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文学评论_呼兰河传文学评论
《萧萧》文学评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呼兰河传文学评论”。
《萧萧》文学评论
——解读女主人公萧萧
在上了中国现代小说课堂后,让我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让我受益匪浅。老师还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遍关于沈从文的《萧萧》读后感。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女生活中的点滴和坎坷。整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女心描绘的细致而生动。情感没有大的波澜,情节没有大的起伏,却也让读者融入到了某种在都市喧嚣中感觉不到的细腻与自然之中。
如果要描述主人公萧萧的话,有三个词是必须的——单纯,希翼,悲哀。说到萧萧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单纯”。这个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被视为无法生存的词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似乎成了女主人公的代名词。萧萧的单纯是一种纯洁。她带着能称之为“弟弟”的丈夫到村前的柳树去玩,到溪边去玩,一面亲嘴一面说着:“弟弟,哪,啵。再来,啵。”——多么纯真,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她还会做这种年龄的人都会做的梦——捡到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游,甚至飞到天上众星中„„即使因为说了梦话而被骂也不怕,还暗暗的笑着,为刚刚美好的梦境而留恋——多么纯洁,多么真实的孩子啊!沈从文朴实自然的文笔赋予了这个农家姑娘淳朴可爱的天性。
然而,萧萧的单纯既是一种纯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知的愚昧。萧萧是一个一直抱有希望的孩子——不管是多么渺小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她终究是抱有着的,这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与其他农村人不同的地方。希望在那个黑暗时代的黑暗社会里实在是一个奢侈的词,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抱有希望那么就做梦吧!用做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太过卑微和悲哀,但萧萧至少有这样的希翼,而我们都知道拥有希望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怎样的不可估量„„说到萧萧的希翼,不得不提的就是“女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和探求,这是花季少女的一种本能。萧萧梦想着女学生和她们的生活,以至于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会想到跟着女学生进城,这就说明她进城不仅仅是想逃走,更是想要握住那小小的希望的苗芽。
而萧萧的命运终究还是悲哀的„„
生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女孩本来就是悲哀,只能是以帮男方传宗接代的工具的身份而活着,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能违背或者操控,因为是别人在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萧萧的生活由婆婆和祖父掌控,萧萧的生死是由伯父决定„„而萧萧的另一个可悲——也是最可悲的地方,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可悲之处——就是不懂得反抗。不反抗,不奋斗,不争取,不懂得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到的,只是一味的顺应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
这就是萧萧,生活在受尽压迫、压抑和束缚的年代却有抱有希望,纯洁、可爱却又有着无知的可悲。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沈从文通过她将人性中接近自然的部分一一展现给我们看,即纯洁,活泼,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对自由的向往,对本能的索求,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也本能地对生活抱有飘渺的希望„„
《萧萧》读后感整个小说语言真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成功的营造了一种与自然相近的氛围。同时文笔细腻,将主人公萧萧内心的种种起伏波动、那种微微触动的少女心描绘的细致......
永恒的爱情与悲剧——读《穆斯林的葬礼》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 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
《文学评论》《谄媚的奢华》谄媚的奢华------电影《红高粱》的后殖民主义色彩【摘要】:后殖民主义是9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文化思潮,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本文从后殖民主......
施耐庵醉翁之意对于《水浒传》,每个人都肯定再熟悉不过了,但当我读完之后,却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水浒传》中的有些故事好像并不是很真实,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想法而已,恐怕只有......
文 学 评 论 写 作一、文学评论的几个要求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