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_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项目首页
学科主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政治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地市主页
西安
宝鸡
榆林
咸阳
渭南
铜川
汉中
安康
商洛
延安
杨凌示范区
石油中心
新课改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景家曜 发布时间: 2010-4-1 15:37:40 教学改革须从教学理念上发生质性改变,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教改的必然之举,也是长期传统教学弊端的反省结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考虑学生,制定目标”——进行角色转换
把教学目标转成突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制定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时,都应考虑和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基础状况,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引用自己的智慧,意志,创造性的学习。具体来讲,在物理教学安排上要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优化必修课堂,落实选修,适宜开展活动课。在内容处理上,对于必修内容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实感性材料,设置情景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的着,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对于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多领略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感受物理的实际应用,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活动课,教师放宽,放松鼓励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多让学生自己填补发挥。
例如:在万有引力新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提出月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而树上的苹果在熟透之时,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提出了各种原因,做一个用细线栓住小球,做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实验。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月球所以没有掉下来的原因,接着再进一步分析类比什么力作用下使月球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这样的教学始于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教师的引导来展开,并使知识输入过程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选修课“黑洞”教学中,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与现代天体物理发生关系,然后针对黑洞概念提出黑洞是不是天空中黑色的洞,何为黑?何为洞?根据资料寻找答案,进一步解释黑洞的成因。使学生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感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视启发,循序渐进”——进行主体转变
“没有经过学生认真思考,出现矛盾和困难,然后自行克服困难,解决矛盾这样的过程,学生不可能真正学懂和掌握有关内容,更谈不到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教学过程应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并且有一定难度,当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再通过师生讨论给予引导与帮助,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达到了一定的既定目标。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段沈克琦先生在全国首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开幕式的发言中指出了物理教学必须注意的两条原则:启发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善于创造疑问,启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维,引导其独立学习。并应注意:首先,做到丰富感性材料,凡是有演示实验的内容一定做实验,为概念,规律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还原物理学家的思维,通过找共性,对比,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第三,稚化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稚化到学生的水平。回忆自己的理解,通过不断质疑找到规律。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了纠正学生“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错误认识,先做纸片和铁片下落的实验,证实学生们的认识;再做比铁片大的报纸和铁片一起下落的实验;激发认识的矛盾,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空气阻力是造成矛盾,引起下落有快慢的原因;进而提出消除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的情况将会怎样?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反后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去,再做实验,结果下落的一样快——证实了学生的猜想。
2、循序渐进原则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往往并不是一次就能讲深入,讲透彻的,逐步深入的讲解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加速度”的概念,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中提出,初步建立“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曲线运动的学习,运动定律的学习和振动的学习,逐步达到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全面深入认识。
(三)"落实实验,学生操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综观物理学史,物理大师们为了探求物理世界的奥秘,曾经运用科学实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真理,他们留给后人的启迪,不仅在于物理实验的结果,更在于实验思想。如散射实验。在处理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应该拓展他们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换个方法行不行?”。
例如:“设计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新方法”这个测量性实验,可以开拓成一个研究性实验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预习实验目的,并探索设计思想,再次,在课堂上交流方案,最后列出器材,步骤进行实验。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实验,造就研究氛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在新情况下去创新和研究。
(四)“突出典型,注重思维”——巩固主体地位
突出习题的典型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分析过程还给学生,学生在典型题型的练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通过错误—修正—错误—再修正,训练自己的思维技能;并且体会理解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实实在在地得到能力的培养。
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思维,思维的角度不是唯一,可多角度、多途径探索解决物理问题,这是发散思维的基本要求,那么教师在课堂习题教学中,可以组建题型范式,可拓展典型题型为一题多解或可据题目条件情境不断发生改变而纵深发展,挖掘隐含条件,分析物理过程,深化学生认识。
例如: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甲车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从静止开始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甲、乙两车再次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
教学时可研究多种方法求解。⑴ 函数法: ⑵物理方法:⑶利用图象法:⑷相对运动原理:
通过对物理教学四个环节的转变,逐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是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的。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两者互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浏览: 73 评论: 1
相关评论
罗汉军 发表于:2010-5-7 9:23:07 不错。
?2002-2009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70101号 吉ICP备05004090号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摘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何在,阅读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体生为主体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体生命全面关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如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武汉市财政学校瞿文华[摘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培养学......
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并通过修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其次,2004年正式颁布《中国共产......
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
