计算上面。对于所的税的计算,国家的税法有许多的规定,如何将这些规定统一的应用起来,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是教师相当棘手的问题。
在决定了上课的课题之后,我面临着寻找详尽而生动的资料的问题。课本上的例题比较简单,但是不足以在课堂上全部应用。而学生手上的习题集,则有个题目相应过难的问题。如何在这两者中间寻找一个过度难度的试题,成了一个问题。我先是求助于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如《税法练习解答》等书籍,发现其编写时间过久,无法完全解决课题上的问题,于是采用第二个办法,求助于网络。这也是我应用得最为流畅和众多的方法。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我主要做了2方面的事情:
1、通过搜索软件收集网络上相关内容的资料讯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打进搜索的内容即可利用软件寻找资料,但是网络上的内容浩如烟海,相关的资料也是内容参差不一,难度上下不齐,更有许多垃圾的信息,利用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2、通过论坛寻找资料:网络上专业化的论坛是我想到的第2个方法。这是一个以职业高中教师为主要对象的论坛,其中的税法版块中有这我所需要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让我结合课本进行相信的思考,对我的备课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完了备课的过程之后,我还在平行班进行了一次试讲,发现了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内容安排过多。本次课程集中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上面,而所得税的计算面临着众多方面不同的考虑情况。比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这些情况对于所得税的纳税人和计税对象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当然也对计算提出了分类要求的难度。而这次的一节课当中,我原意是将这些内容一口气的讲完,因此内容安排上穿插了大量的练习就公式讲解,结果贪多嚼不烂,学生反而没能对内容进行很好的吸收和掌握。这可以说是和我的教学本意相违背的,而且主要是由于内容安排过多而造成的。
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我马上着手修改自己的备课稿,尽量要求做要精、简、尽。精是内容要求精练,突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详尽的突破;简的要求备课的内容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不能显得烦琐而毫无头绪,这会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难度;尽的要求对于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讲解的时候务必做到分析透彻,讲解详尽,尽量的把重难点突破,使学生明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2、主题不明确。这其实是由于内容安排过多而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由于内容安排的过多,使得教学的时候做不到简练明了,重点反而掩盖在重重例行公事般的机械讲解之下,条理是清晰了,但主题不明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安排内容的时候也相应的考虑了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的问题,在精简讲解内容的同时,也加大了重难点的讲解力度,务必作到重点清晰,难点突破。
3、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其实是在于自己的教学思路上。
我一贯讲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但是在上课讲解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不自觉把学生的时间“抢”过来上课,把一些内容,本意是希望由学生思考理解后得出的,实际上却自己讲了出来,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对该内容的印象下降。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动脑子的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也导致他们往往只会被动的思考,而不会主动的要求学习这么一个心态。
想要改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自己平时不停的提醒自己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理想和谐的教学环境。
这几个问题的发现,使得我明白备课的过程好比锻造钢铁,需要的是谨慎的思考和不锻的砥练。教学同样也是一个这样的过程,精益求精才能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以上是我这次备课当中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希望各位同仁斧正。
培训资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A表)填写案例讲解案例一:甲为一家五金店(个体工商户)A的业主,该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2017年1月至4月A收入总额100万元,累......
一、个人所得税综合分析题 1、中国公民孙某系自由职业者,在绘画方面很有造诣。 2013年发生个人所得税的相关事项如下:(1)在A国讲学取得收入30000元,在B国进行书画展卖,现场作画取......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股权转让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股权转让中,转让人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税费。股......
赢了网s.yingle.com遇到房屋土地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二手房个人所得税交多少,如何计算 我国是一个税务制度明确的国家,很多时候都是需......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第一次稿酬超过了4000元例题1: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试题的第69题。甲、乙的第一次稿酬分别为10800元、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