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审题复习教师版_高考一轮复习作文审题
高三作文审题复习教师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一轮复习作文审题”。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1.如何提炼主题:
(1)摘取中心法。主要用于内容褒贬分明,中心比较明确的材料。即在认真阅读材料基础上,摘取材料中的中心句或能概括材料意义的某提示的语句作为材料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1: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要求:①请从上面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在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立意: 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 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2)内容归纳法。
例2 材料一:草地上有一只牛背鹰在捕食水牛吃草时惊飞的蝇虫,牛背鹰是南方一种常见的鸟类,因经常在家畜及水牛周围捕食而得名,南方的人经常可以看到牛背鹰与水牛和睦共处、相应成趣的景象。
材料二;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立意:和谐(和睦共处
相应成趣的景象
和谐社会
共同进步)(3)寓意联想法。
例子3:有一个过路人发现路边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屋香气。过路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是珍宝呢,还是稀有的香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至于我的香气,那是曾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缘故。”
立意:近朱者赤、陶冶的力量
(泥土——玫瑰园里——散发香味
事物——环境影响——产生结果)2.如何拓展思路
(1)方向(顺向、反向、横向)
例4: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①顺向立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②反向立意
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③横向立意
(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2)对象(描述、评点、感想)
例5: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对象
内容
立意
乌鸦
老鹰抓羊→羡慕学习→被牧人抓
不能刻意模仿、要正确认识自己
牧羊人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
要确定好人生的位置、人贵有自己之明
小孩
“它也很可爱啊!”
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3)要素(原因、情感、关系)
例6: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立意:①分析原因。
(鹿大批死亡
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 ②情感倾向
例7: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立意: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接上断臂持否定 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③辨明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6 立意:
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生态平衡不可违
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如何把握立意
(1)内容增删法
例8: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别摔在熟悉的路上”(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最狡猾的动物也斗不过有智慧的猎人)“只有把握规律,才能成功”(2)情感取舍法
例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为别人着想是一种好的品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交友要交鸠一样敢于指出自己的缺点、并提供建议的真诚朋友。
至于“要克服形式主义”、“嘲笑他人是可耻的”、“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不能知错不改”、“做人要讲信用”、“坚持就是胜利”、“要善于解剖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都是审题偏、离题旨,其中一部分就是情感上取舍不当所导致。
(3)语意轻重法有时我们审读一个材料,可以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着手进行立意,即前面讲到的摘取中心法,不过,有些时候中心语句是一个复句,或者是条件关系的、或者是因果关系的、或者是转折关系的,或者是假设关系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确定语意的轻与重来进行取舍。
例10: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立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分析: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语句是“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这是一个条件复句,重点应该在前半句,即在“边边角角”上,并由此可以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应该去除的一些东西,如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4、课后综合巩固训练:
练1: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点拨】本题允许考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仍然具有话题作文的特征。但因为没有明确的话题,审题不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作文就不再是以“话题”为范围,而是以“材料”的含意为范围,在准确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写作话题。实际上这个材料至少可以转化如下三个话题:(1)面临诱惑(如何应对)(2)身处险境(如何应对)(3)优势与劣势。鲸:在水中庞大的鲸无疑是强大的,而当它无所顾忌的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时,却没有想到危险逼近,自己原来的优势在沙滩上就成了要命因素。立意: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
沙丁鱼: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向沙滩方向游去是十分聪明的,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和有利地形而引强敌于困境。立意:用智慧战胜强敌;智胜于力;善于凭借才能以弱胜强;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
鲸与沙丁鱼的关系:在深水中前者强大而后者弱小,在浅滩上却强弱异变。立意:强与弱、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努力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才是智者;在有利于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无论从什么角度立意,作文都不能就鱼说鱼,而必须由鱼及人,联系社会生活,表现现实意义。
练2:有一位母亲,曾经问年幼的儿子,身体的哪部分最重要。当时儿子给母亲的第一个答案是“耳朵”,但母亲说:“不,很多人的耳朵是聋的,但他们依然活得很快乐,你再想想”。后来儿子一直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年后,母亲再次问儿子同样的问题时,儿子回答的是“眼睛”。母亲笑着说,这个答案还是不正确,因为很多盲人依然活得很精彩。很多年过去了,儿子的回答似乎总不能令母亲满意,直到儿子走上工作岗位,又逐渐成了家庭支柱后,母亲才对儿子说:“孩子,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
【文题解析】:从材料整体看,这是关于“人生”乃至“生命”范畴宏大而深邃的话题,但内容表述简单朴实。在母子关于“身体哪部分最重要”的回答中,“耳朵”“眼睛”都不是母亲想要的答案,最后母亲告诉儿子:“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显然,这里的“肩膀”就是一种为自己也为他人的“承担”。“承担”就是一种踏实的举动,是一种义务的履行,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使命的开拓。简而言之,承担,至少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级:一是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承担,二是生活责任的承担,三是生命意义的承担。可见,承担不只是承受和担当,还包含了创造和付出,这便是“承担”的本质和意义,也应该是材料的“中心含意”。至于“重要和次要”“引导和感悟”“自我与他人”等,只要能够围绕、扣住“承担”,也是符合题意的。但如果是“快乐”“坚强”“精彩”“成熟”等,那显然就偏离题意了。练3:
大树上住了天鹅一家,有几根细藤正沿着大树向上生长。老天鹅发现后,要孩子们赶快砍掉藤蔓,被孩子们拒绝了。几年过后,藤蔓长粗了,也长高了,一个猎人便顺着藤蔓爬到了大树上,并在天鹅的落脚处放上套子,结果天鹅一家都成了猎人的俘虏。
一、对象:老天鹅、小天鹅、猎人、藤蔓。
二、结果:小天鹅没听从老天鹅的劝告砍掉藤蔓,全家成了猎人的俘虏。
三、由果溯因立意: 1.从老天鹅角度:
老天鹅告诉小天鹅把藤蔓砍掉,但并没有说明原因,孩子太小,不明就里,拒绝了老天鹅的建议而导致悲剧发生——教育者或管理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奏效。
立意参考:a.教育孩子要言传更要身教,否则难见成效。b.行动才有力量,虽有远见,若不能付之行动,也是枉然。c.劝说要晓之以理,否则,即使是真之灼见,也难以被人认同。d.育人要有道,管理要得法,监督要得力
2.从小天鹅角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要善于接纳别人好的建议 3.从藤蔓角度:
(藤蔓初长,不被人注意,但天长日久却成了天鹅一家的致命隐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误区提示]如果写成“细节与成功”的关系,重写“细节”的好处,但本文的“细节”(从天鹅的角度)却是坏因素,故属审题不细,导致偏题。
4.从猎人角度:立意参考:善于发现并利用有利因素。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作文题目】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
高三作文审题训练2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语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
高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在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因为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
高三各类题型作文审题(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近日,作家铁流为评职称考英语计算机,12年屡战屡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据说,2012年,铁流将近6个月什么都不干,只练习计算机......
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很容易跑题。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