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_企业如何留住优秀员工
浅谈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如何留住优秀员工”。
2008级工商
期末考核试题---论文部分
论文题目: 浅谈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工商管理08/09(2)
浅谈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
摘 要:商业竞争的实质不在国家之间,而是在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又取决于人才。已被列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企业的兴衰。人才是现代企业之魂,人才流失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企业一旦失去了人才,剩下的就只是一个僵化的躯壳。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人才 竞争 激励 环境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企业间的人才之战硝烟滚滚,如何留住人才对各企业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管理课题。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有外部环境的诱惑,也有内部环境的影响。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针对这些因素,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留住人才、留住人心的环境呢?
⒈留人应树立新理念
⑴人力资本比财力资本更重要。财力资本靠人力资本推动才能增值,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财力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企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所以人才成了企业间争夺最激烈的资本。在美国,企业董事会中不带有财力资本的独立董事,已占到40%以上。当今世界强调能力、智力、智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动力源泉。
⑵用好人比选好人更重要。左有伯乐,右有造父,前者会选马,后者会用人。有些企业总是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不注重开发本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注重在自己身边发掘优秀人才。这种做法会严重挫伤自身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财力。只有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特别有能力的人,更应该给他广大的空间和舞台,这样才会使优秀的人才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而流失。
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等重要。当今人性中不能忽视“利益人”的特点,市场经济交换的实质是利益交换。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对于人的认识是: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往往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人总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力图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满意的报酬;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根据这种关于人的观念,企业必须对员工实施严格的外部监督,同时运用物质刺激手段来强化其积极性。
⒉从薪酬福利、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制定留人策略
⑴制定适合的激励计划
①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其需求有差别
年轻工作者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工作者比较重视工作与私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老年工作者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及公司的福利政策。公司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激励所有的员工,在拟定每一个激励计划前,先应当花时间了解各层次员工之间的不同需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不同层级的员工需求也有差别
高层管理者中的优秀分子和营销部门的领导者或业务骨干。这部分人才必须是最稳定的,对这一层次的人员要统一共同的经营理念,大家为共同的理想而工作。对这些人要给予高薪甚至让其入股成为股东,对他们所承诺的销售提成兑现,一分钱也不能少。否则,这部分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企业往往因此遭受重创。对以事业兼顾利益为目标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要给以相应收入和授权,让其负责一个部门、区域或项目,助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并给予升职、加薪甚至给股权的机会,令其有强烈的归属感。这部分人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因此稳定第一。对基层以利益为目标的员工就应该给予与之能力相匹配的收入,并给予升职、加薪的机会,为利益留人。基层员工的流动率最高,就是因为其基本利益目标没有达到。要想稳定,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必须起到激励作用,让员工觉得有奔头。另外适当的流动与淘汰也属正常现象,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只要掌握好流动比例和流动对象就不必大惊小怪。
⑵提供培训和持续提高的机会
任何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求知的欲望是无限的。有些人的离职莫明其妙,其实就是他们在公司中没有培训和持续提高的机会,知识结构得不到更新和充实。如果不跳槽,长此以往,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存的能力。
拿国企人才流失问题来说,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调查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被调查的国企共引入各类科技人才7831人,而流出的各类科技人才达5521人,引入和流出的比例为1:0.71。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国企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引入与流出的比例为1:0.89。而对此现象的分析总结发现,人才能否得到有效培训和持续提高的机会是众多原因中比较核心的一个因素。长期以来,国企都把教育培训支出当作纯成本,不愿重点投资。由此导致中国国企人均培训费用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国企中比较普遍。总体来说,国企在人才培训制度、机制,以及创新方面还亟待完善。多数国企对于培训在企业中高层人才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缺乏系统的培训标准和内容。
而一些大型的外资企业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训和持续提高的机会.他们为企业员工因人而异的设计职业生涯蓝图.并建立公司内部的培训机构及系统的培训流程.这样不仅让员工获得实效的培训成果,而且使员工对自身在企业内部的发展有着足够的信心和期望.最终达到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最终产生价值的目的.这一点上,原Alcatel公司, MOTOROLA公司做得相当突出,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大学,以培养企业内部各领域的专业人才.⑶通过绩效管理,了解员工的业绩及职业倾向,通过激励及内部调动等手段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才能。
①给员工可以奋斗的事业。人才流动的方向一般都是哪里最能发挥人的潜能,人才就往哪里流动得越多。企业有前途、事业喜人,人都愿意留下。真正意义的人才注重的是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要留住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就得靠事业留人。事业对人才有非常大的凝聚力,有才华的人会把事业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所以应该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大事,这也是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或许高薪能够一时留住人才,但是事业却能长期留住人才。
一项由中国人才热线网站开展的调查就显示,与激励性的薪酬相比,培训和多方位上升空间更能吸引要求成长的企业员工。
该调查依靠中国人才热线、搜狐、TOM、QQ等网站收集调查问卷,公众投票4个月,共收到1057580张投票。调查依靠中国人才热线、搜狐、TOM、QQ等网站收集调查问卷,公众投票4个月,共收到1057580张投票。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员工最关注的是培训和多方位上升空间,有21%的公众选择了这一项作为评价最适合员工成长企业的标准;其次是激励性的薪酬福利机制,选择这一项的公众比例有17%;有14%的公众着重企业平台吸引力;11%的公众认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评价优秀企业的标准;选择管理者亲力亲为进行人才培养与管理仅占10%。
由此,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给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还要建立适合员工成长的发展机制。这一点上,我过的中兴通讯公司做得由为突出。
在业界,中兴通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一直享有较高盛誉。高科技、高学历人才是思维最活跃、自我实现意识最强的群体之一。要留住这个群体,除了待遇,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相当重要。深谙用人之道的中兴通讯衍生出一套“中兴通讯模式”的“三线晋升”人才培养机制,按管理、技术、业务的“三条跑道”,为公司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
基于上述的方法,中兴通讯员工敬业度分值呈现年年提升的趋势,目前公司总体敬业度分值已接近业界最优秀公司的敬业度得分。
②给员工适度的成就感。充分“体现只要你能干,机会就一定多;只要你肯干,收获就一定多的人才观”。如果“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种状况出现在我们的公司中,那么人才流失就是必然的事。企业唯有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来”,并且心甘情愿地付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③看到员工的才能,就要知人善用。管理人员要注意员工在某一方面绩效差或好,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谈话了解其真正原因,能力确实突出的应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并且进行有效的授权,这是让员工心存感激的良方。有了这种感激做基础,就不必担心员工会离开了;对绩效差的员工,要帮助其找出真正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通过内部调岗等措施帮助其找到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④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要使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岗位,有全面的培训,有系统的学习,有整体的关心,给他目标、给他提升、给他机会、给他成才之路。为有才能的人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这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有时可能会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所以,给人职业生涯对于他来说,就是给他成功的阶梯,大多数人才在这个时候都会安心留下。宝洁公司、微软公司人才流失率低于5%,原因就在于此。
⒊留人要为之提供“平台”
⑴.公平竞争的平台。企业内部的环境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都应该是公平的。我们的人才市场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内部也仅是开展了公开竞争和选拔,而人员评价、工作评价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差距之一就是缺少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所以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人才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在某些企业内部,人们的不满往往是认知上的不平衡,而不是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最终将导致人才的流失;而留下的人也不会因此就获得平衡,如同一个天平,缺失了一方,另一方仍会有不平衡感受产生。
⑵参与社会分工合作的平台。不少企业在留人上有一个误区,就是要求员工成为企业的附属品,不能朝秦暮楚。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不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来看
待。但人是活化的资源,不是物。个人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他参与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只要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应该允许人们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华,毕竟人不是某一个企业所独有的财产。
⑶.企业领导能力是提供这些平台的关键。要想留住优秀人才,企业领导的能力非常重要。留人靠环境,更要靠好的领导,领导如果能把人力学运用好,留住好的人才自然不在话下。首先,领导要有人格魅力,形成同心,整合群力,这样企业的凝聚力就能形成,从而使员工心理上真正形成团队。其次,领导要激活每一个员工的开发潜力、个人潜力,这样创新力就会显现。第三,领导要做到修己以安人,只有安人才能留人。要了解每一位员工,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对策解决其具体困难和问题。对有棱角、有个性、有特色的人,就要用人所长;对有勇、有谋、有特长的人,要相敬相亲,以贤相待;对有强烈私心的人,则要审慎对待,用其才但更要防其奸,必要时也不要吝惜,免得一条臭鱼搅得一锅腥,请其走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可能形成了一套吸引人才和挽留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办法,但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性化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人才氛围,还需要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保证人才在成就感的满足上、在自身价值的体现上双丰收。在这样的企业里,即使有人才要离开,他们也会和企业成为朋友。”人心向背与企业兴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今天的员工就是明天的合作伙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虽然有些人才要走是留不住的,但企业唯有不断从自身找到不足并加以完善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
参考文献:
⒈罗争玉,企业的文化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⒉孔祥伟,我国私营企业的管理创新,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⒊ 段兴民,张生太 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2003
企業怎樣留住優秀人才“花開的時候,你卻離開我,離開我……”齊秦憂鬱的歌聲似乎成為了某些企業的“咒語”:每年春節之後三四月份,一些企業將可能遭遇一場人員離職的高峰——年終......
企业如何激励员工和留住优秀人才08工商管理赵安鹏2008485344薪酬和职业发展是两种最主要的员工激励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设计薪酬体系来进行员工激励,但很少有企业将......
企业怎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企业人力资源部目前最头痛的问题便是: 招聘时很难招到优秀人才,而招来的和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又最容易流失。一个企业只去计算人员流动率是不......
采用人本管理留住优秀人才——浅谈高等职业学校人才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也被纳入了市场范围,它打破了过去计划禁锢的封锁,进入了市场流通......
地勘系统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实际问题,以地勘单位目前的经济实力,工作待遇,难以吸纳大批人才来队里工作,甚至也很难保证现有优秀人才不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