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历年真题(1998)教育学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无答案)_教育学名词解释答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在职教育硕士历年真题(1998)教育学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无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学名词解释答题”。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998:学制、学科课程、校园文化、教学原则、体育

1999:个体发展的内发论、智育、综合课程、教学策略、陶冶教育法 2000:外铄论、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计划、个性发展 2001:广义教育、道德两难法、教学策略、课外活动、教育民主化 2002:发展关键期、终身教育、课的结构、认识的间接性、观察学习 2003:教育资本储量、教育民主化、演示法、形成性评价、平行教育原则 2004:全民教育、道尔顿制、学科中心论、螺旋循环说、道德教育 2005:苏格拉底问答法、综合课程、道德情感、教学模式、道德内化 2006:基础学力、潜能、儿童中心论、探究式学习、德语过程 2007:体育、校园文化、陶冶教育法、读书指导法、教学策略

2008:教育目的、人力资本、课程计划、常模参照性评价、德育方法 2009:义务教育、美育、核心课程、教学评价、学校德育 2010:学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教科书、教学规律、课外活动 2011:教育学、外铄论、课程标准、教学组织形式、道德情感 2012:体育、班级教学、德育内容

2013:教育目的 绝对性评价 日常性班级活动 简答及论述题

199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1999: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里?并举例说明。

简单述评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2000:简述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怎样理解在新形势下德育的开放性?请举例说明 2001:试论教育的文化功能。

联系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的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述评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

200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的认识。

谈谈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这个案例反映了一中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003: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

论德育目标要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案例分析:试从现代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角度评析这节数学课。(动手能力的培养、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但教师的“导”限制了学生的“学”)2004:试论述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联系实际分析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案例分析: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理念。(阅读课,由于大鸟干扰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2005: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合作学习的内涵、功能及实施要求。

请分析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案例分析:请你就该实验中学的“教育观”与“教育目的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人为本,教育即服务—正确,学生即上帝—错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德与文化修养的统一,强调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2006:结合实际,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表述中为什么要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

谈谈你对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与意义的理解。

案例分析:试从教师的教学观、教材观以及学生观,对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分析。(唯教材倾向,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2007: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分析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试分析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改进对策。

案例分析:依据该文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部分摘编)试论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点;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2008:试结合实际分析班级教学的局限性。

试论教育民主化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试就该案例中的“学生观”和“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体,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班委”制实施的优缺点)2009:试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点。

试结合实际论述德育过程的结构与主要矛盾。

案例分析:阅读文章,根据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给“母亲”一个答复。(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2010:试论现代教育的特征。

试论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条件。

案例分析:分析“班长轮换制”的意义,并为班主任实施“班长轮换制”提供具体的建议。2011:(论述)试结合实际论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论述)试举例说明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材料分析)根据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分析下面的材料

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氓”的原因之一。

2012: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3、简述教师的多样化角色 阐述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要求 案例分析:2013: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

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

论述题(15分)试联系实际论述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建设 案例分析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试评价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杜郎口中学时位于山东偏远农村的一所初级中学,通过教改迅速成为教学改革的先进典范,其主要经验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第一个三是指整体性教学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是指自主学习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是指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具体表现为“10+35”,即在一节课中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多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35分钟。心理学

名词解释:

1998:感应性、第二信号系统、言语、感觉适应、性格、1999:第二信号系统、遗忘、智力技能、概念、常模 2000:能力、复习、感应性、激情、对比

2001:经典性条件反射、相互诱导、智力技能、变式、一般能力 2002:心理过程、信号性反应、遗忘、应激、差别感受性 2003:似动知觉、认识过程、言语、智力技能、思维的批判性 2004:个性心理特征、观察、定势、内部言语、技能 2005:似动知觉、注意、聚合式思维、心境、场依存型 2006:同化、记忆表象、内部言语、动作思维、晶态能力 2007:性格、想象、暗适应、实验法、习惯

2008:标准化测验、知觉、再造想象、技能、液态能力 2009:观察法、感觉对比、气质、智力技能、抽象

2010:反映、联想、理智感、有意注意、晶态能力

2011:似动知觉、认识过程、言语、智力技能、思维的批判性 2012:感应性、应激、注意的分配、高原现象 2013:实验法、技能、发散式思维、特殊能力 简答及论述题:

1998: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发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

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

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的基本内容。1999: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及其信号功能。

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说。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根据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分析“高分低能”现象。

结合实际阐述意志行动及其特点。2000: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简述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简述概念的掌握。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知—评估学说。2001:简述思维的品质。

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

简述联想的规律。

简述荣格的内、外倾说。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简述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根据图示阐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2002: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简述注意的功能。

举例说明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根据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联系实际,分析能力形成的条件。

2003: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

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25个双字词组成的单词,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04:简述思维的品质。

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简述注意的双工加工理论。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根据班杜拉的人格社会学习论,谈谈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

结合实际,阐述心理发展的条件。2005:简述边缘系统的功能。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论述。

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2006: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简述三元智力理论。

简述想象的主要形成方式。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结合实际,论述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2007:简述皮亚杰关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主要类型。

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简述韦纳的归因三维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结合实际,论述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联系实际,论述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2008: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简述维果斯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分析。

简述观察及其品质。

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根据遗忘的两种理论,谈谈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识别学生情绪以及如何让学生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根据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谈谈如何根据气质类型因材施教。2009: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基本观点。

简述空间知觉及其主要的类型。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简述动机的功能。

简述注意的品质。简述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基本观点。

谈谈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联系学习动机的培养实际,阐述并评价伊扎德提出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根据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及其关系,谈谈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2010:简述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简述斯金纳提出的五种强化时程表。

简述短时记忆的主要特点。

简述耶克斯—道得生定律的主要内容。

简述独白言语的特点。

简述能力测验的标准化。

联系实际,谈谈知觉的基本特性在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11: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固素。

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索。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25个双字词组成的词单,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012:(简答)知觉恒常性及其意义。(简答)创造思维的过程。

(简答)气质在生活中的意义。

(论述)如何组织教学提高识记效果

(论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个别差异。2013:

简答:

1、简述记忆的品质

2、简述注意的双重加工理论

3、简述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

在职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教育学心理学

2006年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 条件性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 3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4 容易恢复和保持的记忆是() 5 工作记忆有()双......

在职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教育学心理学.doc

2010年心理学试题一、单选1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 2 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3 在创造力测验中,多数测验都将()能力作为评定创造力的主要能力 4 情绪、情感是()关系的反映。5......

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中学)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2.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

教育硕士真题 心理学和教育学 部分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文献是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系统阐......

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2013年在职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

《在职教育硕士历年真题(1998)教育学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无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在职教育硕士历年真题(1998)教育学及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无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答题 教育硕士 名词解释 教育学 教育学名词解释答题 教育硕士 名词解释 教育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